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教学内容:歌表演《小黄帽》
教学目标:
1.能用活泼、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小附点节奏的演唱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创设情境。
1.师生问好。
2.听音乐进教室,肢体语言渲染。
二、新授
1.导入新课,聆听体验。
2.同学们你们瞧老师头上戴了顶什么呀
3.你们知道小黄帽的作用吗
4.歌曲小黄帽会告诉大家,同学们想不想听听这首歌曲听一听它的情绪是什么样的
5.随琴模唱
6.提问,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7.小附带作为重难点讲解,试唱,注意反复记号。
8.全班有感情的进行演唱
三、小结
同学们今天的音乐课大家都表现很好,从今天起啊,我们就要个文明的小学生,在马路上一定要注意交通规则,你们记住了吗?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听赏与跟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教学目标:欣赏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
教学重难点:对《队歌》产生亲切感,并初步学唱第一段歌词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创设情境。
师生问好。
二、新授
1.从少先队的历史引出少先队队歌的历史。
2.听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录音两遍(出示队歌的全部歌词)。
3.听赏由马思聪作曲的《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录音并简介作曲家马思聪。
4.跟着《队歌》的录音轻声学唱第一段歌词。
5.边轻唱《队歌》边在原位踏步,体会进行曲的节律。
6.随《队歌》的音乐分组表演高举队旗的行进姿态。
7.欣赏少先队鼓号队演奏的录音或录象。
8.随教师学唱《出旗》的乐谱,提醒学生注意乐谱中只用了“513”四个音。
9.随《出旗》的音乐踏步或分组列队行进,同时即兴模仿吹对号的动作,也可模仿演奏队鼓及镲的动作。
10.边唱《出旗》的乐谱,边列队走出教室
三、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演唱《三轮车》
教学目标:
1.学会念唱歌曲。
2.学会用主唱和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3.感会歌曲的诙谐幽默。
教学准备:
歌曲《三轮车》的学唱视频。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看见过三轮车有没有坐过三轮车有没有谁骑过三轮车呢
二、欣赏歌曲,初步学唱歌曲
1.欣赏《三轮车》的学唱视频,理解歌词的内容。播放视频。
师:有人为三轮车编了个曲子,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提问歌词内容。
师:刚才这首歌里唱了谁你听到了那几句发生了什么事
2.初步学唱歌曲。念歌词。
师:现在小朋友们已经熟悉了歌词,现在让我们一块来念一念。按节奏打拍子。
师:现在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块来打拍子,把这首歌变得更加好听。
三、学会伴唱
1.学伴唱
2.歌曲与伴唱结合
把小朋友们分成两队,一半唱伴唱,一半唱歌曲,边打节奏。
学会后两队换角色唱。
歌词:
三轮车跑得快,上面坐个老太太,要五毛,给一块,你说奇怪不奇怪。
小猴子,吱吱叫,肚子饿了不能跳,给香蕉,还不要,你说好笑不好笑。
课后反思:
第二课
教学内容:演唱《顽皮的小杜鹃》
教学目标:
1.通过猜猜、听听,唱唱,找找、感受音乐形象,激发对杜鹃的喜爱之情。
2.在游戏情境中参与音乐,掌握歌唱技能,认识低音的5 6 7,并能轻松地学唱曲谱。
3.通过聆听,比较,感受音乐要素在塑造音乐形象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多种形式参与音乐,感受音乐形象,学唱歌曲《顽皮的小杜鹃》。
2.音乐要素在歌曲中的理解和表现。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猜杜鹃——听杜鹃——唱杜鹃——找杜鹃
(一)猜杜鹃
师:同学们,听一听老师模仿的是什么鸟“咕咕...咕咕”猜一猜它是谁 生:杜鹃鸟,布谷鸟
师:杜鹃鸟就是布谷鸟.
同学们有没有见过呢有哪位同学可以说说杜鹃鸟的特征(出示图片)
(二)听杜鹃
欣赏《顽皮的杜鹃》,感受音乐形象.
