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29 10:13:57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调研测试卷
九年级历史试题
2024.1
说明:本试卷共4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25题,共25题)、非选择题(第26题~第28题,共3题)两部分。本卷考试形式为开卷,满分为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答题栏内。每小题1分,共25分。)
1.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素材,可用于研究 的生活状况。
A. 北京人 B. 河姆渡人 C. 半坡居民 D. 炎黄部落
2.“夏传子,家天下。”这是古时的《三字经》中对夏朝的描述。这说明夏朝的建立
A.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 分封制代替世袭制
C. 推举贤德之人为首领 D. 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产生
3. 春秋时期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可见当时
A. 铁农具和牛耕出现 B. 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
C. 手工业的规模不断扩大 D. 商业活动逐渐活跃
4. 公元前3世纪后期,在中华大地流通的货币是
B. C. D.
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为了加强对民众的教化,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如断残肢体的肉刑。这说明文景时期
A. 皇帝以身作则 B. 提倡勤俭治国 C. 重视“以德化民” D. 彻底取消刑罚
下列事件能够反映汉武帝时期与匈奴关系主要特点的是
A. 修筑长城 B. 西域都护 C. 和亲政策 D. 漠北战役
7.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各个政权积极发展各自的内政外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曹操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B. 诸葛亮治理蜀汉,发展造船业
C. 孙权派卫温到达夷洲,加强与台湾联系 D. 孙吴致力改善民族关系,开发西南
8. 阅读中国古代时间轴,关于②阶段特征表述正确的是
A. 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9.“五万里的尘土与寒暑,长安与那烂陀寺相遇的机缘……你,才是真正的行者!”与这首诗歌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 贞观之治 B. 开元盛世 C. 鉴真东渡 D. 玄奘西行
10. 有人作对联“开明君主吸亡训,贞观之治创唐荣;陈桥兵变成君主, 是国策”。
A. 重文轻武 B. 分封诸侯 C. 武将跋扈 D. 安史之乱
11. 《东京梦华录》记载“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绝。”这一现象说明
A. 日本模仿中国唐朝习俗 B. 宋代都市商业的繁荣
C. 南宋抗金将士奋起反抗 D. 朝廷海外贸易的发展
12. 在蒙古族的历史文献《蒙古秘史》中,对12世纪的蒙古草原有这样的描述:“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进自己的卧内,互相抢掠财物。”改变这一局面的人物是
A. 铁木真 B. 忽必烈 C. 完颜阿骨打 D. 耶律阿保机
13. 南京夫子庙的江南贡院是古代科举考试的重要考场。明朝时期的考生若想要高中,应该如何复习准备
A. 阅读并背熟百家的经典著作 B. 以“四书”“五经”为复习资料
C. 答题时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 D. 游历山川,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14. 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科技著作是
A. 《资治通鉴》 B. 《本草纲目》 C. 《天工开物》 D. 《农政全书》
15. 设立于清雍正年间,其大臣“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这一机构是
A. 军机处 B. 锦衣卫 C. 驻藏大臣 D. 伊犁将军
16. 某考古学家准备探寻四大文明古国的奥秘,拟由东向西出发,到达亚洲最西端的文明古国,则该文明古国应是
A. 古埃及 B. 古希腊
C. 古巴比伦 D. 古印度
17. 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的基本要素。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 公元前4世纪,希腊北部边陲的马其顿成为军事强国
B. 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率军进攻波斯帝国
C. 历经10年征战,亚历山大建立了一个空前庞大的帝国
D. 亚历山大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18. 余秋雨在《千年一叹》中写道:“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5世纪……一个人在爱琴海边思考人的灵魂、美德和幸福的问题。”这个人是
A. 伯里克利 B. 德谟克里特 C. 苏格拉底 D. 亚里士多德
19.“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是中世纪时形容城市的一句谚语。由此可知
A. 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 B. 庄园制度被破坏
C. 封君封臣制度瓦解 D.《查士丁尼法典》颁布
20.“他们(遣隋、遣唐使)都关注隋唐那种有深远理想的政治制度和完备的统治方式。回国后,他们宣传切身体验到的唐朝势力强盛的情况,使国内有识之士认识到,这就是改革的样板。”他们的改革成果包括
确立幕府统治 B. 建立中央集权 C. 成立武士集团 D. 实现将军掌权
“中古教会的束缚,比如一个陈旧的泥壳,是死的,而人类要求自由的心,却是活的,是能与时俱长的。……所以文艺复兴的最大成功,也就是 。”方框中应是
A. 城市兴起 B. 复兴文化 C. 殖民掠夺 D. 人的发现
22. 有人评价《权利法案》时说:“短短几千字,却是第一次把国王和贵族之间的权利关系,转化为明确的法律文字。从此以后,他(英国国王)只能在法律的限制之下行使权力。”材料显示的是《权利法案》的
A. 背景 B. 内容 C. 影响 D. 性质
23. 这次战争扭转了整个战争的局势,是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这次战役是
