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14-2015学年陕西省安康市岚皋中学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9为单选题,10,11,12为多选题)
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三个基本单位是( )
A. N、m、s B. kg、m、s C. N、kg、s D. N、kg、m
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核很小,所以可以当作质点
B. 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把太阳当作质点
C. 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把地球当作质点
D. 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把地球当作质点
3.一皮球从离地面2m高处竖直下落,与地相碰后,被反向弹回至0.9m高处.在这一过程中,皮球经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 21*cnjy*com
A. 2.9m,2.9m B. 2m,0.9m C. 2.9m,1.1m D. 2.9m,0.9m
4.已知两个力F1与F2的大小分别为10N和30N,则它们的合力大小不可能等于( )
A. 15N B. 20N C. 35N D. 40N
5.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重为G的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的作用,物体静止不动,则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 )
A. Gsinθ B. Gcosθ C. Gcosθ+Fsinθ D. Gcosθ+Fcosθ
6.在百米赛跑比赛中,测得一优秀运动员在5s末的速度为7m/s,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1m/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 7m/s B. 9m/s C. 10m/s D. 5.5m/s
7.A、B两球的质量均为m,两球之间用轻 ( http: / / www.21cnjy.com )弹簧相连,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A球左侧靠墙.用力F向左推B球将弹簧压缩,如图所示.然后突然将力F撤去,在撤去力F的瞬间,A、B两球的加速度分别为( )
A. 0,0 B. 0, C. , D. ,
8.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间用最大张力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100N的轻绳相连,mA=4kg,mB=8kg,在拉力F的作用下向上加速运动,为使轻绳不被拉断,F的最大值为(g取10m/s2)( )
A. 100N B. 120N C. 150N D. 200N
9.一物体在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在水平恒力F ( http: / / www.21cnjy.com )作用下运动ts,ts末撤去该力,物体又经过2ts停止运动,在此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
A. B. C. D.
10.电梯内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物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当电梯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增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物体处于超重状态 B. 物体重力变大了
C. 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D. 物体的重力没有变化
11.如图所示,悬挂在小车顶棚上的小球偏离竖直方向θ角,则小车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向右加速运动 B. 向右减速运动 C. 向左加速运动 D. 向左减速运动
12.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在前4s内(设向右为正方向)(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物体始终向右运动
B. 物体先向左运动,2s后开始向右运动
C. 前2s物体位于出发点的左方,后2s位于出发点的右方
D. 在t=2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二.实验题:(每空3分,共18分)
13.如图,把弹簧测力计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端固定在墙上,用力F水平向左拉金属板,金属板向左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图中已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放大画出),则物块P与金属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 N.若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物块P重13N,根据表中给出的动摩擦因数,可推算出物块P的材料为 .
材料 动摩擦因数
金属﹣金属 0.25
橡胶﹣金属 0.30
木头﹣金属 0.20
皮革﹣金属 0.28
( http: / / www.21cnjy.com )
14.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所受拉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图(a)为实验装置简图.(所用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Hz)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图(b)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验数据如图,图中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保持砂和砂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及对应的,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小车加速度a/m s﹣2 0.633 0.572 0.497 0.418 0.332 0.250 0.167 0.101
小车质量m/kg 0.25 0.29 0.33 0.40 0.50 0.71 1.00 1.67
小车质量倒数/kg﹣1 4.00 3.45 3.03 2.50 2.00 1.41 1.00 0.602·1·c·n·j·y
请在如图(c)方格坐标纸中画出a﹣图象,从图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3)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砂和砂 ( http: / / www.21cnjy.com )桶质量,一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随拉力F的变化图线如图(d)所示.该图线不通过原点,其主要原因是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三.计算题:(8分+8分+8分+10分=34分)
15.在平直公路上,一汽车的速度为 ( http: / / www.21cnjy.com )20m/s.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的作用下,汽车以4m/s2的加速度运动,问:刹车后6s末汽车离开始刹车点多远?
16.如图所示,重力为500N的人使用跨过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滑轮轻绳拉重为200N的物体,当绳与水平面成60°角时,物体静止.不计滑轮与绳的摩擦,求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
17.如图所示,一个人用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平方向成θ=37°角的斜向下的推力F推一个重G=200N的箱子匀速前进,箱子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sin37°=0.6,cos37°=0.8,g=10m/2).