欣赏 《顽皮的杜鹃》
1.小杜娟飞出了森林到了我们身边,你听它的心情怎么样(聆听《顽皮的杜鹃》伴奏) 生:很快乐,轻松
2.师:你听到杜鹃的叫声了吗它是怎么样叫的叫了几声 师生一起听着伴奏音乐数一数。(一共6声,最后一声连着叫两次。)
3.给每句琴声的句末填唱杜鹃的叫声:“咕咕”。
4.要求:“咕咕”要唱出欢快之情。眉毛抬起来,眼带微笑。(发声练习)
(三)唱杜鹃
1.范唱导入
范唱《顽皮的杜鹃》。
2.学习歌曲
3.弱起处理
4.歌曲处理
(四)找杜鹃
1.师:等一会儿,顽皮的杜鹃就要变成6个小朋友藏在不同的地方,请你们竖起耳朵听一听,找一找。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再来美美地感受一下这首歌曲。
2.全体学生闭上眼睛听音乐,老师把1——6六个号码偷偷交给6个坐在位置上的学生,并告诉他们:号码代表他们要唱第几个“咕咕”。
3.师介绍游戏规则:
a唱到“咕咕”时要停下来,仔细听听是谁在唱,把他找出来,看看谁的耳朵最灵。b 找第二只、第三只杜鹃时,都要从头开始唱。c请能正确听出来的同学把杜鹃的头饰交给唱“咕咕”的同学。
4.开始游戏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听赏《杜鹃圆舞曲》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杜鹃圆舞曲》,熟悉作品的旋律,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让学生展开丰富的音乐想象。
2.让学生了解、感受手风琴在音乐表现中的音色特点和表现力。
3.鼓励学生积极地音乐评价,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并与同伴共享音乐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感受三拍子乐曲的特点,引导学生听辨手风琴的音色,感受乐曲、表现乐曲。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听赏音乐
1.打开课件1,聆听音乐。你在这首音乐中听到了什么叫声?
2.出示布谷鸟的卡片
下面我们再把音乐听一遍,当你听到布谷的歌声时,请你把手中的图片高高的举起来。没有图片的同学,举起你的小手来表示。
3.学生再次聆听音乐。老师指导学生边听边分辨布小鸟的叫声。
三、介绍音乐:
讲解:杜鹃的叫声里有这样两个音: mi, do, 请你们在五线谱上找一找在什么位置和老师说一句儿歌:“一线一线mimimi,下加一线dididi,mi,dimidi知道了,我要把他来记牢”。 再和老师的琴唱一唱。 3 1 ︳3 1 ︳3 1︱
四、听辩乐器:请大家再听一遍乐曲.这首乐曲是由好几种乐器演奏的,当你听到手风琴演奏音乐时,把两只小手举起来摇一摇。告诉同学们你听到了手风琴的演奏了。(再听音乐分两组练习):一组:听到杜鹃的叫声时,按节奏拍手。听到其他音乐时做小鸟飞翔的动作。 一组:听到杜鹃的叫声时,按节奏拍手。听到手风琴演奏音乐时,把两只手举起来摇一摇。
五、画杜鹃:
放课件,学生画杜鹃鸟
展示学生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点评。
六、总结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演唱《春来了》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优美统一的声音演出《春来了》,用歌声表达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唱出三拍子的韵味、连音与断音的 对比。
2.认识3/4拍的拍号,并感受其强弱规律以及在音乐中的表现作用。通过听音填空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听吧辨音高的能力,并能用五线谱写出来
教学重难点:学唱歌曲《春来了》了解并掌握有关知识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引导学生说一说上学期所学的内容,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复习1-2支歌曲。
二、放一首乐曲----关于春天的。
1.师:同学们,冬天过去了春天还会远吗
2.请学生说一说对春天的感受,说一说你们眼里的春天。
三、教新歌《春来了》
1.听音乐《春来了》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2.复习音乐知识
3.每小节三拍
4.以四分音符为一拍
3.随音乐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4学唱歌曲
1)哼鸣歌曲旋律
2)听琴模唱歌曲旋律1---3遍
3)学唱歌词:
注意:娘。看。被都是一字多音。(要多练习)。
符点音符要唱准。
最后的结尾要唱的轻快一些。
四、引导学生总结:
《春姑娘》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出一幅春满枝头、桃红柳绿的春色图。 五边唱歌曲,边踏脚、拍手,感受三拍子的韵律。
五、教师总结,学生听音乐出教室。
课后反思:
第三课
教学内容:演唱《采山》
教学目标:
1.在学习《采山》一课,通过聆听、参与、体验,使学生感受小朋友在濛濛小雨中光着小脚丫去采山时的灵活身影和愉快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2.学习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朝气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采山》。通过音乐参与和实践,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歌曲中多变的节奏。
3.通过完整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完成对歌曲的学习(体验)。小组合作,集体参与,丰富的表现,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地面图谱的游戏,使学生亲身感受歌曲中的节奏,即掌握知识有增强了乐趣;
2.系统的学习和理解歌词并较好地表现歌曲情绪。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听音乐《采山》进教室,让孩子初步感知音乐旋律。
二、表演《采山》
1.歌曲学唱。(用跟唱法教学)
2.找出自己演唱觉得困难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
3.设计表演动作,边演唱边表演。
4.分组选小小表演家来台上表演,其他小朋友演唱。
5.跟着老师拍击歌曲的节奏。出示歌谱中提炼出的节奏。如。6、跟着歌曲拍一拍,找出在歌曲中出现的地方。
三、编创与活动:
“孩子们快看,老师这里有许许多多的小蘑菇,我们一起来克服困难,把他们采摘回去,好吗”
1.让学生将蘑菇上的节奏拍一拍。
2.分小组组合节奏,按着课本右上方的例子每人组合四拍,然后将一组几个人组合的节奏连起来读拍,形成一条节奏长龙,一个人接着一个人,读一读,拍一拍自己组合的节奏。
3.每人选择一种打击乐器,分组用打击乐器一人接着一人来表现本组所编的节奏。
四、小结
课后反思:
第四课
教学内容:演唱《小骆驼》
教学目标:
1.能认识八分音符,感受八分音符在歌曲中停顿的时值。
2.能学会唱歌曲《小骆驼》。
3.能选择适当的打击乐器为《小骆驼》伴奏
教学重难点:
1.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小骆驼》
2.感受八分音符在歌曲中停顿的时值。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一、走进沙漠的准备
1.听一听,动一动
2.比一比,说一说
课件展示沙漠!
