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河北历史中考备考重难专题:世界现代史板块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河北历史中考备考重难专题:世界现代史板块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29 10:40: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河北历史中考备考重难专题:世界现代史板块练习
考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05周年
1.下图所示历史现象( )
A.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B.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的背景
C.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D.使西欧国家走上联合自强道路
2.探究问题。(12分)
材料 在战争的打击下,西欧元气大伤,相对衰落。战争后期爆发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极大地激励了欧洲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它占有了全世界黄金储备的48.5%。战后,美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它成为欧洲的最大债主,并在欧洲的重建中发挥了无法替代的作用。日本乘机占领了中国的山东、太平洋上原来由德国占领的一些岛屿,而且大大扩张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摘编自《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据材料,指出材料中的“战争”是哪一史实?(2分)并归纳这一战争给美、日、欧造成了怎样的不同影响?(6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该史实还给其余参战国造成了哪些不同的影响?(4分)
考点2:十月革命
3.1918年,《民国日报》发表了“吾人对于民国七年之希望”的社论,热情赞扬十月革命的胜利。社论指出:“俄国为吾之近邻,今兹大战以来,外则受强权之压迫,失地千里,其国民感受内外的忧患,乃奋发起为大破坏大创造之事业……据此可知,该社论认为( )
A.沙皇专制统治导致十月革命爆发 B.一战激化国内外矛盾导致革命爆发
C.农奴制的盛行促使革命迅速发展 D.临时政府的腐朽导致社会矛盾尖锐
4.这次革命的胜利是俄国与世界历史进程中的划时代事件。它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伟大飞跃,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改变了20世纪的世界格局。从此,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并存与竞争,成为世界历史的重要内容。材料应纳入的主题是( )
A.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的国际秩序 B. 亚非拉地区民族民主运动蓬勃发展
C. 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的实践 D. 苏联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及变化
考点3:罗斯福新政开始实施90周年
5.2021年6月,央视新闻追踪报道:云南省的亚洲野象群为寻找食物北迁,沿途造成大量损失……针对这一情况,当地政府立即采取补贴民众损失,提供大象食物、修筑象群通往市中心的隔离墙等措施,以保护人和大象的安全。促进人与动物的和谐共生。下列历史事件与上述材料在解决国内社会问题时采用了相似手段的是( )
A. 马歇尔计划 B. 彼得一世改革 C. 杜鲁门主义 D. 罗斯福新政
6.探究问题。(12分)
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和世界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材料一 罗斯福新政是美国政府面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而采取的一系列调整措施,发挥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作用。……新政是相对于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传统政策而言的。
材料二 罗斯福上任的当天,就下令全国银行停业4天,进行整顿,以阻止全国的挤兑风潮。9日,国会通过了《紧急银行法》,规定全国银行需要经过财政部的审核才能重新开业,并且开业后要接受政府监督。
在生产领域,罗斯福政府同样加强了国家控制。1933年5月12日通过的《农业救济与通货膨胀法令》,宣告成立农业调整管理局以控制基本农产品的产量和牲畜数量,维持供求平衡。
在救济领域,罗斯福政府的措施分为直接救济和以工代赈两类。1933年5月,成立了由哈里·霍普金斯负责的联邦紧急救济局。1933—1936 年共发放了30亿美元的紧急救济款,使每个家庭的每月平均救济款从15美元增加到35美元。以工代赈措施是政府大规模兴办公共工程,吸收失业人员参加,将救济与经济发展联系起来。
1934年,经济危机最险恶的阶段过去,罗斯福政府开始进入改革的第二阶段,将应急措施制度化和法律化,并进一步采取措施适当限制垄断资本,维护中下层人民的利益。比如制订《社会保障法》实行老年和失业保险,将美国推上福利国家的道路。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刘宗绪《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1)据材料一,指出罗斯福“新政”实施的直接目的。(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政”的实质。(2分)
(2)综合上述材料,探究罗斯福“新政”给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带来的经验。(8分)
考点4:第二次世界大战
7.1941年,罗斯福曾说:“你可以把它(战争)比作一场英式足球赛,我们就好像是预备队,闲坐在一旁的长凳上瞧人家的。俄国和中国形成先上场的第一队……在球赛进行到我们的先锋队员快要疲乏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参加进去,做最后的一击,以决定全局的胜利。”导致美国“参加进去”的是(  )
A. 卢沟桥事变 B. 日本偷袭珍珠港
C. 德军进攻苏联 D.《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8.探究问题。(12分)
