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五四学制八年级下学期化学快乐探究学习指导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 第一节燃烧与灭火
第2时:促进燃烧的方法
探究任务:
1、通过活动,加深对燃烧所需条件的理解。
2、认识生活、生产中促进可燃物充分燃烧的常用方法。
3、认识不充分燃烧所造成的燃料浪费及环境污染问题。
4、学会从化学视角观察、思考、解释日常中的现象。
探究过程:
一、探究铺垫
1、燃烧需满足的条件是 。
2、常用的灭火方法有 。
二、合作探究:
(一)乙炔的充分燃烧和不充分燃烧
1、发现问题
在空气中点燃乙炔气体,观察现象;把燃着的乙炔气体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2、提出问题
同样是乙炔与氧气的反应,为什么在空气中和氧气中反应的情况不一样呢?
3、建立假设
乙炔分子与氧气分子接触的越充分,反应就越 进行,燃烧就越 。
4、收集证据
观察乙炔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将结果填在下表中: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解释 结论
乙炔在空气中燃烧
乙炔在氧气中燃烧
5、交流共享
①当氧气不足时,乙炔 燃烧,会生成 ,对环境造成危害,另外也 。
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越充分,反应速率越 ,燃烧越 。
(二)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
1、活动
①点燃小木片和小木块,观察哪个比较容易燃烧?
②将废纸裁成长条并整齐紧密的叠好,然后点燃,仔细观察纸条燃烧情况。另裁同样大小、同样多的废纸条,将它们松散地堆在一起,点燃。观察纸条燃烧情况。
③用玻璃杯罩住燃着的小蜡烛。蜡烛能长时间燃烧吗?
2、交流
①同样的纸条或木头,松散地堆在一起比整齐地聚在一起燃烧要 ,这是因为 。
②促进可燃物燃烧的化学原理是 ;常用的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措施有: 。
知识梳理
反思疑惑
炉火越扇越旺而蜡烛火焰一扇就灭,原因是什么?
动态作业 :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 第一节燃烧与灭火
第2时:促进燃烧的方法 时间: 第 次
基础达标
1、酒精灯燃烧时,燃料是酒精还是棉线?
2、下列做法能否促进可燃物的燃烧,如果能,请写出其利用的是什么方法。
⑴工厂烧锅炉的煤加工成粉末状 ,
⑵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换用纯氧气 ,
⑶煤火不枉再加些煤 ,
⑷工厂炼钢时常充入氧气 ,
⑸汽车发动机燃烧雾化后的汽油 ,
3、液化气灶、煤炉等燃具都留有空气进口,且空气进口大小都可以调节。如果将空气进口调小,液化气燃烧时的火焰颜色将由蓝色变为 色,且伴随有大量的 产生;煤炉中的煤燃烧 (填“快”或“慢”),放出的热量 (填“少”或“多”),这说明氧气不充足时,可燃物燃烧就 (填“旺盛”或“不旺盛”)。在通常情况下,当氧气充足时,可燃物能发生 燃烧。当氧气不足量时,可燃物能发生 燃烧。含碳元素的可燃物不完全燃烧,除生成二氧化碳外,还会有 、 等物质生成。
4、煤的充分燃烧对提高煤的使用率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十分有益,下列措施无效的是( )
A.将煤块压成粉 B.燃烧时用鼓风机
C.将煤块改为蜂窝状煤球 D.做煤球是加入黄泥
5、烧柴禾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才能燃烧得更旺,这是因为( )
A.木柴是易燃物 B.温度易达到着火点
C.散热的速率快 D.使柴禾和空气充分接触
6、吸烟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易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是( )
A.CO2 B.O2 C.H2 D.CO
7、某物质能在氧气中燃烧,却不能在空气中燃烧,是因为( )
A.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B.空气中含有大量不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
C.空气中含氧气量少 D.空气散热快,温度难达到其着火点
共同提高
8、一辆客车夜晚行驶在公路上,发现邮箱泄露,车厢里充满了汽油的气味,这时应采取的应急措施是( )
A.洒水降温溶解汽油蒸汽
B.打开所有车窗,严禁一切烟火,疏散乘客
C.让车内乘客集中到车厢后部
D.开灯查找漏油部位
9、两份质量相等的碳,一份与足量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另一份与氧气反应全部生成一氧化碳,则前者与后者消耗氧气的质量比为( )
10、燃放鞭炮时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气体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则该气体是( )
A.SO2 B.CO2 C.CO D.NO2
11、某同学在学习了燃烧的有关知识后,注意到一张纸容易燃烧,而卷成纸团却不容易燃烧,联想到细铁丝受热后,在空气中一般只产生红热现象,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于是引发思考,并进行了实验探究。请你协助他回答下面有关问题:
发现问题:可燃物燃烧的剧烈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提出猜想:
猜想①:燃烧的剧烈程度可能与 有关
猜想②:燃烧的剧烈程度可能与 有关
验证猜想:实验报告如下
验证猜想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① 燃烧越剧烈
猜想② 燃烧越剧烈
结论应用:请你结合工业生产或生活中的实例,就如何使燃料得到充分燃烧,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提出一条具体的建议: 。
拓展延伸
12、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合理利用和控制燃烧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
B.只有燃烧反应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C.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促进燃烧
D.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
13、小组将大小相同的五条手帕在五份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溶液中浸透后取出并点火,
做了“烧不坏的手帕”的趣味实验。其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酒精体积分数 98% 70% 65% 12% 8%
实验现象 酒精烧完 手帕烧坏 酒精烧完 手帕无损 酒精烧完 手帕无损 不燃烧
⑴你推测⑤的实验现象是
⑵学习了燃烧的有关知识后,同学们一起来分析实验②③中“酒精烧完
而手帕无损”的原因是 。
③实验室里的酒精灯如果长时间忘记盖上灯帽,欲点燃该酒精灯,会出现的现象是 ,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