二、沙漠中的脚印
1.听一听、走一走
随《小骆驼》旋律集体模仿小骆驼在沙漠中行走。
2.听一听,认一认
课件:播放由远而近的驼铃声。学生自由回答。
课件:一串骆驼的脚印,每个脚印上都有音符
师:看到这一串脚印,你们有什么疑问吗(自由提问)
课件:根据脚印的顺序播放旋律,播到一个音符,这一个音符的脚印就变颜色,写有八分休止符的脚印变成红色。
师:你们知道这些红色脚印上的符号是谁吗?它可有话要对我们说。
师:它的名字叫八分休止符,就像路上的红灯,遇到了歌声要停下来,不出声。
(1)教师用手指代替骆驼的左右脚在脚印谱上边走边唱。
(2)学生自由练习。
(3)跟琴齐唱脚印谱。
(4)出示歌曲第一乐句曲谱。
(5)学生边划拍边唱第一乐句曲谱。
三、沙漠中的风沙
1.听一听,说一说
课件:播放沙漠风暴的音响效果。
师:谁来说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学生自由想象并回答。)
师:想一想,小骆驼遇到了风沙,是继续向前走还是退缩呢(不怕困难,向前走。)
师:它的脚印会变得怎么样(艰难、沉重)
2.学一学,走一走
师:谁来学一学骆驼艰难的步伐!(请学生模仿)
师:看看小骆驼是怎么走的
(课件播放:2. 1 | 2 — | 1. 6 | 6 — )
集体模仿小骆驼一边走一边唱。
课件播放:2 0 2 0 | 1 2 2 0 | 3 6 1 6 | 6 —
前 面 有青草, 前面有水 喝。
前 面 有歌声, 前面有花 朵。
集体演唱第二、三乐句,并配上不同的脚步。
四、沙漠中的绿洲
1.看一看,听一听
课件:播放沙漠的绿洲的图片。
课件播放最后一个乐句。
2.走一走,唱一唱
师:我们也来学着小骆驼高兴的神情摇一摇头吧。
3.试一试,唱一唱
师:大家想一想,骆驼声的大小会发生变化吗?为什么呢?
