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少儿版版八上生物第三章 叶的光合作用第2节《光合作用的原料》说课参考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北少儿版版八上生物第三章 叶的光合作用第2节《光合作用的原料》说课参考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5-08-18 21:51: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光合作用的原料教学方法:八年级学生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有积极性和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因此我安排了五个pk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突破重点和难点。
第一论PK:知识回顾
第二轮PK: 看图分析普利斯特利实验
第三轮PK:探究实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第四轮pk: 资料分析: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第五轮pk: 知识运用学法指导:
本节是全书的重点命题章节。试题综合性强,灵活性大,与农业生产联系紧密。因此,在学习本节内容时,要以探究实验和资料分析主线,不仅熟练运用光合作用产物知识,
明确得出本课知识点, 渗透光合作用的意义,而且学生要参与到知识或结论的出的过程中去,这是课程改革的具体体现,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探究和分析能力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二氧化碳、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认识绿色植物的重要性,
增强环保意识。
2、教学重点:
⑴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⑵ 水是光合作用原料资料分析。
3、教学难点:
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一)、第一论PK:(知识回顾)
1、绿叶在光下可制造 。
2、 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3、探究性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中,首先应注意将植物进行暗处理,其目的是 。
4、将实验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
5、可用 来检验绿叶中淀粉的存在。
6、植物的光合作用除了可生成有机物外,还可以产生

问题:绿色植物以什么作为生成有机物的原料呢?导入新课——“光合作用的原料”(二)、第二轮PK:看图分析普利斯特利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图1:一段时间一段时间观察思考:甲、乙两图中的变化,并说出每种变化的理由甲乙图2:一段时间一段时间丙丁观察思考:丙、丁中的变化,并说明理由通过以上两组对照,学生得出结论:
二氧化碳被绿色植物吸收了。
设问:绿色植物真的吸收了二氧化碳吗?
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有什么用途呢?
(三)第三轮PK探究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
请各组根据下列提示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
提示一、可用培养皿或小烧杯盛装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提示二、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
提示三、在实验过程中只能保证二氧化碳是唯一变量
提示四、验证是否进行了光合作用过程,可参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
在活动过程中,老师边看边提示PK要求:
1、方案的步骤完整并合理
2、假设与结论是否相符
3、每个步骤是否严谨合理
4、可用图示表示
5、材料用具可省略
6、时间为15分钟PK内容:
1、各组派一人用流利的语言表述方案的设计思路
2、讨论方案的可行性,若方案不可行或不完善,应怎样改进 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和整理各个改进方案,师生初步得出共同的结论:
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1.选取的实验材料是带有5—8片叶的天竺葵枝条,带5—8片叶的目的是什么?
2.思考培养皿中盛有的25%的氢氧化钠溶液作用?
3.用凡士林将光口瓶的瓶口密封,目的什么?
4.实验将两个装置先进行暗处理,再一起光照2—3小时的目的是什么?
5.此实验的对照条件(唯一变量)是什么?
6.此实验证明了什么? 阅读课本实验并思考:(四)第四轮PK资料分析:分析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什么物质,这个实验能证明什么?师生分析得出共同的结论:
水是植物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五)第五轮pk: 知识运用
1、讨论在水肥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怎样提高作物产量?并说出原因
2、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来源于哪些途径?吸收二氧化碳的途径是什么?如何做才能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保持稳定?(六)课堂练习
1.光合作用的原料是( )
A.光和水 B.水和二氧化碳
C.氧和水 D.叶绿体和光
2.有一年夏天,某地发生了严重的旱灾,结果造成庄稼颗粒无收,从光合作用的角度看,表明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或必要条件是( )
A.光 B.二氧化碳
C.水 D.适宜温度3.作物增产的物质基础是( )
A土壤中的无机盐
B空气中的氧气和土壤中的有机物
C土壤中的无机物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无机物
4.合理密植的原因主要是( )
A让植物透风
B 让植物吸收足够的水
C 让植物接受充分的阳光照射
D 让植物能自由生长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水光能
叶绿体有机物 + 氧气(储存着能量)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