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常见地貌类型(喀斯特、河流地貌)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33张)

文档属性

名称 4.1常见地貌类型(喀斯特、河流地貌)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33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2-29 08:22: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第一节:常见地貌类型
第四章 地貌
◆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并
能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
学习目标
◆1识别喀斯特地貌、河流地貌等地貌类型。
◆2描述常见地貌及其次级地貌的主要特点,并熟悉其分布。
◆3理解常见地貌景观的成因。
课标要求
地表的各种形态和外貌
地貌
概念:
常见的地貌类型 (成因)
喀斯特地貌
河流地貌
风沙地貌
海岸地貌
风沙地貌
河流地貌
海岸地貌
喀斯特地貌
遥望东界遥峰下,峭峰离立,分行竞颖,复见粤西面目;盖此丛立之峰,西南始于北,东北尽于道州,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奇胜,而此又其西南之极云。《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二》
1.徐霞客描述的是哪种类型的地貌
2.这些地貌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那些地区
3.这类地貌对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影响
1.喀斯特地貌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在适当条件下,溶于水并被带走,或重新沉淀,从而在地表或地下形成形态各异的地貌,统称喀斯特地貌。
2.最为典型、广泛的地区:
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3、喀斯特地貌的形成条件
岩石

可溶性
(碳酸盐)
透水性
(多孔隙)
溶蚀力
(二氧化碳、有机酸、无机酸含量)
流动性
(坡度、水量、孔隙大)
气温 较高
喀斯特地貌
4、喀斯特地貌的类型
喀斯特地貌分为地表喀斯特地貌(溶沟、洼地、峰丛、峰林、孤峰、残丘等)
(流水溶蚀)和地下喀斯特沉积地貌(石钟乳、石笋、石柱和石帘或石幔等)(流水堆积)。
5、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
首先大气降水和地表径流在平坦的岩石表面溶蚀出溶沟,溶沟进一步加深加宽就形成了溶蚀洼地,溶沟相互交错,将岩石分割成峰丛,溶沟加深形成峰林,大量山峰被溶蚀变矮甚至消失,剩余孤峰,孤峰进一步被溶蚀成残丘。
溶沟——洼地
(1)地表喀斯特类型
溶沟呈长条形或网格状,地面高低不平,崎岖难行。溶沟进一步发展可形成面积较大的溶蚀洼地。
图4.3 云南罗平的峰丛、峰林、孤峰景观
溶沟
溶沟
5、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
溶沟——洼地
(1)地表喀斯特类型
溶蚀洼地是由溶蚀作用形成的小型封闭洼地,当面积达到十余至上百平方公里的规模时,我们称它为喀斯特盆地,边缘略陡并发育峰林。喀斯特盆地继续扩大则形成喀斯特平原,在广西、贵州等地被称为坝子,是当地重要的农耕区。
坝子-农耕
图4.3 云南罗平的峰丛、峰林、孤峰景观
溶沟
坝子
峰林
5、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
峰丛——洼地
(1)地表喀斯特类型
峰丛是一种连座峰林,基部完全相连,顶部为圆锥状或尖锥状山峰,常与洼地组合形成峰丛——洼地地貌。
坝子-农耕
图4.3 云南罗平的峰丛、峰林、孤峰景观
溶沟
洼地
峰丛
洼地
5、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
峰丛——峰林
(1)地表喀斯特类型
当峰丛石山之间的溶蚀洼地垂向发展和扩大时,峰丛的基座被蚀去,成为峰林。此时溶蚀洼地也就扩大成为喀斯特盆地。
坝子-农耕
图4.3 云南罗平的峰丛、峰林、孤峰景观
峰丛
峰林
5、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
峰林——孤峰——残丘
(1)地表喀斯特类型
孤峰是峰林发育晚期残存的孤立山峰,是峰林进一步侵蚀,破坏发育而成的结果,多分布在喀斯特盆地或喀斯特平原上。
残丘由孤峰演变而成。
坝子-农耕
图4.3 云南罗平的峰丛、峰林、孤峰景观
峰林
孤峰
残丘
5、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
2.地下喀斯特:
地下喀斯特地貌以溶洞为主。溶洞长数米到数百千米,常常呈层状分布
5、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
5、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
石钟乳
石笋
石柱
2.地下喀斯特:
地下喀斯特地貌以溶洞为主。溶洞长数米到数百千米,常常呈层状分布
石幔—向下发育
地下喀斯特地貌
溶洞顶部
溶洞底部
石幔、石帘、石钟乳
石笋
石柱
05
6、喀斯特地貌对人类的影响
对农业:
①地形崎岖,耕地少;
②地表水渗漏严重,地表水缺乏;
③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现象),土层浅薄,土壤贫瘠;
对交通:
①地表破碎,崎岖不平;
②地下多溶洞和地下暗河;
③地质条件复杂,多地质灾害
对生态:
①石漠化严重,土壤退化,植被减少;
②水资源短缺,旱涝灾害频繁。
不利影响:
05
①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农业,如山间小盆地发展种植业(坝子农业),山地丘陵发展林果业和牧业;
②地下水丰富;
③旅游资源丰富独特,利于发展旅游业。
有利影响:
6、喀斯特地貌对人类的影响