学生说自己的处理方法,并以小组的形式范唱。
播放歌曲《小骆驼》
4.听一听,唱一唱
(1)学生用“叮”模唱旋律。
(2)分小组自主学唱歌谱。
(3)依谱唱词。
(4)学生加上表情和动作演唱《小骆驼》。
五、沙漠中的演出
1.选一选,试一试
课件:你们能把这一次难忘的沙漠之旅用歌声和乐器声表现出来吗
师:正好我准备了一些打击乐器,你们选一选,看哪些乐器适合模仿沙漠中的三个场面。选好后,试一试,敲一敲。
2.唱一唱,演一演
学生以自愿的形式充当小歌手、小乐手,和骆驼队合着音乐边唱边演。
六、沙漠中的收获
师:今天我们的沙漠之旅圆满结束,通过这次沙漠之行,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听赏与跟唱《小小驼铃响叮当》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小小驼铃响叮当》,感受并初步表现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与和谐的两声部效果。
2.通过歌曲学习,引导和培养学生乐观、坚毅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唱第一段歌词。
2.感受并初步学会表现和谐的两声部演唱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铺垫导入
1.关于沙漠的印象
①播放图片“荒芜的沙漠”。
②请学生说说在沙漠中最渴望听到的是什么声音——驼铃声。
2.关于驼铃的联想
二、歌曲新授
1.感受歌曲:
请学生用串铃模仿驼铃,随歌曲录音进行伴奏,再次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
2.学唱歌曲:
①齐唱部分
A.随琴学唱,初步掌握。
B.提示学生:有规律的节奏表现骆驼坚实的脚步以及晃动的驼铃。
C.作2小节对唱练习(师生;生生)。
②合唱学习
A.聆听合唱部分录音。
B.复习高低声部歌词的演唱。
C.两声部合唱(师生合唱;生生合唱)
③尾声歌词学唱
A.老师范唱,表现出不怕困难、乐观的情绪。
B.学生学唱(表现)第一段尾声,注意休止符的表现。
3.演唱歌曲(第一段):
A.随钢琴完整演唱。
B.随范唱录音齐唱合唱。
C.随伴奏录音齐唱合唱。
D.领唱合唱加入打击乐器伴奏。
灵活运用以上方式演唱,帮助学生初步表现歌曲第一段。
(在歌声中愉快结束教学,引导学生似驼队迈着整齐而坚实的步伐走出教室。)
课后反思:
第五课
教学内容:歌表演《拾豆豆》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拾豆豆》的旋律。
2.认识附点八分音符,并掌握它的写法和在歌曲中的正确时值。
教学重难点:附点八分音符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读谱知识:附点八分音符: 5·
时值:在5的时值上再加上5的时值的一半(即一个十六分音符的时值),时值之和就是附点八分音符的时值。 用下图表示:5· = 5 5
二、学习《拾豆豆》的旋律:
1.师范唱一遍;
2.听一遍歌曲伴奏录音;
3.领唱一几遍;
4.学生齐唱一遍,师指正。
三、作业:
唱熟歌曲《拾豆豆》的旋律。
第二课时
一、训练(二):
打一下下面的节奏,注意打准前八分附点,后十六的时值。 2/4
(1)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二、学习歌曲《拾豆豆》:
1.简介歌曲:(略)
2.学生自己对照旋律学习。
3.领唱两遍;
4.提示:注意唱好歌中的下滑音。
三、作业: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拾豆豆》。
课后反思:
第六课
教学内容:综合表演《两只小山羊》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两只小山羊》,并能积极参与表演活动,体验其中的乐趣。
2.在活动中能学会与他们配合,分角色进行表演。
3.能在活动中领悟互相礼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表演唱《两只小山羊》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计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音乐进教室
师生问好
二、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在一个小河边,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两只小山羊同时掉到了小河里,你们知道怎么回事吗老师让你们看一个小小的音乐动画片吧,高兴吗(放表演)
2.开声练习
我们来学学小山羊吵架吧 X- X- │X X│ X X│(利用节奏型)
三、新课教学:
(一)学唱第一段
1.课件播放第一段歌词
师:看看这两只小山羊是怎么回事啊谁能用歌词告诉老师
2.教师带节奏逐句范读,学生学读
3.听歌曲(一)。
师:会唱还不够,还要会表演,老师先来演演小白羊,请一个同学来演小黑羊好吗
4.分组表演(黑羊组和白羊组)
全班同学对面一起来演,启发学生表演要神气,有动作和造型。
(二)学唱第二段
师:两只小羊在桥上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
(吵架了)我们来听听歌曲的第二部分
1.播放歌曲
(2)师:小羊吵起架来声音可真大呀!我们也来模仿一下吧!
