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老山界 第2课时(一次理想信念的远征)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老山界 第2课时(一次理想信念的远征)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939.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9 13:56:5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坚定爱国信念,厚植家国情怀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设计人 学校
年级/册 七年级 下册 单元 第二单元
【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引导学生“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
在课程内容中,本单元的课文契合“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要求,其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反映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伟大成就、代表性人物及其感人事迹的优秀文学作品,感悟革命领袖、革命英雄、模范人物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精神,运用多种方式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学业质量描述”中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概括方式,表达对作品的理解,“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通过圈点、批注等多种方法呈现对作品中语言、形象、情感、主题的理解”,“分析作品表现手法的作用”。
综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都要求,在学习反映中国革命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伟大成就、代表性人物及其感人事迹的优秀文学作品时,应关注主要内容、关键词句、表达方式三个方面的内容,从而感悟人物精神。
【学情研判】
1.诊断测试
请从所学过的表现家国情怀的文学作品中选取一篇,为同学讲解文章内容、关键词句、表达方式。
2.数据分析(测试样本为两个教学班,共计100位学生)
(1)主要内容:90%的学生基本能够完整地讲解作品内容。
(2)关键词句:75%的学生所讲作品缺少重点字词、文段的解读和品析,缺少对作品独特言语形式的细致分析。
(3)表达方式:85%的学生对所讲的内容仅仅停留在内容层面,无法分析作品中体现的情感,不理解作品是如何进行抒情的。
3.前测分析
根据前测试题完成情况的统计,可以发现学生有一定的家国情怀类作品的阅读积累,但在深入细致的分析上有所欠缺,缺乏对抒情方式的关注。具体情况如下:90位学生(占测试人数的90%)能够完整地讲解文章内容,但85位学生(占测试人数的85%)对所阅读的作品大都停留在内容的层面上,无法深入分析其情感,缺少对作品独特抒情方式的细致分析;75位学生(占测试人数的75%)缺少对重点字词、段式结构、言语形式的解读。
【设计背景】
统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选编了一组抒写家国情怀的文章。选编的5篇课文有现代诗(歌词)、新闻通讯、当代散文和南北朝乐府民歌,虽然时代不同,文体不同,但是内在情感价值相通,共同奏响了爱国情怀的乐章。在学习中要重视精读、涵泳,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抒情方式,体会作品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情怀,并做好批注,记下自己的点滴体会。其中,《黄河颂》以诗歌的形式,通过激昂的旋律、磅礴的气势,展示了黄河所代表的中华民族的坚强与伟大。《老山界》是一篇回忆长征的散文,生动真实的记录了长征中翻越“第一座难走的山”的过程,赞扬了红军战士英勇、乐观的精神品质。《谁是最可爱的人》是一篇描写抗美援朝战士的通讯文章,歌颂了战士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他们身上国际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土地的誓言》是作者值“九一八”十周年创作的抒情散文,表现了作者对故土的眷恋和誓死要回到她身边的深沉情感。《木兰诗》是南北朝时间乐府民歌,塑造了一个女扮男装,抵抗外强,替父从军的巾帼英雄形象。
核心任务:尝试用本单元任意一种文学样式,选用恰当的抒情方式,写出我眼中的英雄。
五篇体裁不同,通过学习《黄河颂》和《土地的誓言》,重点学习意象的选择、抒情方式的运用等;通过学习《老山界》《谁是最可爱的人》和《木兰诗》,学习如何在叙事中抒情,如何选取典型事件、描写人物事迹,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通过为本单元的5篇课文设计朗读脚本和撰写“班级诵读展示”文案,涵泳文章的思想感情,勾连古今,深入体会家国情怀,对“英雄”的理解能达到一定的思想深度。
【学习目标】
一、语言目标
(一)阅读《老山界》《谁是最可爱的人》《木兰诗》,把握三篇文章的详略安排,找出文章中和主要内容相关的中心句、主旨句、过渡句,仔细品味,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比读《黄河颂》《谁是最可爱的人》《土地的誓言》,就课文的情感进行感悟型批注、赏析型批注和补充型批注,比较三篇课文抒情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体会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不同,学习排比、互文、呼告的修辞手法以及铺陈、特写、画面叠现等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
二、思维目标
(一)在阅读中自主区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理解并能准确地概括其语言表达上的异同点,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二)精读课文中的特写部分,调动体验与想象,感受文章中描写的形象或场景,增强形象思维能力。