材料 1914年,深受民族对抗、殖民争端和民族主义觉醒冲击的欧洲陷入战争状态。欧洲列强对它们的殖民地及附属国的人力和物质资源的掠夺,以及土耳其帝国、日本和美国的相继参战,很快使战争演变成全球规模的大战。到1918年大战结束时,大部分欧洲国家,包括战胜国,失去了大部分经济财富和全球政治优势。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大萧条的一个结果是1931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中国爆发,当时日本军队在中国领土上建立了殖民帝国。20 世纪30年代,纳粹政权执行领土扩张政策,冲突扩大到了欧洲。到1941年,世界上所有的大国都卷入了这场吞噬了大部分欧洲国家、几乎所有的亚洲和太平洋国家和地区、非洲部分地区的暴力和痛苦的大漩涡之中。同先前任何一场战争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是一场更大的灾难,平民的伤亡人数比士兵的伤亡人数还要多。随着美国和苏联在战争中起主导作用,盟国于1945年在这场战争中取得胜利。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据材料,分别指出两次世界大战中欧洲陷入战争的原因。(4分)哪一次大战对世界造成的影响更大?(2分)并据材料概括这次战争的特点。(2分)
(2)据上述材料、问题和所学知识,概括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危害。(4分)
考点5:日本经济的发展
9.在美国的帮助下,日本通过占领区政府救济基金援助、农地改革等一系列措施,农业逐步恢复。到20世纪40年代末,日本农业已经恢复到战前的90%,50年代初就大体恢复到战前水平。粮食增产政策的直接效果是使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从农业生产总值来看,平均年增长率为5%—6%。这说明,日本(  )
A. 恢复经济得益于内部、外部共同促进 B. 发展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C. 主要靠美国援助恢复了农业生产 D. 战后经济的发展比战前发展更快
考点6:美苏冷战
10.杜鲁门放弃了罗斯福多年来所坚持的和平外交努力……致力于通过一场“在短期内就可以耗尽共产主义资源的权力竞赛,以建立美国在全球的领导地位”。材料反映了美苏冷战的原因之一是( )
A. 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 B. 苏联军事实力的强大
C. 社会意识形态的不同 D. 失去战时合作的基础
11.(2022河北黑白卷)看到戈尔巴乔夫的改革遭到失败,苏联陷于政治经济的全面危机之中,美国总统布什指出,过去实行的遏制政策已见成效,现在应大大前进一步,即“美国现在的目标远不仅仅是遏制苏联的扩张主义……我们的目标是欢迎苏联回到世界秩序中来”。布什所说的“世界秩序”应是( )
A. 以欧洲为主导的世界秩序 B. 美国和苏联主导的两极格局
C.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 D. 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秩序
考点7:联合国
12.联合国的维和行动,是指根据安理会或联大的决议,联合国向冲突地区派遣不具有强制力的军事人员以恢复或维持和平的行动。从1948年向中东派出军事观察员开始算起,联合国已经进行了数十次维和行动。联合国维和行动( )
A. 高效预防和解决了全球的矛盾和战争
B. 防止了某些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C. 是联合国维护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方式
D. 有利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和发展
考点8:计算机网络
13.电子计算机的广泛运用,推动了数据库的建设,美国数据库数量在20世纪80年代末比10年前增长了近175倍。电子计算机的广泛运用,还推动了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民数量迅速扩大。2013年,美国网民有2.6亿多,中国更达到6.18亿,人类的现代社会生活日趋丰富,但网络道德和网络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材料主要强调的是(  )
A. 科技的进步推动社会进步 B. 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
C. 科技发展过程中的利与弊 D. 互联网技术改变人类生活
参考答案
1.【答案】C
2.(1)【答案】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2分)
影响:对美国:使美国逐渐成为世界大国;对日本:促进了日本的扩张;对欧洲:使欧洲国际地位下降。(6分)(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一点且意思相近即可,每点2分,共6分)
(2)【答案】影响: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战胜国中国的主权遭到无视,引发了五四运动;德国战败被宰割,仇恨《凡尔赛条约》。(4分) (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每点2分,共4分)
3.【答案】B
4.【答案】C
5.【答案】D
6.(1)【答案】直接目的:缓解经济大危机。(评分说明:意思相近即可。2分)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评分说明:意思相近即可。2分)
(2)【答案】要发挥政府在经济建设中的宏观调控作用;要统筹全局,协调各行各业发展;要实现制度化、规范化、法律化;要心系人民群众,维护人民利益。(评分说明:答出四点且意思相近即可。每点2分,共8分,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应酌情给分)
7.【答案】B
8.(1)【答案】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深受民族对抗、殖民争端和民族主义觉醒的冲击。
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政权执行领土扩张政策,冲突扩大到了欧洲。(4分)(评分说明:意思相近即可,每点2分,共4分)
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2分)
特点:参战国家多;战争时间长;平民比士兵伤亡人数多。(2分)(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一点且意思相近即可,2分)
(2)【答案】破坏人类文明;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危害;阻碍经济的发展。(4分)(评分说明:答出其中两点且意思相近即可,每点2分,共4分)
9.【答案】A
10.【答案】A
11.【答案】D
12.【答案】C
13.【答案】C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