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桑梓镇中心学校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新)10.1浮力 教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桑梓镇中心学校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新)10.1浮力 教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08-17 16:1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1浮力
第十章 浮力
第一节 浮力
一、教学目标
1.知道浮力的方向,浮力的施力物体
2.知道浮力的计算方法
二、导学过程
【预习生成】
1. 1mL= cm3= m3 15mL= cm3= m3
2. 一盛杯子满水,将一个石块放入杯子,从杯子溢出30mL的水,则石块的体积等于 m3
3 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体受到的力一定是 力,弹簧秤下挂一个物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此时 力和 力是一对平衡力,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0牛,则物体重 牛,你的理论根据 ,某人用手向上托这个物体,则弹簧秤的示数会 (变大、变小),当弹簧秤的示数变为8牛时,则向上托物体的力是 牛。
3.写出G. m g 之间的关系G= ( http: / / www.21cnjy.com ) ,m 与 p v 之间的关系 m= G 与 m p v 之间的关系G=
【新知探究】
板块一:认识浮力
任务一:初步解释死海不死的现象。
结论1:
任务二:观察从水中释放乒乓球
现象:
结论2:
任务三:探究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
猜想:
方法:
结论3:
任务四:总结归纳:浮力定义、分析成因。
1、浮力定义:
2、方向:
板块二、浮力产生的原因:
1.阅读教材65页:浮力产生的原因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如右图,假设在一个装满水的容器中有一个边长为L的
正方体,上表面距离水面H,请同学们完成以下分析
(1)上表面受到液体压强为P上 ,下表面受到液体压强为P下
(2)上表面受到液体压力为F上 ,下表面受到液体压力为F下
(3)左右表面和前后表面受到压强的关系 ,受到压力的关系 ,可以相互 。
(4)压力的合力方向 ,大小为
结论:浮力产生的本质原因:F浮 = =
反馈练习一:
1.质量为0.9kg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则木块受到的浮力为 。
2.水中一正方体物块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2N,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5N,物体受的浮力为 。
3.一物体重为8N,放入水中后弹簧测力计示数变为5N,则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 。
板块三:探究浮力的大小
任务一:体验在水中向下按饮料瓶
任务二: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有关因素
猜想:
讨论:
过程:(请将空白处补充完整):
a.如图1,放置烧杯,使水正好不溢出
b.如图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重G.
c.如图3,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桶重G1
d.如图4,将石块浸入烧杯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石块排开的水从溢水口流到小桶中,当石块完全浸没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e.如图5,测出小桶和排开水的重力G2.则G排=_________.
f.利用公式F浮=_____________,算出石块受到的浮力。
物重G/N 空桶重G1/N 物块浸入水中后测力计的读数F/N 空桶和排开水重G2/N 物块受到水的浮力F浮/N 物块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 G排/N
实验表格:
g.比较所得的实验数据可得结论: ,
这就是著名的 ,用公式表示就是 _ .(排水法)
任务三:推导理解公式:F浮=G排= 适用于
1.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注:与物体密度、物体体积无关。)
2.单位:
3.关于v排:(1)完全浸没: (2)未完全浸
没:
例题:体积为200cm3的木块漂浮在水面上,有4/5的体积露出水面,它所受的浮力是多少
【达标检测】
1.一个石块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得读数为10N,然后把它浸没到水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7N,则石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 N。
2.如图甲所示:石块在空气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如图乙所示:石块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为 N;
石块的重力为______;对比两图可以说明 :浮力的方向是 。
水对石块的浮力F浮= = = N。
3.将一石头放入水中,石头会沉到水底,对此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石头不受浮力的作用 B.石头所受浮力小于重力
C.石头所受浮力大于重力 D.以上说法都对
4.一长方形物体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98N,已知上表面受到的压力是50N,则下表面受到的压力为( )