三、价值目标
(一)感受英雄的气概和情怀;
(二)抒发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三)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加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
【课段安排】
【第一课段】5 黄河颂(河山带砺 声声不息)(2课时)
【第二课段】6 老山界(2课时)
【第三课段】7 谁是最可爱的人(2课时)
【第四课段】8*土地的誓言(1课时)
【第五课段】9 木兰诗(2课时)
【单元梳理】
1. 通读课文,了解作者寄写作背景,摘录印象深刻的语句或片段,交流初读心得。
课文题目 了解作者 写作背景 我印象深刻的语句或片断 初读心得
黄河颂
老山界
谁是最可爱的人
土地的誓言
木兰诗
2.小组内交流自己填写的表格,相互借鉴,并在借鉴的基础上,对自己填写的表格进行补充和修订。
3. 小组共同研讨、修改、整合成一张表格,作为组内共识。每位成员,可以保留与小组不同的意见,并在自己的表格中体现。
学习评价
1. 各小组在教室中张贴本组整体感知表格,学生浏览其他小组完成的表格,在自己的作业单上记录新的学习收获,并在使自己收获最大的两个小组的表格上画“√”。
2. 得到“√”最多的一个小组将自己小组的表格发在班级群中,供同学参考。(如时间允许,条件具备,也可以将本组学习收获录制成微课,分享在班级群中)
“任务单”
“抒情方式”小贴士1.定义作者或者作品中的人物抒发情感的表述方法。2.抒情方式的类型(1)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就是直接地表白和倾吐自己的思想感情,以感染读者,引起共鸣。直接抒情的效果强烈、鲜明。如,“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选自《猫》) (2)间接抒情:没有直白的抒情语句,而把情感渗透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由读者慢慢体会。间接抒情含而不露,耐人寻味。①在叙述中抒情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作者敏锐地捕捉到鲁迅先生许多零散的生活细节,叙述真实可信,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仰和亲近。②在描写中抒情“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③在评论中抒情“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

老山界 第2课时
——一次理想信念的远征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所写事件的历史背景,积累“峭壁”“酣然入梦”“不可捉摸”等常考词语。
2.梳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把握文章的叙事线索。(重点)
3.品味文中精彩的语句,体会作者在行文中寄托的思想感情。(难点)
4.感受文章所传达的精神品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重点)
【课时安排】2课时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分析了红军在翻越老山界过程中遇到的走路难、吃饭难、睡觉难、处境难等困难,表现了红军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乐观精神。
这节课,我们继续领悟红军的精神。
【知识补充】
爬过了18条山脉,渡过了24条河流;经过了11个省份;占领过62座城市;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组织的包围,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
【体会精神】
(2段)前面不知道为什么走不动,等了好久,才走了几步又要停下来等。队伍挤得紧紧的,站累了,就在路旁坐下来,等前头喊着“走,走,走”,就站起来再走。满望可以多走一段,可是走不了几步,又要停下来。
虽然走的慢,但一直在走。
(12段)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
“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奇观”中“奇观”奇在哪里?这一词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考点:分析作者在行文中寄托的情感
[参考答案]
①“奇观”首先“奇”在火光与星光相接,以许多“之”字形从山脚一直连到天上,景象壮观、浪漫;其次,“奇观”准确而又形象地写出了山路的陡峭,反映出红军丝毫没有被这样的艰险吓倒。
②“奇观”不仅指眼前之景,更指向长征这一伟大业绩,指向具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红军队伍。
③“奇观”蕴含着作者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对红军的赞叹之情。
“不要掉队呀!”
“不要落后做乌龟呀!”
“我们顶着天啦!”
大家听了,哈哈地笑起来。
打趣逗笑,奋勇登山
作者在写景中穿插语言描写,起到了什么作用?
表明红军战士身临绝境仍很乐观。
(19段)走了半天,忽然前面又走不动了。传来的话说,前面又有一段路在峭壁上,马爬不上去。又等了一点多钟,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
副词 突出坚持不懈
(20段)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下去到竹林里睡是不可能的。但就在路上睡吗? 路只有一尺来宽,半夜里一个翻身不就骨碌下去了吗?而且路上的石头又非常不平,睡一晚准会疼死人。
标点 突出勇敢坚强
(22段)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黑的山峰像巨人一样矗立在面前。四周的山把这山谷包围得像一口井。
(29段)回头向来路望去,那些小山都成了“矮子”。
修辞 突出豪迈乐观
(9段)部队今天非夜里行军不可……
(19段)……传下命令来说,就在这里睡觉,明天一早登山。
(24段)又传下命令来,要队伍今天无论如何爬过这座山。
副词 突出纪律严明
(28段)肚子很饿,气力不够,但是必须鼓着勇气前进。
突出坚毅、顽强和无畏精神
“横着心躺下去” 不怕困难 不怕死 纪律严明
“一会儿就酣然入梦了” 置生死于度外 从容镇定 坦然的襟怀
【品语句】
天上闪烁的星星好像黑色幕上缀着的宝石,它跟我们这样地接近哪!