(1)求推力F的大小.
(2)若人不改变推力F的大小,只把力的方向变为水平去推这个静止的箱子,推力作用时间t=3s后撤去,求箱子滑行的总位移为多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
18.为了安全,在公路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驶的汽车之间应保持必要的距离.已知某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v=120km/h.假设前方车辆突然停止,后车司机从发现这一情况,经操纵刹车,到汽车开始减速所经历的时间(即反应时间)t=0.50s.刹车时汽车受到阻力的大小f为汽车重力的0.40倍.该高速公路上汽车间的距离s至少应为多少?
2014-2015学年陕西省安康市岚皋中学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9为单选题,10,11,12为多选题)
1.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三个基本单位是( )
A. N、m、s B. kg、m、s C. N、kg、s D. N、kg、m
考点: 力学单位制.
分析: 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光强度、物质的量.它们的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称为基本单位,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推到出来的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他们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分别为米、千克、秒、开尔文、安培、坎德拉、摩尔.
解答: 解:力学中的基本物理量有三个,它们分别是长度、质量、时间,它们的单位分别为m、kg、s,所以B正确.
故选B.
点评: 单位制包括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规定的基本量的单位叫基本单位,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光强度、物质的量.
2.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核很小,所以可以当作质点
B. 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把太阳当作质点
C. 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把地球当作质点
D. 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把地球当作质点
考点: 质点的认识.
分析: 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是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时候,有时可以看成质点,有时不行,要看研究的是什么问题.【来源:21cnj*y.co*m】
解答: 解:A、原子核很小,但在研究原子核内部的结构等的时候是不能看成质点的,所以A错误.
B、在观察日食时,正是由于太阳的大小,才会出现日偏食、日全食等不同的情况,所以B错误.
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不能看成质点,否则就没有自传的情况了,所以C错误.
D、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地球的大小相对于地球和太阳的距离来说是很小的,可以忽略,所以D正确.
故选D.
点评: 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 ( http: / / www.21cnjy.com )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
3.一皮球从离地面2m高处竖直下落,与地相碰后,被反向弹回至0.9m高处.在这一过程中,皮球经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
A. 2.9m,2.9m B. 2m,0.9m C. 2.9m,1.1m D. 2.9m,0.9m
考点: 位移与路程.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路程等于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的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
解答: 解:一皮球从离地面2m高处竖 ( http: / / www.21cnjy.com )直下落,与地相碰后,被反向弹回至0.9m高处,走过的运动轨迹长度为2.9m,所以路程为2.9m,首末位置的距离为1.1m,则位移的大小为1.1m.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路程和位移的区别,知道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4.已知两个力F1与F2的大小分别为10N和30N,则它们的合力大小不可能等于( )
A. 15N B. 20N C. 35N D. 40N
考点: 力的合成.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二力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同向时合力最大,反向时合力最小,合力范围:|F1+F2|≥F≥|F1﹣F2|.2-1-c-n-j-y
解答: 解:二力合成时合力范围:|F1+F2|≥F≥|F1﹣F2|;
故合力最大40N,最小20N,之间任意结果都可以;则20N,35N,40N都可能,15N不可能.
本题选不可能的,故选A.
点评: 本题关键是明确二力合成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夹角越大,合力越小,同向时合力最大,反向时合力最小.21*cnjy*com
5.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重为G的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的作用,物体静止不动,则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为( )
A. Gsinθ B. Gcosθ C. Gcosθ+Fsinθ D. Gcosθ+Fcosθ
考点: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专题: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
分析: 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分别运用合成法和正交分解法,求出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不同的表达式.
解答: 解: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如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
根据平衡条件得:
由图1:N=,则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N′=N=.
由图2:N=Fsinθ+mgcosθ,则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大小N′=N=Fsinθ+Gcosθ.
故选:C.
点评: 题考查灵活选择解题方法的能力,对于共点力平衡问题,常用的方法有三种:合成法,分解法和正交分解法.
6.在百米赛跑比赛中,测得一优秀运动员在5s末的速度为7m/s,10s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1m/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
A. 7m/s B. 9m/s C. 10m/s D. 5.5m/s
考点: 平均速度.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在这段位移上所用的时间,和某时刻的速度无关.
