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社戏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 社戏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1 11:18:5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1 社戏 教案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故事情节,学习小说围绕看社戏叙事详略得当的方法。
2.理解小说景物描写对于表现文章中心思想所起的作用。
3.体会农家少年的纯朴善良、好客能干,和“我”与农家小朋友的诚挚情谊,感受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以及对童年自由生活的留恋之情。
重点难点
1.理解关键词语的意义,体会运用词语的准确性和生动性。(重点)
2 体会文章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鉴赏文章细致逼真的图画美。(重点)
2.品味文中的细节,理解景物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提高分析人物的能力。(重点难点)
4体会作者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的眷恋之情。(难点)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童年是记忆长河中一段永不褪色的难忘体验,无论它是温馨,还是灰暗,总是诱人流连追思,恰如一首小诗所吟唱的(多媒体显示):
童年
童年是七彩的梦伴我在床头玩耍
童年是弯弯的小船
载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童年是张开翅膀的小鸟
携我在自由的蓝天上飞翔
现在呵
童年却是一枚小小的铃铛
不管春与夏、秋与冬
永在我记忆深处
放声歌唱……
小说《社戏》便是作者在流离颠沛中燃点的童年记忆。
二、了解作家作品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弃医从文,试图以此改变国民精神。回国后,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首次用“魯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影响深远。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现代文学的旗帜,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
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散文诗集《野草》
三、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读准字音
不惮(dàn) 撺掇(cuān duo)
潺潺(chán) 颇(pō)
凫水(fú) 怠慢(dài)
踱(duó) 吁气(xū)
宛转(wǎn) 归省(xǐng)
蕴藻(yùn zǎo) 絮叨(xù dao)
行辈(háng) 磕(kē)
舀水(yǎo) 楫(jí) 篙(gāo)
2.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内容。
生讨论后明确:
《社戏》通过“我”和少年伙伴们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的描写,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
3.划分小说的情节结构。
看戏前:(1)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2)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
看社戏:(1)戏前风波;(2)月夜行船;(3)船头看戏;(4)月下归航。
看戏后:六一公公送豆。
四、整体把握,讨论探究
思考:小说开篇段的哪个词是全文的文眼?
(乐土)
1.为什么平桥村“在我是乐土”?
明确:
(1)村民们热情好客,“我”成了公共的客;游乐时所谓
“犯上”之类的封建伦理观念已被打破,民风淳朴,自由快乐。
(2)朋友相伴去钓虾、放牛,生活多彩,充满情趣。
(3)免读难懂之书,暂离了令人厌恶的封建教育。
2.放牛时,小朋友全都嘲笑“我”,为什么“我”还是觉得这是乐土?
明确:
这嘲笑是善意的,实际是鼓励“我”大胆些,勇敢些。“我”怕牛,还因此被嘲笑,却还跟着去放牛,哪怕去了也只是“远远地跟着,站着”,可见“我”是多么愿意和这些小朋友在一起,跟着小朋友放牛,自有一种很浓的乐趣。
3.本篇课文题为“社戏”,重在叙写去看戏,为什么前三段要写在平桥村的乐事?
