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第3课古代西亚、非洲文化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3-01 08:1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起源特点 ①多元起源;②以华夏族为核心;③多元一体。
西周 礼乐文化
春秋战国 ①形成华夏认同观念;②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
③百家争鸣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
秦朝 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秦始皇推崇法家学说。
汉朝 确立儒学的正统地位,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魏晋 玄学兴起。
隋唐 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
理学形成,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但它宣扬封建礼教严重束缚而来人们的精神世界。
宋朝 明清之际 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抨击理学、封建专制,倡导经世致用。
盛行文字狱,思想受到钳制,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康雍乾时期 鸦片战争后 救亡图存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主流:开眼看世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
五四运动后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渐趋中国化。
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佛教传入:两汉之际传入;隋唐时期,佛教完成本土化;
宋明理学的形成标志着佛教融合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影响:中国的文学艺术更加注重境界的表达;建筑艺术深受佛教影响;
但佛教文化宣扬的因果轮回、消极避世等产生了消极影响。
第一次西学东渐:明末清初,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徐光启、李之藻等,
给中国带来了天文、地理、数学、医学等自然学科知识。
第二次西学东渐:19世纪中叶,中国国门被迫打开。
开眼看世界:林则徐、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运动:开办京师同文馆(翻译)、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学习科技;
戊戌变法:维新运动,学习制度;
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在中国传播。
影响世界:①东亚文化圈:汉字、儒学、佛教、社会制度、社会习俗
②四大发明影响西方:造纸术
火药
指南针
活字印刷术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感受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
走进西亚文化、埃及文化、阿拉伯文化
1.概况:
(1)地理位置:
(2)地理特点
(3)地位:
(4)代表文明:
一、古代西亚文化
主要包括两河流域、伊朗高原及其周边地区
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的地区之一
苏美尔文明、古巴比伦文明、亚述帝国、波斯帝国
①两河流域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农业发达;
②位于三洲五海交界地带,对外贸易发达,
③以平原、高原为主,缺乏屏障容易遭受外族入侵,不易形成统一政权。
亚述
亚 述
亚 述
波斯帝国
一、古代西亚文化
(3)代表文明:
类别 成就 地位
文字 苏美尔人创造楔形文字 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史诗
建筑
法律
2.文明成就:
为啥叫“楔形文字”?
书写材料为啥用芦苇杆?
两河流域木材稀少,但有冲积平原的泥土,故有大量的芦苇可供使用。
地理环境
对文明的产生有影响作用。
类别 成就 地位
文字 苏美尔人创造楔形文字 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史诗 《吉尔伽美什》 生动反映了两河流域居民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
法律
建筑 2.文明成就:
史诗具有怎样的历史研究价值?
材料2:
“吉尔伽美什,你将漂向何方?
你所追求的永生,永远无法得到,
因为上帝造人之际,就让死亡与人相伴。
……
吉尔伽美什,穿上新衣,沐浴首身去吧。
凝望挽着你手的儿女,愉悦怀中娇妻。
人应关心的,唯有这些事。
——《吉尔伽美什》
两河流域对生活的态度:
悲观,不注重来世,只注重现世。
原因:两河流域洪灾频繁,自然环境差,人们生存困难;
缺乏天然屏障,外族容易入侵,战争不断。
史诗等文学作品属于历史研究的二手资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事实,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要和考古及其他史料相互印证。
地理环境
对文明的产生有影响作用。
类别 成就 地位
文字 苏美尔人创造楔形文字 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史诗 《吉尔伽美什》 生动反映了两河流域居民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
建筑 人首飞牛雕刻 波斯王宫雕刻 王权的象征
体现专制帝国统治者的威严
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2.文明成就:
恐怖大眼睛,千年前的苏美尔人雕塑
(1)时间:
(2)内容:
约公元前18世纪
①前言:
②正文:
③结语:
详细规定了臣民的义务以及违背法律后具体的惩罚措施,涉及诸多方面。
要求所有人必须遵守法典,违反者将遭到严厉惩罚。
宣扬君权神授。
材料:安努与恩利尔为人类福祉计,命令我,荣耀而畏神的君主,汉谟拉比,发扬正义于世,灭除不法邪恶之人,使强不凌弱,使我有如沙玛什,昭临黔首,光耀大地 。
思考:为什么汉谟拉比要宣称自己是根据神意立法?
借助神的权威,宣扬君权神授,巩固统治。
法典具有怎样的历史研究价值?
