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九年级( )班 姓名:
13.1分子热运动(导学案)解析版
一、学习目标
能简单的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了解分子的直径大小。
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并且其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
能够识别常见的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力。
二、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 学习任务
导入新课 盛夏时节,百花绽放。四溢的花香引来了长喙天蛾,它们悬浮在空中吸食花蜜。花香是如何传播的呢?(引入)
物质的构成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 分子 、原子构成的。 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的,一般分子的直径只有百亿分之几米,人们通常以10-10m(0.1nm) 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分子如此之小,人们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都分辨不出它们。不过,电子显微镜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这些分子、原子(图13.1-1)。 例题1.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分子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B.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 C.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它是不可再分的 D.烟雾、灰尘是很小的分子 解析:光学显微镜放大倍数低,无法观察到分子,观察分子要用电子显微镜。故A错误;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B正确;构成物质的分子可以分成原子,故C错误;烟雾、灰尘直径约10-5m,是分子团,不是分子, 故D错误。 故B正确
分子热运动 构成物质的分子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相互之间有没有作用力?(引入) [实验现象] 无色的空气和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混合在一起,最后颜色变得均匀。 [原因剖析] 二氧化氮分子和组成空气的分子不停的运动,彼此进入其分子间隙之间。(物质的分子不是紧密的挤在一起的,彼此之间是存在空隙的。) 例题2.将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总体积_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mL,说明液体分子间有 间隙 ; 解析:[1][2]由于分子间有间隙,所以将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观察到混合后的液体体积小于100mL。 [实验结论] 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例题3.静置的密封容器内有氢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氢气密度为0.09kg/m3,二氧化碳密度为1.97kg/m3)。若以〇表示氢气分子,以●表示二氧化碳气体分子,图中最能代表容器内气体分子分布的是( B ) A. B. C. D. 解析:氢气和二氧化碳气体放在静置的密封容器中,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所以氢气和二氧化碳久置后由于扩散会充分均匀混合,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扩散现象也可以发生在 固体 、 液体 之间。 例题4.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C ) A.液体很难被压缩 B.春风吹过,柳絮弥漫 C.美味佳肴香气扑鼻 D.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解析:A.液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斥力,故A不符合题意; B.春风吹过,柳絮弥漫,柳絮的运动是机械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 C.美味佳肴香气扑鼻属于扩散现象,是有香味的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造成的,故C符合题意; D.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隙,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扩散现象等大量事实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 分子的热运动 (thermal motion)。 例题5.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底注入一滴墨水。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两杯水都变成均匀的红色,这是_扩散_现象;实验中发现热水很快都变成红色而冷水则需较长时间才能都变成红色,如图所示,说明水分子运动快慢跟_温度有关。 解析:[1]在分别盛有等量的凉水和热水的杯子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最后两杯水都变成红色,这是因为红墨水分子运动到水里面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 [2]热水很快都变成红色而冷水则需较长时间才能都变成红色,说明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激烈。
分子间的作用力 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既然分子在运动,那么通常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 (引入) 两个铅柱没有被重物拉开,主要是因为铅柱的分子之间存在 引力。使得固体和液体的分子不致散开,因而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 从扩散现象还可以看出,物体的分子不是紧密地挤在一起,而是彼此间存在 间隙。那么,为什么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呢? 这是因为除了引力以外分子之间还存在斥力 。 分子之间既有 引力 又有 斥力 。 例题6.同种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中,分子间距离最大的是 _气态__;固体和液体都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 _斥力_;南京金箔锻制技艺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箔锻制的手工技艺可以让金块变金箔,这说明黄金的 _延展__性好。 解析:[1][2][3]气体物质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小,分子极度散乱,分子间距离很大;固体物质不能流动,分子间的作用力大,其运动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的,分子间距最小;液体分子间距介于气体与固体之间,故分子间距离最大的是气态;固体和液体都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金箔锻制的手工技艺可以让金块变金箔,这体现了金箔的可锤炼可压延程度,即延展性,延展性是物质的物理属性之一。 分子间距: 气态 > 液态 > 固态 例题7:如图所示的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 图a: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 图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拉力示数大于玻璃板的重力; 图c: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 图d: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 图e: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 (1)图a和图_d__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图a为尽快达到实验目的,实验过程中_不可以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搅动量筒中的液体; (2)图b和___e___图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_引力_; (3)图c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__间隙__。 解析:(1)[1][2]图a中,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图d中,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3]图a为尽快达到实验目的,不能搅动量筒中的液体,因为有了外力的作用,不能证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2)[4][5]分子间存在引力和斥力,图b中,玻璃很难从水面拉起来,图e中两个铅块很难拉开,均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3)[6]图c中,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酒精分子和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分子的间隙中。班级:九年级( )班 姓名:
13.1分子热运动(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能简单的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了解分子的直径大小。
知道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并且其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
能够识别常见的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的作用力。
二、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 学习任务
导入新课 盛夏时节,百花绽放。四溢的花香引来了长喙天蛾,它们悬浮在空中吸食花蜜。花香是如何传播的呢?
