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用计算机写作 课件+教案+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用计算机写作 课件+教案+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15-08-17 21:08:51

文档简介

川教版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
第5课 《用计算机写作》导学案
【教学目标】
1、学会对文章进行排版修饰;
2、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操作,将素材编辑成一份小报;
3、在编辑小报的过程中,将自己的审美理念融入其中。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综合运用排版技巧编辑小报;
教学难点:用菜单和格式栏按钮对段落进行调整和修饰。
【课堂导学】
通过观察老师出示的两个word文档,都是同一篇文章《秋色》,一篇是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另一篇是配合优美的意境,精心地进行了美化修饰。
思考:第二篇文章对哪些地方进行了修饰?
【旧知回顾】
同学们,通过前面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习了wps文字处理软件的相关知识,知道了wps文字处理软件的相关功能、操作界面以及相应的命令。你们都学到了哪些技巧?分享一下!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另一个文字处理软件,它就是microsoft office word文字处理软件,它在功能、操作界面和命令方面与wps很相似。相信同学们在已经掌握了wps文字处理软件的基础上,来学习word这一文字处理软件,应该会很轻松!
【探索新知】
(在自学课本和自我学习探讨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疑问,请同学们大胆的提问,在课堂上相互探讨一下,一起解决。)
5.1 文章的输入和编辑
活动1:启动word
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打开“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3”,进入“word”程序窗口。在网上搜索一段文字复制到“word”程序窗口中。
5.2 对文章进行美化修饰
活动2、对文字进行修饰。
1、将标题加粗并设置为“隶书、四号”字;
2、将正文设置为“楷体、五号”字。
活动3、对段落进行修饰。
(参照教材P28,活动3进行操作练习)
5.3 在文章中插入图片
在文章中插入的图片可以来自剪贴画库、图片文件、自选图形库、艺术字库、扫描仪或相机、图表库等。
活动4、在文章中插入剪贴画库的图片。
(参照教材P29,活动4进行操作练习)
活动5、在文章中插入来自图片文件夹的图片。
参照活动4和wps中插入来自文件夹的图片的操作,尝试在文章中插入来自图片文件夹的图片。
【操作练习】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自拟一个主题,建一个主题小报,内容包括了:文章的分段、段落格式的调整、文字的字体、大小、色彩、图片的插入、版式等。
要求:资料素材可以通过网络搜索获取,内容要健康、积极向上。
【交流总结】
各组推荐本组有特色的作品,让老师广播展示给大家交流、学习,总结优点与不足。
【课后作业】
各组精心设计一份电子板报,以《我们共同的家园——绿色地球》为主题,搜集相关资料,完成后上传给老师查阅。
第5课 用计算机写作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参考四川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第5课 《用计算机写作》。本课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word进行写作,并进行简单的排版、插图等美化修饰。主要内容有:文章的输入和编辑,对文章进行美化修饰,在文章中插入图片等。学生们在之前学习了wps文字处理软件,它们在功能上基本相同,操作界面和命令也很相似。在之前的第4课也学习了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来制作简单的表格。因而在这节课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几个活动,让学生们体验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来进行写作、对文章进行排版等美化修饰及插图的操作。同时这节课也是学习后面课程的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课教学对象为八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在学校系统的接受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多年。但由于家庭条件的差异,学生的认知能力各不相同,部分学生掌握之前所学的内容还是比较肤浅。但他们对信息技术课仍充满了热情,正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对外部控制的依赖性逐渐减少,但内部的自控能力也不是很完善。求知欲强,好奇心也很强,所以教师在授课时也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爱心,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操作习惯,同时加强课堂调动和管理,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
三、教学目标
1、学生有兴趣对文章进行排版修饰;
2、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操作,将素材编辑成一份小报;
3、学生在编辑小报的过程中,将自己的审美理念融入其中。
四、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综合运用排版技巧编辑小报;
教学难点:用菜单和格式栏按钮对段落进行调整和修饰。
五、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自学指导法、小组协作法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教室,教学课件,相关的文字、图片素材。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激趣导入
同学们,通过前面课程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习了wps文字处理软件的相关知识,知道了wps文字处理软件的相关功能、操作界面以及相应的命令。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另一个文字处理软件,它就是microsoft office word文字处理软件,它在功能、操作界面和命令方面与wps很相似。相信同学们在已经掌握了wps文字处理软件的基础上,来学习word这一文字处理软件,应该会很轻松!