A、48N B.50N C.98N D.148N
5.一重为20N的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18N,则物体最终所处的状态为( )
A.漂浮在水面上; B.下沉到容器底部; C.悬浮在水中; D.无法判断
6.一重为20N的物体,浸没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23N,
则物体静止时所爱的合力为( )
A.合力向上,大小为3N; B.合力向下,大小为3N;
C.合力向上,大小为43N; D.合力为0;
6.某同学在“研究浮力跟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用同一物体做了以下一系列实验如图:
1)分析比较图A和图B可以得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图B和图C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比较图C和图D可以得出: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分析比较图C和图E可以得出:_______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5)分析比较图C和图F可以得出:_____ ___ ______________。
【巩固提升】
1.金属块重10N,挂在弹簧测力计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当它全部放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8N,此时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N.如金属块有一半体积露出水面,弹簧测力计上的 读数应该_____N.如果把金属块全部浸没在酒精中,金属块受到的浮力是___ _N.(题型三)
2.一个实心物体,放在水中静止时,有2/5 的体积露出水面,则该物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__kg/m3。(题型五)
3.有一个木块,把它浸在盛满水的溢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杯中时,从杯中溢出10g水,若把它浸在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会从杯中溢出______g酒精(酒精密度是0.8×103kg/m3,水的密度是1.0×l03kg/m3,木块的密度是0.5×103kg/m3).
4.如图13-72所示,把一个小球分别放入盛 ( http: / / www.21cnjy.com )满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溢水杯中,甲杯中溢出的液体质量是40g,乙杯中溢出的液体质量是50g,则:小球质量是________g,甲、乙两杯中液体的密度之比ρ甲 :ρ乙 ________4 :5(选填“>”“=”或“<”)
5.甲、乙是两个体积相同而 ( http: / / www.21cnjy.com )材料不同的实心球,它们静止在某种液体中的情况如图13-73所示,那么两球所受的浮力F甲 F乙,两球的密度ρ甲 ρ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6.如图13-74所示,研究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的实验装置是下图中的( )
A. 图(a)和图(b) B. 图(a)和图(c)
C. 图(b)和图(c) D. 图(a)、(b)和图(c)
7.将铁、铜、铅制成三个实心金属球,用细线拴好,分别挂在三个完全相同的弹簧秤下,将三个金属球没入水中,但不碰容器底,此时三只弹秤的示数相同.现将三个金属球提出水面后静止,则(  )(<<) (题型二)
A.挂着铁球的弹簧秤示数最小 B.挂着铜球的弹簧秤示数最小
C.挂着铅球的弹簧秤示数最小 D.三个弹簧秤示数相同
8.如图13-75所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一物体浸在甲液体中悬浮(图a),浸在乙液体中漂浮(图b)。比较物体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F甲和F乙的大小,及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和ρ乙的大小,可以确定正确的是( )(题型五)
A.F甲 = F乙,ρ甲 = ρ乙 B.F甲 = F乙,ρ甲 < ρ乙
C.F甲 < F乙,ρ甲 = ρ乙 D.F甲 > F乙,ρ甲 > ρ乙
9.在远洋轮船的船舷上,都漆着五条“吃水线”,又称“载重线”,如图13-76所示.其中标有W的是北大西洋载重线,标有S的是印度洋载重线.当船从北大西洋驶向印度洋时,轮船受到的浮力以及北大西洋与印度洋的海水密度和的关系,有( )
A.浮力增大,= B.浮力减小,=C.浮力不变,> D.浮力不变,<
10.两实心球a、b的密度之比为4∶3,体积之比为1∶2,放入水中静止后所受浮力之比为2∶3,则可能是 (  )(题型四)
A.两球均沉入水底       B.两球均漂浮在水面上
C.a球下沉,b球漂浮      D.a球漂浮,b球下沉
11..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问题时,班级的“物理小博土”为同学们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请你从中选出一些图,针对某一个因素进行探究,并通过分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说明你的探究结果.
探究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用的图是:____________.(填图中的序号)
探究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C D E F
水 水 水 盐水 水
图13-73
图13-72
图13-74
图13-75
图1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