物质的构成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 、 构成的。 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的,一般分子的直径只有百亿分之几米,人们通常以 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分子如此之小,人们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都分辨不出它们。不过, 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到这些分子、原子(图13.1-1)。 例题1.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B.分子是保持物质原来性质的最小微粒 C.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它是不可再分的 D.烟雾、灰尘是很小的分子
分子热运动 构成物质的分子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相互之间有没有作用力? [实验现象] [原因剖析] 例题2.将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总体积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mL,说明液体分子间有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例题3.静置的密封容器内有氢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氢气密度为0.09kg/m3,二氧化碳密度为1.97kg/m3)。若以〇表示氢气分子,以●表示二氧化碳气体分子,图中最能代表容器内气体分子分布的是( ) A. B. C. D. 扩散现象也可以发生在 、 之间。 例题4.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A.液体很难被压缩 B.春风吹过,柳絮弥漫 C.美味佳肴香气扑鼻 D.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扩散现象等大量事实表明,一切物质的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 。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 (thermal motion)。 例题5.在一个烧杯中装半杯热水,另一个同样的烧杯中装等量的凉水,用滴管分别在两个杯底注入一滴墨水。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两杯水都变成均匀的红色,这是___________现象;实验中发现热水很快都变成红色而冷水则需较长时间才能都变成红色,如图所示,说明水分子运动快慢跟___________有关。
分子间的作用力 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既然分子在运动,那么通常固体和液体中的分子为什么不会飞散开,而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 两个铅柱没有被重物拉开,主要是因为铅柱的分子之间存在 。使得固体和液体的分子不致散开,因而固体和液体能保持一定的体积。 从扩散现象还可以看出,物体的分子不是紧密地挤在一起,而是彼此间存在 。那么,为什么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呢? 这是因为除了引力以外分子之间还存在 。 分子之间既有 又有 。 例题6.同种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中,分子间距离最大的是 ___________;固体和液体都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 ___________;南京金箔锻制技艺是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箔锻制的手工技艺可以让金块变金箔,这说明黄金的 ___________性好。 分子间距: > > 例题7:如图所示的实验,是我们在学习分子动理论时做过的一些实验: 图a:浓硫酸铜溶液与清水开始界面十分清晰,几天之后,两种液体混合均匀了; 图b: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发现拉力示数大于玻璃板的重力; 图c:水和酒精充分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和酒精的总体积; 图d:将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它在水中扩散开来; 图e:将两个底面干净、平整的铅块紧压在一起,两个铅块就会结合在一起,下面吊一个较重的物体也不会将它们拉开。 (1)图a和图___________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分子在___________,图a为尽快达到实验目的,实验过程中_______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搅动量筒中的液体; (2)图b和___________图两个实验形成实验现象的原因相同,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___; (3)图c实验表明,分子之间存在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