展示两个word文档,都是同一篇文章《秋色》,一篇是没有经过任何加工的,另一篇是配合优美的意境,精心地进行了美化修饰。两者对比的效果,很好地体现出美化修饰的优势。
1、学生通过听教师讲解,了解本课的学习内容。
2、让学生融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想学会使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来写作的热情。
3、学生讨论分析第二篇文章对哪些地方进行了修饰。
让学生融入学习情境,帮助学生了解本课重点,是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行学习。
提出任务
教师提出任务:
1、启动word
2、对文字进行修饰
3、对段落进行修饰
4、在文章中插入剪贴画库中的图片
5、在文章中插入来自文件的图片
(参照教材中的5个活动来进行)
教师巡回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探究,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
自主探究
巩固深化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合作探究学习,发现了word文字处理软件和我们前面学习的wps文字处理软件在操作上有很多相同之处。那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自拟一个主题,建一个主题小报,内容包括了:文章的分段、段落格式的调整、文字的字体、大小、色彩、图片的插入、版式等。
要求:资料素材可以通过网络搜索获取,内容要健康、积极向上。
学生确定主题,上网收集资料。主题小报可以独自完成,也可小组协作完成。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协作,网上收集资源,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资源筛选、搜集的能力。
小结
选择几份有特色的学生作品,通过广播教学进行全班交流展示,并请各个作品的编者简述自己运用了哪些技术手段。
交流、观看、聆听、思考,总结自己的作品。
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达到培养学生交流、总结能力。激发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和创作能力。
课后作业
以《我们共同的家园——绿色地球》为主题,精心设计一份电子板报。
课后反思
案例点评(自贡市大安区燊海小学 严开敏):
设计思路清晰,教学设计有针对性、有特色。开课导入时通过两张风格迥异的图片的对比,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出了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信息技术教学有其学习的特殊性,教师的讲解也是必要的。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综合运用排版技巧编辑小报;教学难点是用菜单和格式栏按钮对段落进行调整和修饰。张老师在设计中以学生为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开展,有机将教学难点分散,突出重点。
在进入教学过程中,教者没有采用完全的讲授法,而是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思考、时间、体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本课设计学生有5步任务,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探究兴趣的基础上,教师循序渐进地逐步引导和加深问题的难度,进行巡回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探究,来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在自主探究、巩固深化部分,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自拟一个主题,建一个主题小报,复习巩固5步新知,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协作,网上收集资源,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资源筛选、搜集的能力。在交流展示作品部分,让学生交流、观看、聆听、思考,总结自己的作品,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达到培养学生交流、总结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从小处入手,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发挥学生的能动性,逐步跟进问题难度让学生找到方法,给予学生实践,在自由想象的天空中学习。
整个过程体现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围绕教学目标开展各种有效的学习活动方式,课堂结构完整,过渡自然流畅,以发展互动的多方交流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在把握教学环节上,主要体现在多处对时间的把握,有设计,有落实。能有意识地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并适时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和引导。教师能注意发挥在信息技术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同时充分利用学生的评价能力,适时引导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评价促进学习;组织学生开展互评,在互评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个人觉得有些地方可以探讨,1、对重点问题,不仅要讲解清楚、全面,还要有归纳,讲出实质,要有精当的概括。
2、备课,要有两种形式相反的能力参与,一是把自己的眼光抬高,从上往下看知识的本质和结构;二是把自己的知识水平虚拟降低,用学生思考的同步模式来讲解、引导。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