解答: 解:由题义可知,位移x=100m,所用时间t=10s,所以平均速度===10m/s.选项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点评: 该题考查学生对平均速度的理解和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7.A、B两球的质量均为m,两球之间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轻弹簧相连,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A球左侧靠墙.用力F向左推B球将弹簧压缩,如图所示.然后突然将力F撤去,在撤去力F的瞬间,A、B两球的加速度分别为( )
A. 0,0 B. 0, C. , D. ,
考点: 牛顿第二定律;胡克定律.
分析: 力F将B球向左推压弹簧,静止后,B球受推力F和弹簧的弹力处于平衡,撤去F的瞬间,根据牛顿第二定律,通过瞬时的合力求出瞬时的加速度.21cnjy.com
解答: 解:静止后,弹簧处于压缩,弹力F′=F,撤去F的瞬间,弹力不变,A球所受的合力为零,则加速度为零,B球所受的合力为F′=F,则B球的加速度为.故B正确
故选:B.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得出撤去F瞬间两球所受的合力,通过牛顿第二定律得出瞬时加速度.注意弹簧的弹力不能突变.
8.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间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最大张力为100N的轻绳相连,mA=4kg,mB=8kg,在拉力F的作用下向上加速运动,为使轻绳不被拉断,F的最大值为(g取10m/s2)( )
A. 100N B. 120N C. 150N D. 200N
考点: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专题: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
分析: 分别对AB受力分析,轻绳不被拉 ( http: / / www.21cnjy.com )断的最大的加速度就是绳的张力恰好为100N的时候,由此可以求得物体的共同的加速度的大小,再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得拉力F的大小.
解答: 解:要使轻绳不被拉断,则绳的最大拉力FT=100N,
先以B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图(1)所示,
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T﹣mBg=mBa ①
解得 a=2.5m/s2
再以A、B整体为对象,受力分析如图(2)所示,
同理列方程 F﹣(mA+mB)g=(mA+mB)a ②
由①②解得 F=(mA+mB)(g+a)=12×12.5=150N.
故选:C
( http: / / www.21cnjy.com )
点评: 当分析多个物体的受力、运动情况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通常可以采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用整体法可以求得系统的加速度的大小,再用隔离法可以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的大小,本题就是应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的典型的题目.【来源:21·世纪·教育·网】
9.一物体在水平面上由静止开 ( http: / / www.21cnjy.com )始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运动ts,ts末撤去该力,物体又经过2ts停止运动,在此过程中,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 )21·世纪*教育网
A. B. C. D.
考点: 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
分析: 由动量定理可以求出摩擦力大小.
解答: 解:在整个过程中,由动量定理得:Ft﹣f(t+2t)=0,
解得:f=,故B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求摩擦力大小问题,分析清楚物体运动过程应由动量定理即可正确解题.
10.电梯内用弹簧测力计悬挂一物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当电梯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增大,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出处:21教育名师】
A. 物体处于超重状态 B. 物体重力变大了
C. 物体处于失重状态 D. 物体的重力没有变化
考点: 超重和失重.
专题: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
分析: 电梯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弹 ( http: / / www.21cnjy.com )簧测力计示数不变.超重时物体的加速度向上,失重时物体加速度向下.物体处于超重状态,物体受到的重力没有发生变化.
解答: 解:A、C、当电梯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增大,物体处于超重状态.故A正确,C错误.21·cn·jy·com
B、D、物体处于超重状态,物体受到的重力没有发生变化.故B错误,D正确;
故选:AD
点评: 本题重点掌握超重失重所对应的运动性质和加速度的方向问题.要注意的是物体处于超重状态,物体受到的重力没有发生变化.
11.如图所示,悬挂在小车顶棚上的小球偏离竖直方向θ角,则小车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向右加速运动 B. 向右减速运动 C. 向左加速运动 D. 向左减速运动
考点: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专题: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
分析: 车和球一起运动,它们由共同的加 ( http: / / www.21cnjy.com )速度,对小球受力分析,可以求得小球的加速度的大小,即为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从而可以判断小车可能的运动情况.
解答: 解:小球受力如图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Agtanθ=mAa,
解得球的加速度为:a=gtanθ,方向水平向右,
小球与车的运动状态相同,车的加速度向右,
因此车可能向右做加速运动,或向左做减速运动,
故AD正确,BC错误.