课堂活动--分析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选址贵州平塘的原因
20世纪末,我国构想建设世界最大的球面射电望远镜,以提升我国天文观测水平。按照设计,需要挖出半径304米的半球状大坑,且坑底排水通畅。
贵州黔南州平塘县大窝凼(25.6°N,106.8°E)隐藏在贵州群山深处,形如“巨碗”,半径超过300米,底部有裂隙,与地下河相连。2016年7月,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主体工程在这里建成。
分析世界最大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选址贵州平塘的原因
活动
地处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暖湿润,降水较为丰富。
地处贵州省喀斯特地貌区,石灰岩广布,地表崎岖不平。
简述大窝凼的气候和地貌特点。
【提醒】
气候特点从气温和降水角度描述;
地貌特点从地貌类型和地形特征角度描述。
提示:从地形对工程量、施工难度等方面分析
①利用天然形成的喀斯特洼地,工程开挖量小;
②场地构造稳定,开挖形成的边坡稳定性好。
2.分析大窝凼在基建工程方面的优势
探究:分析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选址贵州平塘的原因?
探究:分析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选址贵州平塘的原因?
提示:从地质条件角度分析。
喀斯特地质条件雨水易向地下渗透;天坑底部多裂隙,排水条件好。
3.分析大窝凼在排水方面的优势。
二、河流地貌
1、河流地貌概念:
河流流水对地表岩石和土壤进行侵蚀,对地表松散物质和它侵蚀的物质进行搬运、最后由于流水动能的减弱使其搬运的物质沉积下来,形成的地貌。
从源头到河口分为上游、中游、下游、河口段。
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的区别:
1)河流侵蚀地貌:
物质不断减少,不断被破坏,起伏较大;
2)河流堆积地貌:
物质不断增加,组成松散,起伏和缓;
侵蚀地貌多出现于相对上升的地区(或者相对于邻区而言较高的地区)
堆积地貌多出现于相对下沉的地区(或者相对于邻区而言较低的地区)
2、河流地貌分类:
河流侵蚀地貌、河流堆积地貌
①类型:峡谷、V形谷,是河流溯源侵蚀和下蚀形成的 。
②地貌特点:河流侵蚀形成深而陡的V形河谷,河谷深度大、岸壁较陡,谷底狭窄,河床底部起伏不平,常见巨大石块和卵石
②河流侵蚀地貌——河流上游(山区):
(2)河流中下游的地貌
1.类型:多发育冲积平原, 是河流携带泥沙堆积形成
2.地貌特点:坡度较缓,沉积物颗粒较细,河谷呈宽而浅的槽形。常见的有河曲和牛轭湖
3.对人类的影响:
交通便利、农业发达、人口众多
多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河流特殊地貌
河曲:在地势平缓地区,呈“S”形弯曲的河道。
牛轭湖:洪水泛滥时,河曲部分与河道分离形成。
河曲
牛轭湖
(3)河口段地貌:
1.类型:多发育三角洲,由泥沙淤积形成。
2.地貌特点:
地势低平,组成物质颗粒较细
3.地位:水陆交通便利,人口、城市沿岸发展 ;适合农耕
“年轻的” 黄河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是以黄河入海处的河道为中心的巨大扇形地,每年黄河水将超过亿吨的泥沙从黄土高原搬运到人海口。这些泥沙以平均每年两三千的速度把海岸线向前推进,也为我国每年新增几十平方千米的土地。
1984年
1994年
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