2.模仿小羊的叫声:
2/4 X — | X — | X X | X X |
咩 咩 咩 咩 咩 咩
3.全班齐读歌词。
4.分角色学唱歌曲。
师:好的,你们表演的可真棒呀,让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第二段吧。
请全班同学按分组在座位上表演。
(三)学唱第三段
1.全班读歌词。
2.老师带唱 注意反复记号
3.老师演示两种节奏。
4.启发学生说出用力顶和用力撞,解决附点节奏,引导学生表演。
5.听歌学唱
师:在这一段中有速度的变化,你感觉到了什么
生:最后一句唱的时候慢下来了
师:为什么最后一句会要慢下来啊
6.请同学们说一说。(感到遗憾)
师:我们一起跟着音乐边唱边表演一次好吗
四、参与表现 全班随音乐表演。
1.全班在老师的带动下做手势表演,做到人人参与,个个表演。
2.启发学生说出在生活中要懂得互相谦让,团结协作。
五、参与表现 全班随音乐表演。
1.学生按字数套歌词,把心里想的意思说出来,教师要给与指导。
2.让剧情展现学生心中的美好。
六、总结:
课后反思:
第七课
教学内容:演唱《游子吟》
教学目标:
能学会演唱歌曲《游子吟》,并从中感受母子情,得到爱的教育。
2.能积极参与活动《献给妈妈的爱》,并从中体验和表达对母亲的深情。
3.能积极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并从中体验创编乐趣。
教学重难点:认识前倚音,并正确掌握前倚音的唱法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发声练习
三、学唱
1.初听
师范唱
2.复听及跟唱
师:我们再听一边范唱,边听边用“lu”音跟唱,注意表现出刚才你听到的力度变化。
3.乐理知识传达
唱“前倚音”。(范唱)
4.接龙唱前倚音 师唱前面部分,生唱前倚音。
5.复习反复记号和渐慢记号
6.完整唱谱
7.完整唱词
8.有感情地演唱
五、随乐律动
1.师生共同创编动作。
2.完整演绎
3.分组比赛
师:看看谁是最爱妈妈的小朋友
六、活动:献给妈妈的爱
七、总结,下课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听赏与跟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进一步体验摇篮曲宁静舒缓的音乐特点,用深情、轻柔的声音表达歌曲的情感;
2.指导学生运用柔美、圆润的声音演唱《唱给妈妈的摇篮曲》,培养学生热爱母亲、孝敬母亲的情感;
3.通过学习、聆听歌曲,感受、体验爸爸妈妈为我们倾注的爱,并懂得要回报爸爸妈妈。
教学重难点: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用歌声表达对爸爸妈妈的爱。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情境导入
聆听《小宝宝睡着了》稳定情绪,并感受摇篮曲的宁静舒缓音乐的特点。
二、学唱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1.初听旋律,请学生说说看着熟睡的妈妈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
2.教师范唱
3.指导演唱
A学唱歌曲第一段
集体按节奏朗诵歌词第一段;
跟随伴奏学唱。
重点学唱:妈妈屋里静悄悄。妈妈屋里怎样静悄悄的
B.学唱歌曲第二段
请个别学生朗诵歌词第二段;跟随伴奏学唱。
为表达对妈妈的热爱之情,应该用什么情绪演唱速度呢
C.学唱歌曲第三段(直接唱歌词,把尾句也加进去唱一唱。)
D.说说尾句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 有感情的齐唱尾句。
4.完整演唱
5.聆听《天亮了》
故事引出,再聆听歌曲,进一步感受母爱的伟大。
三、编创与活动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唱给妈妈的摇篮曲》
2.创编歌曲《唱给爸爸的摇篮曲》。
四、小结
课后反思:
第八课
教学内容:演唱《我是小音乐家》
教学目标:
1.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我是小音乐家》,并从中体会做小音乐家的乐趣。
2.激发学生在完整演唱的基础上大胆表演及乐器模仿演奏。
3.让学生简单了解弱起小节和歌词中唱到的伦敦、柏林、巴黎,吉他、提琴、法国号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难点:用有弹性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教师在钢琴上分别弹奏下刮音和上刮音。
教师引导学生跟着师的弹奏将自己的理解表演出来。
2.播放音乐片断,指导学生用肢体表现出旋律的起伏变化。
二、学唱歌曲
1.第一遍听歌曲。(情绪快乐、活泼)
2.第二遍听歌曲。师:“让我们仔细听,歌曲中唱到小音乐家演奏了哪三件乐器”。(吉它、提琴和圆号)
老师分别介绍三种乐器
吉他:音色独特迷人,表现力极强,是世界第三大乐器。
小提琴:音色优美、明亮,有“乐器皇后”的美称。
法国号又称圆号。它的音色富于诗意,表现力很丰富。
3.播放三种乐器的图片及由三种乐器演奏的旋律: 0 54| 3 3 3 43| 2 2 2 54|3 3 2 2 |1. | 学生跟随播放的旋律模仿乐器演奏。
4.第三遍听歌曲。师:“让我们再来仔细听一听,小音乐家在哪些城市演奏这些乐器”。(伦敦、柏林、巴黎)
5.第四遍听歌曲。在听歌曲第二第三段时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旋律线。
6.第五遍听歌曲。要求创造不同的声音为歌曲中“砰砰砰”进行伴奏。
7.师生接唱歌曲,前半句教师演唱后半句旋律学生接唱。
8.视唱曲谱,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9.教师钢琴伴奏,学生演唱歌曲第一段。 指导学生在演唱时出现的错误。 重点指导
(1)0特隆|砰砰 砰特隆 |砰砰 砰
(2)跳 呦 |唱 呦|
(3)教师扔掷粉笔,让学生感受圆滑的声音特点,并用伸懒腰的方法指导学 生掌握跳 呦 |唱 呦|的节奏特点。