故选:AD.
点评: 对于多个物体的受力分析通常采用的方法就是整体法和隔离法,通过整体法求得加速度,再利用隔离法求物体之间的力的大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2.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在前4s内(设向右为正方向)(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物体始终向右运动
B. 物体先向左运动,2s后开始向右运动
C. 前2s物体位于出发点的左方,后2s位于出发点的右方
D. 在t=2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 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 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某一点代表此时 ( http: / / www.21cnjy.com )刻的瞬时速度,时间轴上方速度是正数,时间轴下方速度是负数;切线表示加速度,加速度,向右上方倾斜,加速度为正,向右下方倾斜加速度为负;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时间轴上方位移为正,时间轴下方位移为负.
解答: 解:A、B、速度时间图象反映质点的瞬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速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时间轴上方速度是正值,时间轴下方速度是负值;所以物体前两秒向左运动,后两秒向右运动,故A错误,B正确.
C、因为图象与坐标轴围成面积代表位移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间轴上方位移为正,时间轴下方位移为负.前2s位移为负,物体位于出发点的左方,后2s负方向的位移逐渐减小,最后4秒末位移为零,又回到出发点,故在t=2s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故C错误,D正确.www.21-cn-jy.com
故选BD
点评: 此题是为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要明确斜率的含义,知道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
二.实验题:(每空3分,共18分)
13.如图,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在墙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用力F水平向左拉金属板,金属板向左运动,此时测力计的示数稳定(图中已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放大画出),则物块P与金属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 2.60 N.若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物块P重13N,根据表中给出的动摩擦因数,可推算出物块P的材料为 木头﹣金属 .
材料 动摩擦因数
金属﹣金属 0.25
橡胶﹣金属 0.30
木头﹣金属 0.20
皮革﹣金属 0.28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 滑动摩擦力.
专题: 摩擦力专题.
分析: 分析物块P的受力情况,由二力平衡可知摩擦力的大小,由滑动摩擦力公式求出动摩擦因数.
解答: 解:分析物块P的受力情况可知,物块P受金属板给P的滑动摩擦力Ff,方向向左,受弹簧测力计向右的拉力F,由二力平衡可知,Ff=F,测力计读数为2.60 N,所以Ff=2.60 N;又根据Ff=μG可得:μ==0.2.从表中可对比得知,物块P为木头.21教育网
答案为2.60、木头﹣金属
点评: 本题考查了弹簧秤的读数和滑动摩擦力的求法,记住摩擦力的公式,难度不大.
14.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小车的加速度a与小车所受拉力F及质量m关系的实验,图(a)为实验装置简图.(所用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Hz)www-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1)图(b)为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实验 ( http: / / www.21cnjy.com )数据如图,图中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5.10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保持砂和砂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得到小车加速度a与质量m及对应的,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小车加速度a/m s﹣2 0.633 0.572 0.497 0.418 0.332 0.250 0.167 0.101
小车质量m/kg 0.25 0.29 0.33 0.40 0.50 0.71 1.00 1.67
小车质量倒数/kg﹣1 4.00 3.45 3.03 2.50 2.00 1.41 1.00 0.60
请在如图(c)方格坐标纸中画出a﹣图象,从图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在拉力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3)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砂和砂 ( http: / / www.21cnjy.com )桶质量,一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随拉力F的变化图线如图(d)所示.该图线不通过原点,其主要原因是 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充分或木板倾角较小 .
考点: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
专题: 实验题.
分析: (1)小车做匀加速运动,根据匀变速运动的推论△x=aT2求出加速度.
(2)由F=ma得:在F一定的情况下,a与成正比,所以画a与的图象好找规律.
(3)根据F=ma,对小车及砂和砂桶进行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解答: 解:(1)由题,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则相邻的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5×0.02s=0.1s.
相邻计数间的位移之差6.70﹣6.1 ( http: / / www.21cnjy.com )9=7.21﹣6.70=7.72﹣7.21=5.10cm,他们的位移差△x全部相等,都为5.10cm,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为定值的,说明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x=aT2得
加速度a==m/s2=5.10m/s2.