视觉 比喻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
听觉 比喻 排比 反衬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出示图片变换
【问题释疑】
1.“抢了一碗就吃”中的“抢”字是不是有损红军战士的形象?说说你的理由。
不是。
“抢”字在这里是“抢先、争先”的意思,并不是说去抢别人的饭。因为当时军情紧急,时间仓促,为了抓紧时间登山,顾不得别的了。这里用“抢”字,表现了红军吃饭的迅速,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情景和作者当时的心情。
2.如何理解“难翻的老山界被我们这样笨重的队伍战胜了”一句中“笨重”的意思?
“笨重”一词,表明翻越老山界的红军部队不是轻装行军,队伍里有伤员、病员以及马匹、装备等,由此更突出了红军的坚强意志和英勇精神。
3.本文题为《老山界》,末段却说“我们走过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以后,才觉得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末段这句话是否多余?为什么?
不多余。
课文最后用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和老山界进行对比,意在突出红军长征途中有无数的艰难险阻,其困难程度都远远超过了老山界,更加突出地表现了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长征胜利的来之不易。
4.文章展示了红军这支革命队伍的哪些崇高品质?
A 坚强的意志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文章多处写山势的陡峭和山路的险峻曲折,但在巨大的困难面前,红军丝毫没有被吓倒,而是勇往直前,成功登顶,充分体现了他们坚强的意志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B 必胜的信念和昂扬的乐观精神。如“我们顶着天啦!”“哈哈地笑起来”,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大家还能笑出来,表现了红军战士必胜的信念和昂扬的乐观精神。
C 高度的纪律性和自觉性。文中写翻山过程中“我”一边攀登,一边完成宣传任务,不仅“我”如此,红军队伍的全体成员也都坚定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这不仅体现了红军坚强的意志,更展现了其高度的自觉。
【写法探究】
1、多种修辞手法综合运用
2、多种感觉器官综合运用
【课堂总结】
本文真实、生动地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写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这今天,仍然有值得我们学习之处。
【板书设计】
【拓展延伸】
有人说长征已经离我们远去,我们不再需要长征精神,大家觉得他说的对吗?
历史,不仅只被陈列,
精神,应当世代传承。
半碗青稞面
荒无人烟的草地上,红军战士只有可怜的一点青稞面做干粮。周恩来副主席和战士们一样,绝不多吃一点青稞面,还教育战士们,为了能走出草地,北上抗日,一定要特别爱惜粮食。战士们听了他的话,都把仅有的青稞面装在粮袋里,拴在腰上。
青稞面越来越少了,战士们只能用一点青稞面掺在野菜里煮汤喝。战士吴开生的青稞面吃完了,已经饿了两天,周副主席知道后,就让警卫员把自己省下的青稞面给吴开生两碗。他看着吴开生蜡黄的脸,语重心长地说:“这是革命呀!”吴开生流着眼泪说:“我只要有一口气,就要跟你走出草地,革命到底!”
这天晚上又是狂风暴雨,用被单做成的帐篷自然挡不住风雨的袭击。战士们都淋成了落汤鸡。周副主席命令战士们都到他作为办公室的帐篷里去休息。大家怕影响他工作,都不肯去。他冒着大雨亲自来了,说:“你们不去,我心不安。”周副主席的话像火一般,烤暖了战士们的心。
这样走了几天,草原仍然无边无际。青稞面吃完了,野菜吃光了,军马也杀掉吃了。战士们只好烧皮带吃,甚至把随身带的纸张咽下去充饥,红军陷入了极大的困境。
周副主席命令把仅存的半碗青稞面全部分给大家泡水喝。“那您吃什么呢?”警卫员急了。周副主席两只大眼睛放出了严峻的光芒,清瘦的脸上肌肉抖动着,“有同志们活着,就有我。只要多留一个战士的生命,就给革命事业增加一份力量,拿出来分掉!”
这掺上一点青稞面的热水,分到战士们的手中。战士们流泪了,这不足半碗的青稞面,是周副主席的心意和生命啊!
战士们又上路了,在茫茫的草地上,行进着摧不垮的钢铁红军。
播放视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