10.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
11.按要求随教师伴奏演唱歌曲第一段。
12.再完整听歌曲,并小声跟唱三段歌词。
13.完整随录音伴奏进行演唱。
14.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进行歌表演的创作。
15.表演歌曲
随歌曲走出音乐教室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听赏《维也纳的音乐钟》
教学目标:
1.课堂围绕“钟声”这一主题,能从以钟声为主题的音乐作品中感受和体验中外不同风格的美妙的“钟声”音乐,唤起学生心底的遐想,使之乐于参与音乐活动,增强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2.让学生能在听、唱、奏、演、创等音乐活动中培养学生音乐记忆能力。
3.能初步了解此乐曲的结构,感受外国的音乐风格。
教学重难点:感受维也纳的“钟声”,初步了解回旋式曲式。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二、故事发生——初听音乐
1.聆听主题
今天,维也纳城堡里正在举行欢庆,欢迎一位英雄的回来,他叫哈里,他不是哈利波特,他是哈里亚诺什。这个哈里亚诺什据说刚刚从战场上归来,那是凯旋而归,全城的老百姓们都听到了关于他的许多故事,所以大家都来欢迎他,连我们维也纳里面的音乐钟看到哈里到来也欢快地唱起了歌。让咱们一起去听听这是一个怎样的英雄
A.哈里是一个怎样的英雄 快乐的,节奏很欢快。 很英勇的,感觉音乐很有力,
B.大家能听出里面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
号,还有黑管等等木管乐器组一起来演奏出这英勇的感觉。所以大家觉得哈里很厉害。
2.学唱主题
3.聆听全曲
三、故事继续——角色扮演
1.引出其他人物
大家有没有发现,刚刚的音乐钟,除了音乐钟的主题外,还有其他的音乐,还有谁来欢迎这位伟大的英雄了呢猜一猜! 国王、公主、士兵
2.分段欣赏
大家来听一听,他们分别符合哪个人物形象。
3.分别讲解
第一段:士兵。很神气,咱们再来听听音乐,仔细听想想这是什么乐器像是喇叭的声音,这叫小号,大家是不是感觉像战场上士兵冲锋时的冲锋号那士兵是怎么样的谁能来模仿一下咱们一起来像一个神气的士兵和着音乐走一走。
第二段:国王。我们来看看国王和公主有什么特点国王是最高的领导者,很威严,很沉稳,不可一世的。公主呢温柔的,美丽的,很温和。那我们来听一听,
第二段的音乐更加符合哪个形象。这段音乐比士兵的那段感觉要低沉一点,要更加稳重一点,大家能听出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吗圆圆肚子的圆号。就像胖胖的国王。让我们也来学学国王走路,和着音乐一起来。
第三段:公主。那第三段肯定就是美丽温柔的公主了,咱们来听听看,公主的旋律如果画画旋律线,想想会是怎样的像曲线,波浪一样很柔和,就像美丽的公主在舞蹈。来吧,我们一起来合着音乐舞蹈。
4.角色扮演——复听全曲 全城的人都来迎接这个英雄了,下面我请每一位同学都来扮演下这些人物,当你听到属于你所扮演角色的音乐时就舞动起来。并用小脑袋记一记,他们的出场顺序。
故事结束
1.讲解“回旋曲” 出场顺序是怎样的
音乐钟——士兵——音乐钟——国王——音乐钟——公主——音乐钟
像这样的主题音乐间隔出现,不同的音乐穿插在当中的曲式,我们就叫做“回旋曲”。
2.再次聆听全曲
让我们再次的静静聆听回旋曲《维也纳的音乐钟》
五、结束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集体舞《我们大家跳起来》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我们大家跳起来》。
2.在音乐活动中,初步感受小步舞曲的风格,能按三拍子的强弱规律进行身势动作的创编。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集体舞。
教学重难点:
1.激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学会《我们大家跳起来》这首歌
2.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小步舞曲的风格,掌握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学铺垫
课件展示:巴赫的故事
2.听赏《小步舞曲》
播放:(CAI宫廷舞会片段)体会小步舞曲风格。
3.师弹琴、学生填词
师:大家学唱了《我们大家跳起来》这首歌,你们觉得哪里最不好唱
4.指导学习难点:第二、四乐句
5.跟琴划拍子演唱。
6.完整的划拍子演唱。
师:歌曲学完了,让我们也来开一个宫廷舞会好吗 生:
师:那么请同学们(同桌)参照课本上给的插图来创编这支舞蹈,记住,舞蹈要高雅端庄。
二、创造与表现
1.创编
学生分组随乐自编动作。
2.展示
每组派两名代表表演自己创编的动作。
3.评价
学生互相评价,老师作指导性评价。
4.集体表演
师生自由选择角色,全班集体表演。
三、课堂小结
课后反思:
第九课
教学内容:听赏《牧童短笛》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牧童短笛》,感受乐曲不同段落的情绪,了解作品的曲式结构;了解作者贺绿汀。
2.通过欣赏《牧童短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其音乐感受力。
3.记忆和熟知乐曲的主题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感受乐曲不同乐段的节奏、速度及音乐情绪的特点。
2.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记忆作品不同乐段的主题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导入新课:复习歌曲《牧童》,导入新课。
二、新作赏析,目标落实。
(一)初次聆听,整体感知。
1.初次聆听歌曲
问题设置:这首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来演奏的?
