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 同步小练习
4 藏戏
一、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 一无所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哄(hōng hòng)堂大笑。
2. 随着雄浑的歌声响彻(chè qiè)雪山旷野,有人献出钱财……
3. 一段戏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观众也在吃喝玩耍中看戏,双方随心所欲、优哉(zhāi zāi)游哉,一出戏演他个三五天毫不稀奇。
4. 表演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bó bò)为其伴奏。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 (填序号)
1.下列词语中的“欲”和“随心所欲”中的“欲”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摇摇欲坠 B.跃跃欲试 C.含苞欲放 D.求知欲
2. 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妈妈煎鱼时,把鱼割了两面三刀,好让鱼煎透
B.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C.小亮不但学习好,而且能歌善舞
D.《八十天环游地球》中的路路通到达横滨后,身无分文,于是他决定靠耍杂技挣钱
3. 下列对“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 58 座铁索桥”这句话缩写最准确的一项是( )。
A.唐东杰布留下了桥 B.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
C.唐东杰布留下了 58座桥 D.唐东杰布在雅鲁藏布江留下了桥
4. 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的表述中,有误的一项是( )。
A.在藏戏里,身份相同的人物所戴的面具,其颜色和形状也基本相同
B.藏戏的情节紧凑,艺人们的唱腔、舞蹈动作可以随意发挥
C.藏戏的开山鼻祖是唐东杰布
D.课文详写了藏戏的起源和特点,略写了藏戏的传承
三、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 表演藏戏的艺人们席地而唱,不要幕布,不要灯光,不要道具,只要一鼓、一钹为其伴奏。
这句话运用 的修辞手法,突出了藏戏是一种 的大众艺术。 运用加点的词语写句子:
2.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的呢
(1)这几句话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概括介绍了藏戏 、 、 的特点。
(2)请你模仿这种写法,介绍某种戏剧或其他事物的特点。
四、课外阅读。
乡间的庙会(节选)
五岁那年家乡的庙会在我记忆里留下了终生难忘的两件事:一是自己买了第一本书;另一件是第一次看了“鬼戏”。
那是一本薄薄的小人书,一毛二分钱。 书中讲的是战国时的故事,书名叫《一鼓作气》。 我被封面上的战旗和战车吸引,天天拿着从庙会上买的木刀木枪,编撰着从戏台上看来的故事。 那是我的第一本书,我把它保存了许多年。
庙会上最吸引人的就是唱戏了,河北梆子那嘹亮的唱腔和急促的伴奏声划过夜空,老远就能听见了。 ( )春夏秋冬,台下( )熙熙攘攘地挤满了人。 孩子们为了看得清楚,很早就用条凳占上了地方。 开场锣鼓响过三遍,戏才真的开始了。 往往开头总是一两段折子戏,然后才是正戏。 最吸引孩子们的( )戏的内容,( )那些奇异的戏剧服饰,武将的靠背旗和长长的雉鸡翎,花旦的凤冠,还有丑角的花脸。 许多戏的内容都已经忘光了,唯有一场鬼戏至今还深深地印在脑海中。 那戏的名字叫《狮子楼》,讲的是《水浒传》中的故事。 戏台上的汽灯都调得很暗,台上用酒点上了几簇鬼火,那蓝色的火焰后面不时地闪出武大郎青色的脸。 我至今还记得,因为恐怖我紧紧抓住了大人的手,那几簇蓝色的火焰跳动得几乎让灵魂进入了另一个世界。
1. 在选文括号里填写合适的关联词语。
2. 联系上下文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
熙熙攘攘:
3. 选文是按照 结构来写的,叙述了两件让“我”终生难忘的事,其中详写的是 ,略写的是 。
4.“鬼戏”之所以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是因为( )。
A.表演特别精彩 B.故事很有趣 C.看戏时的恐惧感
五、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之一,请你为下列不同颜色的京剧脸谱选择相应的含义。
A.桀骜不驯、刚强爽快
B.忠诚耿直、热情吉祥
C.刚正不阿、豪爽
D.奸诈多疑
红色 黑色
白色 蓝色
六年级语文下册 同步小练习
4 藏戏 参考答案
一、1. hōng 2. chè 3. zāi 4. bó
二、1. B 2. A 3. A 4. B
三、1. 排比 简朴 示例:红柳是青藏高原的生命树,不要温暖宜人的气候,不要土壤肥沃的山坡,不要替它们整枝施肥的种树人,只要有一抔黄土,就能深深扎根,顽强地生长。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及仿写的能力。从句中的加点词可以看出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突出了藏戏简朴的特点。 仿写句子时,要运用“不要……不要……不要……只要……”的排比句式。
2.(1)排比 反问 戴着面具演出 演出时没有舞台 一部戏可以演出三五天
(2)示例:傩戏——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音乐是如此丰富的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的表演动作如此简单、幅度这样大呢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用本地方言演唱的呢
四、1. 不管 总是 不是 而是
2.文中指庙会戏台下来来往往挤满了人,非常热闹。
3. 总—分 第一次看“鬼戏”
自己买了第一本书
4. 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选文内容的理解。 根据第 3 自然段对“鬼戏”的叙述,抓住“我至今还记得,因为恐怖我紧紧抓住了大人的手”这一关键语句,可解答本题,正是因为恐惧感,让“我”忘不了这出戏。
五、B C D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