A. 莱克星顿的枪声 B. 萨拉托加大捷 C. 约克镇战役 D. 滑铁卢战役
反革命阵营 国王+上层教士+贵族 革命阵营 第三等级(资产阶级+劳动者)
右图是某位老师备课时制作的一幅教学示意图,可推测他讲的课题是
三角贸易 B. 美国独立战争
C. 法国大革命 D. 拿破仑战争
25. 有部文献中写道“通过拥有国家资本和独享垄断权的国家银行,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由此可知,该文献
A. 维护了无产阶级的利益 B. 坚持保护私有财产
C. 损害了工人阶级的利益 D. 受到了英国贵族欢迎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8分,27题8分,28题9分,共25分)
(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魏碑《比丘道匠造像题记》(拓片) 北魏统治者崇尚汉族文化,重视书法艺术,流传下来的碑刻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唐朝阎立本《步辇图》 画面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
白塔寺 寺内建于元朝的白塔,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规模最大的藏式佛塔,是汉族、蒙古族、藏族文化融合的杰作。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推进民族交融的方式。(3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民族交融”为主题,拟定一个观点,并以相关史实阐述或说明。(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5分)
(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部分)
遗产名称 入选理由
位于北京西南房山区的龙骨山,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
B.殷墟 商朝晚期的一座古都城,位于今河南安阳,它见证了早期中国文化、工艺和科学的黄金时代以及中国青铜时代的繁盛时期。
C.都江堰
材料二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家思想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道家学说构成了两千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摘编自高文兵《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A处的世界文化遗产名称,并撰写C处入选的理由。(2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儒家创始人提出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分别是什么?并指出儒家思想和道家学说对社会发展所起的共同作用。(4分)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为当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2分)
(9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 蒸汽机是英国工业革命中伟大的技术发明,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态,也是生产技术史上的一次飞跃。1789年瓦特得到了万能蒸汽机的专利权。这种机器很快就在全国广泛应用,除用在纱厂之外,还应用到冶金厂、面粉厂,并在后来应用到运输业中,导致了运输工具的改造。有了蒸汽机做动力,就可根据需要建立工厂,不再受到河流的限制。蒸汽机的广泛利用,使英国到处都建立起大工厂,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历史已跨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第二版)
请将材料一中①②③内容补充完整,并归纳历史特征④。(4分)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蒸汽机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作用。(3分)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促进欧洲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2分)九年级历史期末调研测试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B 2.A 3.D 4.D 5.C 6.D 7.C 8.B 9.D 10.A
11.B 12.A 13.B 14.C 15.A 16.C 17.D 18.C 19.A 20.B
21.D 22.C 23.B 24.C 25.A
二、材料解析题(26题8分、27题8分、28题9分,共25分)
26.(1)方式:改革(或者统治者政策)、和亲、建筑(或者文化交流)。(3分,一点1分)
(2)观点:民族交融推动社会进步。(1分,意思相近也可)
论述:北魏孝文帝即位后,实行改革,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元朝时,各民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融。(3分)
结论:民族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国家、民族的进步。(1分)
(1)A: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1分)
C入选理由:都江堰是一座综合性的水利枢纽,使堤防、分洪、排沙、控流等功效合称为一个系统,发挥出防洪、灌溉、水运等多方面的作用。建成之后,成都平原成为沃野,被称为“天府之国”。2200多年来,都江堰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1分)
(2)政治思想:以德治国;道德准则:仁(2分)
作用: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分)
(3)建议:汲取优秀传统文化;树立创新意识;重视教育;科教兴国战略(任答两点即可,2分)
28.(1)①租地农场 ②手工工场 ③新航路开辟 ④走向资本主义社会(4分)
(2)作用:蒸汽机是工业革命中主要的动力来源,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打破了建立工厂的限制,使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应用在运输领域,导致了蒸汽机车的发明,改进了运输工具,开启了铁路时代。(3分)
(3)因素:扩大市场;发展科技;思想解放;制度创新(任答两点即可,2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