2.引出乐器钢琴,教师简介钢琴。
3.二次聆听,加深乐曲的印象。
问题设置:这首乐曲的速度是怎样变化的 ——教师出示课件,学生选择。
(二)分段赏析,走进音乐。
1.第一乐段赏析
①聆听第一乐段,学生感受乐曲情绪。
问题设置:同学们听听这段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②指导学生视唱第一乐段主题旋律,加深印象。
③反复聆听第一乐段,鼓励学生用身体动作体验乐曲情绪。
2.第二乐段赏析
①聆听第二乐段,感受乐曲速度、情绪的变化。 问题设置:同学们听听这段乐曲的速度和情绪是怎样的
②反复聆听第二乐段,激发学生为乐曲加伴奏。
3.第三乐段赏析
①聆听第三乐段,感受“加花”手法所表现的意境。 问题设置:同学们听听这段乐曲和哪一段相似?
②指导学生视唱第三乐段主题旋律,加深印象。
③引导学生将两段相似的音乐进行对比,进一步感受“加花”手法的表现力。
④反复聆听第三乐段,用心体验乐曲恬静、安逸的情绪。
4.教师对乐曲进行小结
三、作者及作品简介。
1.了解贺绿汀
2.教师讲解作品的创作背景
四、再次聆听,体会乐曲的民间风格。
学生聆听音乐,课件播放中国水墨画——牧童放牧的情景。
五、达标检测,当堂反馈。
1.听辨主题
2.听辨乐段
六、拓展延伸,小结升华。
(一)拓展欣赏
多媒体欣赏朗朗现场演奏的《牧童短笛》,进一步感受乐曲的情绪。
(二)课堂小结,情感升华
1.教师简单小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欣赏其他版本的《牧童短笛》,如手风琴版、长笛版的。也可以登陆优酷和百度搜集相关的影视资料。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演唱《小黄鹂鸟》
教学目标:
1.通过歌曲学习使学生乐于了解蒙古族音乐,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的重要成员。
2.能用圆润的声音创造性的把握歌曲的力度变化,并能有表情的演唱歌曲主旋律。
3.通过节奏歌唱发声等训练,培养学习良好的音乐感受力。
教学重难点:在歌唱实践中对力度的创造性运用,曲谱学习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聆听歌曲《银杯》,出示草原图片。
二、导入
充分利用教材的插图,展示图片资料,让生从视觉上感受蒙古族人民的风土人情及地理位置。(引出课题)
三、新课教学
1.初听感受
师:谁能来谈一谈你听这首歌的感受
2.学习曲谱
(1)用手试着打歌曲的节奏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老师和你们有同样的感受,这首歌曲情绪欢快,歌曲为2/4拍,在这首歌曲中运用了一种典型节奏,现在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用手试着慢速地把歌曲的节奏打一遍(第一乐段)。
(2)师:请同学们告诉我,刚才练的节奏中哪种节奏出现的较多? 生:回答。XXX XX
(3)师唱旋律,学生打节奏。
(4)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除了前松后紧的节奏,还有没有与它不同的节奏型二者在情绪上有什么区别?
