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5.《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9 14:5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课 守株待兔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习和掌握本节课的生字词:
- 重点字词:
- 耕者:耕田的人,指农民。
- 株:树桩。
- 走:跑。
- 触:撞到。
- 折颈:折断脖子。
- 因:于是。
- 释:放下。
- 耒:古代用来耕田的一种农具。
- 冀:希望。
- 重点句子:
-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这句话描述了兔子撞到树桩上死去的情景,是故事的起因。
- 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这句话表现了农民的错误做法,他放弃了耕作,守在树桩旁等待兔子,希望不劳而获。
-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这句话是故事的结局,说明了故事的结局,说明了不劳而获行不通
理解其含义和用法;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解析、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宋国有个种地的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截树桩。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野兔撞在了树桩上,折断了脖子死了。于是,他便放下他的农具日日夜夜守在树桩子旁边,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然而野兔是不可能再次得到了,而他自己也被宋国人耻笑。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不要把偶然发生的事情看成必然,对意外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明白只有付出努力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和寓意,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方法:1. 多读多背:通过大量阅读文言文作品,培养对文言文的语感。背诵经典的文言文段落,可以加深对文言文语法和词汇的理解。
2. 学习词汇:积累常见的文言文词汇,了解其词义、用法和古今异义。可以通过查阅词典或参考相关教材进行学习。
3. 解析语法: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语法结构,包括句子成分、词序、虚词的用法等。通过分析句子结构,更好地理解文义。
4. 注重上下文:在阅读文言文时,要注意上下文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来推断词义和理解句子的含义。
5. 参考注释和译文:使用有权威的注释和译文,帮助理解文言文的内容。但也要注意不要过度依赖译文,要自己尝试理解原文。
6. 学习古代文化知识:了解古代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和社会制度等,对于理解文言文有很大的帮助。
7. 实践练习:通过做练习题、阅读文言文选段等方式,不断提高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2. 难点:引导学生从故事中领悟道理,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1. 讨论与分享:在故事讲解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故事中道理的理解和感悟。通过交流,学生可以相互启发,深化对道理的认识。
2. 联系实际生活:帮助学生找到故事中的道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点,例如,通过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拟,让学生体验故事中的情境,思考如何在类似情况下应用所领悟的道理。
3. 实例分析: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案例或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道理进行分析和解决。这有助于他们将道理转化为实际行动。
4. 鼓励实践: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所领悟的道理,例如,设置一些小任务或挑战,让学生尝试运用道理去解决问题。
5. 反馈与总结:定期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应用道理的情况,并给予反馈和总结。这可以帮助学生不断改进和强化对道理的应用。
6. 培养反思习惯:鼓励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让他们思考自己的行为和决策是否符合所学道理,并及时调整。
7. 教师示范:作为教师,自己也要以身作则,在实际生活中展现出正确的道德行为,为学生树立榜样。
三、教学方法
1. 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思维碰撞。
3. 演示法:借助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 回顾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乌鸦喝水》,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坐井观天》和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寓言二则》等寓言故事,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故事的寓意。
- 引入课题《守株待兔》,并解释“株”和“待”的含义:“株”指的是树桩,“待”的意思是等待。
“守株待兔”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比喻不主动地努力,而存万一的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它也常被用来批评那些死守狭隘经验。
2. 学习生字词:
- 学生自主学习,借助拼音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 教师检查学习情况,对重点字词进行讲解和示范书写。
- 通过字词游戏等形式,巩固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 1. 词语接龙:让学生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进行词语接龙游戏。每个学生说出一个与“守株待兔”相关的词语,下一个学生要用上一个学生说的词语的最后一个字作为开头,继续说出一个新的词语。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扩展词汇量,并加深对生字词的理解。
2. 词语配对:将生字词和其对应的解释或图片配对,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记忆和理解生字词的含义。
3. 填空游戏:准备一些与《守株待兔》内容相关的填空题,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填入正确的生字词。这可以检验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程度。
4. 词语造句:让学生用生字词造句,可以增加学生对词语的运用能力,同时也能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5. 猜字谜:根据生字词的特点,编制一些字谜让学生猜。这不仅能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还能帮助学生记忆生字词的字形。
6.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表演的形式来理解和运用生字词,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3. 朗读课文:
-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
- 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注意语速、语调等。
- 学生分组朗读,互相评价和纠正。
4. 理解课文内容:
- 学生分组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问题,如“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为什么守株待兔?”“最后他等到兔子了吗?”等。
- 学生代表发言,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5. 探究寓意:
- 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思考寓言故事的寓意。
- 小组讨论,发表自己对寓意的理解。
- 教师总结寓意,引导学生明白不要把偶然发生的事情看成必然,对意外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只有付出努力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
6. 拓展延伸:
- 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生活中类似的经历,深化对寓意的理解。
- 推荐学生阅读其他寓言故事,如《南辕北辙》《滥竽充数》《自相矛盾》等。
7. 课堂总结:
- 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寓言故事的寓意和阅读方法。
- 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8. 布置作业:
- 背诵课文。
- 完成课后练习。
- 续写故事:如果你是那个农夫,你会怎么做?写一篇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