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16.《雷雨》教案
教材分析:
本文以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引人入胜。教学时,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从观察图画,进行图文对照入手,沟通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
教学目标 :
1、会认:压、蝉、垂、户、扑这5个生字,会写“雷、乌、黑、压、垂、户、迎、扑”8个生字。正确读写“雷雨、乌云、闪电、雷声、房子、窗户”等词语。
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理清文章脉络,感知雷雨前、雷雨时和雷雨后的情景。
教学重点:识字 写字 感知雷雨前、雷雨时和雷雨后的情景
教学难点 :理清文章脉络,培养学习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课后写观察日记。
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板书:雨,问:“小朋友,你们知道哪些雨呢?”
2、小朋友知道的雨可真多呀!有一种雨,它来得快,去得也快,一般在夏天出现,它就是刚刚小朋友提到得――板书:雷 (补全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圈出生字,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次,努力把课文读正确
2、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正音
(2)去拼音指名读,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3、书写“压、垂”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再次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找找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写正在下着雨的呢?
2、反馈,明确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写雷雨前、雷雨时、雷雨后
四、感悟雷雨前的情景
1、自由读1-3自然段,看看雷雨前大自然有哪些变化?
2、指名反馈
3、出示重点句,品读感悟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2)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3)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4)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4、齐读1-3自然段,整体感受雷雨前的情景
刚才同学们读书特别认真,还有不少同学在划线,那请同学们看到图,看看文中写了哪些景物?(学生反馈)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的压下来。“黑沉沉”和“压”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有些紧张,有些害怕)你认为该怎么读这句话?
(3)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忽然你能换一个近义词吗?文中作者用了那些字?显示风的害怕?
(4)同学们,不只是你们害怕了,就连小动物也害怕了,那我们到文中去找一找哪只小动物害怕了?
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同学们,在炎热的夏天,天空中乌云密布,又闷又热,忽然间狂风大作,紧接着电闪雷鸣,这个变化过程,就是雷雨前的景象,用你们的朗读把它表现出来吧!
五、练习
1、联系实际生活说说下雨前,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哪些变化呢?
2、试着写下来
3、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二、感受想像雷雨时的情景
1、播放雷雨声,想想说话“刚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结合体会与插图,自由练读,指名读,点评,齐读
三、感受想像雷雨后的景象。
1、结合插图,自由读7-8自然段,指名读,
2、抓重点句“蜘蛛又坐在网上。”“池塘里水满了,青蛙也叫起来了。”指导朗读
3、用“渐渐地,渐渐地,……了,……也……了。”来说说雨后的其他景象吗?
四、写字
五、总结
学完了这篇课文,你觉得小作者是个怎么样的人?让我们向他学习,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观察,课后也来写写天气日记。
板书:
前 1-3
雷雨 时 4-6
后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