(2)由表格可知小车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倒数成正比,即:加速度a与质量m成反比,根据描点法画出图象,如图所示:
图象为一倾斜的直线,斜率k==,所以a=;
(3)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说明F不为零时,加速度仍为零,知实验前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充分(木板倾角较小).
故答案为:(1)5.10;(2)如图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示;在拉力一定的情况下,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3)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充分或木板倾角较小.
( http: / / www.21cnjy.com )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会从纸带上求瞬时速度和加速度,以及在作图时注意,偏离比较远的点可以舍去.
三.计算题:(8分+8分+8分+10分=34分)
15.在平直公路上,一汽车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速度为20m/s.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的作用下,汽车以4m/s2的加速度运动,问:刹车后6s末汽车离开始刹车点多远?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判断汽车是否停止,再结合位移公式求出汽车离开刹车点的距离.
解答: 解: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
则6s内的位移等于5s内的位移,x=.
答:刹车后6s末汽车离开刹车点50m.
点评: 本题考查了运动学中的刹车问题,是道易错题,注意汽车速度减为零后不再运动.
16.如图所示,重力为50 ( http: / / www.21cnjy.com )0N的人使用跨过定滑轮轻绳拉重为200N的物体,当绳与水平面成60°角时,物体静止.不计滑轮与绳的摩擦,求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 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
专题: 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
分析: 先对物体受力分析,得到绳子的拉力,再分析人的受力情况,作出受力示意图,运用正交分解法,根据平衡条件求出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和摩擦力.
解答: 解:人和重物静止,对物体进行分析得到,绳的拉力F等于物重200N;人受到四个力的作用,如图所示.将绳的拉力F分解得:
水平方向:
竖直方向:
根据平衡条件得
在x轴上,f=Fx=100N
在y轴上,
答: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327N,摩擦力是100N.
( http: / / www.21cnjy.com )
点评: 本题是共点力平衡问题,分析受力情况是关键,正交分解法是处理三个以上力平衡常用的方法,要熟练掌握.
17.如图所示,一个人用与水平方向成θ=3 ( http: / / www.21cnjy.com )7°角的斜向下的推力F推一个重G=200N的箱子匀速前进,箱子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sin37°=0.6,cos37°=0.8,g=10m/2).
(1)求推力F的大小.
(2)若人不改变推力F的大小,只把力的方向变为水平去推这个静止的箱子,推力作用时间t=3s后撤去,求箱子滑行的总位移为多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 牛顿第二定律.
专题: 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
分析: 对箱子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抓住竖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合力为零求出推力F的大小.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t=3s内的加速度,根据 ( http: / / www.21cnjy.com )位移时间公式求出3s内的位移,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3s末的速度,通过速度位移公式求出箱子匀减速运动的位移,从而得出箱子滑行的总位移.
解答: 解:(1)选箱子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由平衡条件知:Fcos37°=f1=μN,N=G+Fsin37° 由以上式子得:
F=N=200N.
(2)过程及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前3s内:m/s2=5m/s2,
3 s末:v1=a1t1=5×3m/s=15 m/s.
前3 s内的位移:,
撤去F后:,
由:,
得:.
所以箱子通过的总位移:s=s1+s2=22.5+22.5m=45m
答:(1)推力F的大小为200N.
(2)箱子滑行的总位移为45m.
( http: / / www.21cnjy.com )
点评: 本题考查了共点力平衡、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的综合运用,知道加速度是联系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版权所有:21教育】
18.为了安全,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之间应保持 ( http: / / www.21cnjy.com )必要的距离.已知某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v=120km/h.假设前方车辆突然停止,后车司机从发现这一情况,经操纵刹车,到汽车开始减速所经历的时间(即反应时间)t=0.50s.刹车时汽车受到阻力的大小f为汽车重力的0.40倍.该高速公路上汽车间的距离s至少应为多少?
考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 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 汽车在反应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结合运动学公式求出汽车间的至少距离.
解答: 解:在反应时间内,汽车做匀速运动,运动的距离为:
s1=vt…①
设刹车时汽车的加速度的大小为a,汽车的质量为m,有:
kmg=ma…②
自刹车到停下,汽车运动的距离为:
…③
所求距离为:s=s1+s2
联立各式,代入数据解得:s=156m.
答:高速公路上汽车间的距离至少为156m.
点评: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汽车在整个过程中的运动规律,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联合求解,知道加速度是联系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