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解剖”原子》巩固复习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一、选择题
1.以下四种物质尺度最小的是( )
A.电子 B.银河系 C.地球 D.分子
2.关于粒子与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绵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海绵分子间的空隙较大
B.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核是有结构的
C.原子、电子、原子核是按照由大到小的尺度排序的
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恒星也是运动的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
B.原子是由不带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
C.铁块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D.长时间紧压在一起的铅片和金片互相渗入,是由于发生了扩散现象
4.如图,1911年,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他发现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 )
A.质量极大,体积极小 B.质量极小,体积极小
C.质量极大,体积极大 D.质量极小,体积极大
5.2016年11月2日,河北省大气办印发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实施方案》提出,到2017年,全省PM2.5年均浓度要达到67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1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它是造成今年冬天全省各地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之一,把它和电子、原子核、分子等粒子一起按照空间尺度由大到小排序,以下排列正确的是( )
A.PM2.5 分子 原子核 电子
B.分子 PM2.5 原子核 电子
C.分子 原子核 PM2.5 电子
D.分子 原子核 电子 PM2.5
6.下列四种粒子,空间尺度最大的是( )
A.原子核 B.电子 C.夸克 D.原子
7.下列各种物质微粒,尺度排列由大到小正确的是( )
A.原子,分子,原子核,质子 B.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
C.分子,原子核,原子,质子 D.分子,质子,原子核,原子
8.关于原子和原子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不可再分 B.原子的结构类似实心球
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D.原子核不带电,电子带负电
二、填空题
9.1897年,汤姆生发现了 ,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分的;1909年,卢瑟福在成功地进行了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原子的 结构模型。
10.夏日荷花飘香,这是 现象。常见的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 构成的;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 。
11.从微观世界到无限宇宙,人们一直在探索着自然的奥秘。1897年,物理学家汤姆孙发现了 是可分的。19世纪20年代,物理学家 对电流跟电阻和电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归纳得出电学的基本定律之一。
12.人类在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中,经科学研究发现,常见的物质是由 或原子组成的;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如图所示,原子由原子核和 组成。
13.人类在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中,认识到原子由带 电的 和核外带负电的 构成。
14.1811年,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伽德罗将组成物质的仍能保持其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命名为 。1911年,著名科学家 在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15.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提出原子是可分的,原子是由 和 组成的,而后来又发现原子核是由 和 组成的。
16.下列物质微粒中:①原子核;②原子;③质子;④夸克。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为 (填序号)。
17.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 (选填“分子”“原子”或“原子核”)结构的理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如图是构成物质的固、液、气三态的分子模型、显示了不同的分子间作用力和运动特点,其中是液态分子模型的是图 (选填“甲”“乙”或“丙”)。
18. 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原子核由带 的质子和不带电的中子构成,质子和中子都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的。
19.在水分子、氢原子和电子中,尺度最小的是 。天体之间相距遥远,天文学中用“光年”做 (“长度”或“时间”)的单位。
10.3《“解剖”原子》
参考答案:
1.A
2.D
3.B
4.A
5.A
6.D
7.B
8.C
9. 电子 核式
10. 扩散 原子 斥力
11. 原子 欧姆
12. 分子 电子
13. 正 原子核 电子
14. 分子 卢瑟福
15. 原子核 电子 质子 中子
16.②①③④
17. 原子 丙
18. 原子 正电
19. 电子 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