明确:
写小住平桥村的乐事,多方面地表现出那段生活的乐趣,使作品内容丰富;由于第二部分开头说“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钓虾、放牛已是乐趣甚浓,“第一盼望”的“去看戏”自然更加乐趣无穷。这样,就为写最大的乐事“看戏”做了铺垫,对读者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4作者写了看戏前的三次波折、三次转机。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出来,并思考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
三次波折:
①叫不到船;
②不准和别人去;
③外祖母要担心。
三次转机:
①八叔公的船回来了;
②与我同去;
③保证不出事。
好处:
笔法曲折,文气摇曳,为看社戏做好充分的铺垫;初步表现小伙伴的热情、能干等特点。
五、比较阅读,加深体味
“迅哥儿”在平桥村的生活让我们想起了魯迅本人在百草园中无忧无虑、自然纯真的生活。
学生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 2、7 两段,体会鲁迅先生在两文中表达的共通的思想情感。
六、布置作业
回忆自己童年最有意思的一件趣事,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短文。
板书设计
社戏
第一部分:看戏前(第 1~3 段),写“我”在平桥村随母亲归省的生活,突出“我”对看社戏的盼望。
第二部分:看戏中(第 4~30 段),写“我”和小伙伴们去赵庄看社戏的全过程。
第三部分:看戏后(第 31~40 段),写看社戏后的余波和“我”对社戏的怀念。
教学反思
这一课时的一个重点内容是梳理文章的字词,同时给部分没有看完文章的同学留出一定的时间快速浏览课文。课堂教学进展得十分顺利,特别是在讲解字词的时候,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积极,不仅有提出问题的,更有解答问题的。另一个重点则是以题梳理文章内容为主,并辅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梳理文章的内容是难点,因为这篇小说篇幅较长,所写的事情与同学们的生活实际相去甚远。因此,我事先把每一个部分的起止段落都标了出来,然后让同学们据此概括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即便这样,最终还是没有完成这部分的学习任务。这让我意识到我自己引导得不够,同时也与一些同学课前没有认真预习,对课文内容不够熟悉有关系。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衔接导入
钓虾、放牛是快乐的,但在“我”眼里,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
(看社戏)
二、精读品味课文语言,探“乐”源头
“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思考:“好豆”“好戏”,连续两个“好”字,可见这“豆”和“戏”非同一般。那豆究竟如何好?戏到底怎么好看呢?阅读14~21段,讨论:这一部分写在赵庄看戏,戏好看不好看?从哪里表现出来?
明确:
不好看,一是铁头老生不翻筋斗;二是也没有“我”最爱看的蛇精和跳老虎;三是最怕看“老旦”,“然而老旦终于出了台”,并不停地唱着。
思考:豆是很平常的豆,戏也很乏味,为什么“我”就是觉得“好”?
学生细读课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探究结果:
并不是“豆好”“戏好”,而是人情美,景色美,充满自由和童真、童趣的生活美。
(1)人情美。
①运用“我喜欢文中的 (人物),因为他(他们) (性格、品质等)”的句式,简笔勾勒热情的伙伴和纯朴的乡民形象。
示例:我喜欢文中的阿发,因为他纯朴、慷慨无私,让大家“偷”自家的豆。
②教师小结:看戏过程中品味到的是真挚的情谊和淳朴的民风,戏外之戏更有温情。
(2)景色美。
①积累美句。
学生在课文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景色描写的片段进行朗读并简析。
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视觉方面有“朦胧在水气里的月色”“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依稀的赵庄”“几点火”;
听觉方面有“宛转、悠扬的横笛”,“宛转”、“悠扬”用得好,好在它写出了笛声美;
嗅觉和味觉方面有“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清香”用得好,在它写出了豆麦和水草的气味美。
——调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描绘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
又如:“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这一句也写得很好。
运用比喻的修辞,把航船比作一条大白鱼,生动形象,也从侧面描写突出船快。
②品味美词。
用“我觉得 (美词)用得好,好在它写出了(或表现了) ”的形式,对上面摘录的美句中的美词从景物的色彩、气味、声音和烘托出的人物心情等方面进行品味、赏析。
如:我觉得“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这一句中“踊跃”这个词用得好。
因为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把“淡黑的起伏的连山”比喻成“踊跃的铁的兽脊”。踊跃一词,以动写静,把静态的山写动了,烘托 出"我”急迫的心情。
③教师小结:那朦胧的月色、起伏的连山、无边的豆麦、悠扬的笛声、仙境般的戏台,无不充满了诗情画意,令人陶醉。它们很贴切地烘托出“我”去看戏时的急切、喜悦和返航时的依依不舍,这种情与景的紧密结合,我们称之为“情景交融”或“融情于景”。
(3)充满自由和童真、童趣的生活美。
(学生会聚焦在“偷豆”这件事上,教师须引导“偷”的真义)
明确:
社戏中偷豆的这一环节是体现出小伙伴们之间的淘气顽皮、农家孩子的热情。也体现出了农家孩子的能干,比如他们的摆渡,和他们偷完豆后剥豆,煮豆,以及吃完后洗碗洗盘无不体现出农家孩子的能干。展现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 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这篇文章里面,用”偷“,这个字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残酷、自私、遭人唾弃的不良恶习“,而成为一种热情的、无私的、天真质朴的”偷“,”偷“出了情趣,”偷“出了欢乐。
偷豆是作者与双喜、阿发等农民孩子一起吃的,豆香,值得怀念,但更值得怀念的是那些小朋友天真活泼、热情好客的性格,淳朴无私的品德和纯真的友谊。写途中偷豆,正是因为这是一段难忘的记忆。
(4)教师小结:
美丽的夜色、纯朴的乡民、自由的空气,使“我”领略了生活的多姿多彩,这是“我”在城镇从未经历过的,这样一来,普通的豆也味道独特,乏味的戏也精彩万分。
我所难忘的是平桥村的老人孩子那种淳朴、善良、真挚的感情;再加上特有的农村风光,自由的空气,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亲密的关系,这一切都是“我”童年时代在城镇未曾见到过,也是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也很少见到的。“我”对这段往事的回忆,表达了“我”对劳动人民深沉而真挚的咸情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三、分析人物性格。
1.分析双喜的言行,谈谈双喜是怎样的孩子?