生:回答。 X X 丨X —丨 老师弹琴,学生打节奏。
(5)学生随琴慢速试唱曲谱。
(6)听琴默唱曲谱后,稍快练唱。
3.学唱歌词
(1)随节奏朗诵歌词
师:这首歌的谱子我们已经学会了,下面我们随音乐范唱,一起填歌词(放音乐学生一起跟唱)。
(2)教师指正出现的问题。
音高“辽阔的草原”和“肥壮的牛羊”高音问题。
师:同学们,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件秘密武器:假声(老师示范,学生模彷)。
4.演唱处理 师:同学们,要唱会一首歌不难,关键是如何唱的更好听,奥妙就在音乐要素的变化中。
(1)认识力度记号:PP、P、mP、mf、f、ff、ceresc。 方法:教师用强弱不同的声音来解释力度记号,为下一环节的游戏做好铺垫。
(2)游戏:老师演唱歌曲。让学生讨论,把每朵标有力度记号的梅花放在相应的乐句上。
(3)根据放好的力度标记来表现歌曲,使歌曲演唱达到美的境界。
(4)加入打击乐器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四、课堂总结
课后反思:
第十课
教学内容:音乐家故事《冼星海和《风》》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音乐家冼星海的简要生平及其主要代表作品,并从听赏、演唱冼星海的音乐作品中感受作品的风格特点和影响力。
2.能学会演唱《只怕不抵抗》、《酸枣刺》两首歌曲,感受抗战时期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和乐观、自信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从教学活动中感受冼星海作品的风格和时代特点。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听《黄河大合唱》中的一个片段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听的这段表现黄河奔腾不息的雄伟音乐,是我国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位著名音乐家的经典之作,大家想了解这位音乐家吗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位著名的音乐家——冼星海。
二、学习冼星海的生平及作品欣赏
1.冼星海和《风》
(1)让学生默读连环画部分的文字。
(2)老师提问,学生抢答:
a.冼星海曾在哪个国家留学
b.留学时的生活情况怎样
c.他是在怎样的条件下创作《风》这首作品的
d.这首作品得到了怎样的评价
(3)听赏《下山虎》
a.结合课本图片讲解“下山虎”的寓意。
b.聆听乐曲《下山虎》。
c.学生说说自己听音乐时的感受。
三、学唱歌曲
1.学唱《只怕不抵抗》。
(1)简介歌曲的背景
这首歌写于1937年,反映了当时抗日根据地儿童高昂的抗日情绪和勇敢、活泼的性格。
(2)采用听唱法学唱。重点是将第一二段进行对比,不要把这两段混淆了。
(3)参与表现。唱熟后,让学生随歌曲踏步行进,进一步体验歌曲所表现的抗日小英雄的形象。
2.学唱《酸枣刺》。
(1)聆听歌曲,体验歌曲的风格以及所表达的内容。
(2)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演唱歌曲。
四、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演唱《只怕不抵抗》
教学目标:
1.准确演唱《只怕不抵抗》的乐谱。
2.认识延长音记号,了解它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能用饱满的歌声唱好《只怕不抵抗》,努力表现抗日战争时期广大儿童的爱国热情和年纪虽小志气高的精神面貌
教学重难点:三个不同的“只怕不抵抗”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师:你们看到过哪些抗日战争的影片、还记得影片中的哪些小英雄?
师:你喜欢这些小英雄吗?
师:在这些影片中我们常能听到一些好听的歌曲,你记得有那些?
师:那今天我们还要学唱一首小英雄们唱的歌,我们先来听一听。
2.听录音
指导学生边听边轻声歌唱。
3.分析歌曲
一句一句分析,一句一句范唱,学生横唱。
最后有一个“ ”记号
师:这叫延长音记号,看象不象眼睛,上面象眉毛,它一般置于音符或休止的上方或下方,一般从延长一般为原则。
再次听音乐,边听边划拍唱,能基本唱准。
4.学唱歌曲
跟琴轻声唱,边唱边划拍
有感情的进行演唱
分组分句进行演唱
5.学唱歌谱
6.创编动作
再次歌唱,词要求能更准确、更有感情
课后反思:
第十一课
教学内容:演唱《梦之船》
教学目标:
1.在听赏大提琴独奏《梦幻曲》中,积极参与想象活动,体验音乐的情感。
2.学会演唱歌曲《梦之船》,体验歌曲美好的意境;能与同学合作,学会简单的二声部合唱。
教学重难点:
1.学会合唱歌曲《梦之船》,并体会其意境。
2.能与同学合作,学会简单的二声部合唱。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音乐问好
二、欣赏《梦幻曲》
1.聆听《梦幻曲》
(出示大提琴图片)师简介大提琴
师:简介《梦幻曲》
2.再听全曲
三、学习歌曲《梦之船》
1.师导入:老师听到这首《梦幻曲》仿佛也坐着梦之船摇呀摇,在遥远的天边轻轻飘荡。
2.播放歌曲
3.熟悉歌词(播放歌曲伴奏)
⑴师有感情朗读歌词。
⑵师描述歌曲的意境,启发学生想象,让学生闭上眼睛随音乐进入到歌曲的情境之中并展开联想。
⑶熟悉旋律
①用梦幻般的声音随旋律用“u”哼唱两遍;
②学生用“1u”唱一唱括号中的音;
③全体分声部合唱:一组用“u”轻声唱歌谱;另一组用“1u”轻声唱括号中的音。
⑷学生加词跟琴演唱
①随乐轻声唱主旋律部分的歌词
②随琴唱一唱括号中的歌词
③两声部合唱。
⑸为歌曲伴奏(演示伴奏型)
①分组练习伴奏节奏
②分组合击
⑹分组表现
各组用本组选择的打击乐器和节奏为歌曲伴奏,分组展示,互相评价。
四、结束。
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