(1)当我看社戏受到波折时,双喜大悟似的提议。
聪明
(2)当外祖母担心都是孩子们时,双喜大声打包票,理由有三:①船又大;②迅哥儿向来不乱跑;③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
反应灵敏 考虑周到 善解人意 办事果断
2.分析六一公公的性格?
(1)"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的摘,踏坏了不少。”证实双喜他们是否偷了豆,重在指责他们踏坏了庄稼。
善良宽厚,爱惜劳动果实
(2)六一公公送豆给母亲和我吃。六一公公看见我,便停了楫,笑道,“请客 ——这是应该的。”
淳朴、好客、热诚
六一公公是一个宽厚、善良、淳朴、好客、热诚的老人。
四、理解选材,领悟主旨
思考:为什么文章题为“社戏”,却写了许多社戏之外的内容?
明确:
本文重在反映“我”与农家孩子的美好友情,歌颂乡村孩子高尚纯朴的品质和聪明才干,表现作者热爱劳动人民的真挚感情。“社戏”只是串联全文的线索,围绕看戏,选取一些戏外的生活素材,这些内容都有力地表现了课文的主题。
教师小结: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是统率材料的核心;材料是用来表达主题的,材料的取舍由文章的主题决定。
五、布置作业
1.故事交流:小组成员互阅上节课布置的小作文,选出最精彩的故事全班共享。
2.再度创作:将班内交流过的故事综合考量,合并“同类项”,提炼出明确的主旨,小组共同创作,将其组合成完整生动、详略得当的文章。
板书设计
社戏
景物描写
视觉:碧绿的豆麦田地;淡黑的起伏的连山;月色朦胧在水气里;依稀的赵庄;几点火……
嗅觉:豆麦和水草的清香……
听觉:小伙伴们的说笑、嚷声;潺潺的水声;歌吹……
感觉: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
人物描写
双喜:聪明能干,考虑周到
阿发:憨厚无私
桂生:机灵勤快
六一公公:宽厚慈爱、好客
教学反思
这一课时以品味文章的语句为重点,以分析文章的“自然美、人情美、生活美”为主线来展开。同学们发言积极,而且好几位同学的发言都让我喜出望外。在讲到“人情美”的时候,我自己的预设主要是以阿发和六一公公等人物的表现为佐证。可同学们则认为钓回的虾都归“我”吃以及双喜在同“我”的母亲交谈时敢写包票的理由这两个依据也可以成为人情美的佐证。这也可以看作是这节课的最佳闪光点了。在讲到“生活美”的时候,从文中找到理由似乎不是很难,同学们也都做得很好。但一个同学的发问顿时让我惊喜万分:“老师,既然生活美,可为什么还要干偷豆这类坏事呢?”问题一出,我即刻表扬了这位同学,他问的问题不仅有助于深化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还为我顺利过渡到下一个教学环节——“探讨课文”提供了绝好的契机。这节课最终是在我给同学们讲自己的童年往事中结束的。
但这节课还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探讨课文”这个环节安排的时间太短,只是把自己事先准备好的问题交给同学们粗略地谈论一番便算完成任务,没有留给同学们发问的时间。而这篇课文原本计划在一位同学由本文所引发的童年往事中结束,可我没有足够的耐心等到这样的学生,也许是时间太紧的缘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