法典属于一手史料,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政治、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的情况,是研究古代两河流域的重要资料。
类别 成就 地位
文字 苏美尔人创造楔形文字 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史诗 《吉尔伽美什》 反映了两河流域居民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
建筑 人首飞牛雕刻 波斯王宫雕刻 王权的象征
体现专制帝国统治者的威严
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主要包括两河流域、伊朗高原及其周边地区
①两河流域冲积平原土壤肥沃,农业发达;
②位于三洲五海交界地带,对外贸易发达,
③以平原、高原为主,缺乏屏障容易遭受外族入侵,不易形成统一政权。
文明成就
地理位置:
地理特点:
一、古代西亚文化
【总结掌握】
①文明受到地理环境影响;
②政权更迭频繁;
③人民勇于抗争,注重今世的生活;
④国王加强立法以维护统治。
1. 两河地区天然无屏障,许多民族在此上演了一部部战争史。北部地区的大雨加上源头山脉的积雪常引起大洪水,毁坏农田。苏美尔人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消除潜在的冲突。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
A.苏美尔人依靠对外掠夺生存 B.洪水导致苏美尔人对外移民
C.所编制的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 D.地理环境影响国家政治走向
2.史诗据《吉尔伽美什》记载,乌鲁克城邦贵族对于首领吉尔伽美什招募年轻人修筑城墙等扩大自己权力的行为极为不满,因此乞求天上诸神惩罚吉尔伽美什。这一现象(  )
A.反映出城邦内部阶级矛盾尖锐 B.表明城邦首领受神庙控制
C.反映了王权与贵族的矛盾 D.表明国王权力呈现集中的趋势
二、古代埃及文化
1.概况:
(1)地理位置:
(2)地理特点:
(3)代表文明:
北非的尼罗河流域
大河流域,水患频繁
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文明兴起;
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
法老被视为神在人间的代表,掌握着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最重要的权力;
以尼罗河为中心的农业体系决定了整个古埃及的命运。
那尔迈调色板是埃及
象形文字文物的代表
文化领域 成就
文字
文学
建筑 艺术
科学 和 技术
象形文字
神话、诗歌、哲理故事、散文故事
金字塔:体现法老权威
体现了埃及人的建筑、数学水平
众多神庙
《亡灵书》残片
莎草纸质,有31行用黑色墨汁书写的祭司体象形文字
埃及象形文字
莎(suō)草
阿布辛拜勒神庙
神庙建造最精妙之处是,在每年的春分和秋分,旭日的阳光就从神庙正面的入口射进神庙内部,照亮最里面供奉的四座神像,前后持续大约20分钟,然后消失。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2.文明成就:
①胡夫金字塔内部的直角三角形厅室,各边之比为3:4:5,体现了勾股定理的数值。
②采用了十进位制;创建了完整的运算法则,有加法、减法、倍乘、分数算法以及解方程;
2.文明成就:
文化领域 成就
文字 象形文字、莎草纸
文学 神话、诗歌、哲理故事、散文故事
建筑 艺术
科学 和 技术
金字塔:体现法老权威
体现了埃及人的建筑、数学水平
众多神庙
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
(凯撒的儒略历曾吸收埃及历法)
在数学、医学方面也颇有建树
古埃及人制定了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将一年分为泛滥季、播种季和收获季,每季四个月,年末另加五天为节日。古埃及人制定该历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
A.揭示尼罗河定期泛滥的规律
B.彰显法老对于科技文化的重视
C.指导农业以合理地安排农事
D.探索自然奥秘以神化专制统治
4. 古埃及人赞颂尼罗河的诗篇:“啊,尼罗河,我赞美你,你从大地涌流出来,养活着埃及……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吸。”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在尼罗河畔 B.古埃及人都饮用尼罗河水
C.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 D.尼罗河上古埃及人挖掘出来的
5.中国和印度的文化有很大一部分是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阿拉伯文化本身是在吸收了古代希腊和古代东方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阿拉伯帝国充当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使者。促成阿拉伯帝国这一特殊身份的客观条件是(  )
A.东西方交流的加深 B.阿拉伯人勤奋善学
C.阿拉伯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D.阿拉伯帝国的强大
今天埃及有两种建筑保存的最好,一种是神庙建筑,另一种是陵墓,从中可以看出古代埃及人什么样的生死观?你认为历史遗址对历史研究有何价值?
观念:人的生死可以逾越,来世永恒;
价值:历史遗址属于史料研究的一手资料,是研究埃及历史、政治、文明成就的重要资料。
类别 成就 地位
文字 苏美尔人创造楔形文字 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史诗 《吉尔伽美什》 反映了两河流域居民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
建筑 人首飞牛雕刻 波斯王宫雕刻 王权的象征
体现专制帝国统治者的威严
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地理位置:
地理特点:
文明成就:
一、古代埃及文化
【总结掌握】
北非的尼罗河流域
大河流域,水患频繁
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①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②“享受今生、追求来世”的生死观,
③重视家庭。
历史纵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撒哈拉沙漠
近代欧洲殖民者入侵之前,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的文化呈现出明显的地区性特征;
“黑非洲”的班图文明
西非人在9世纪左右掌握了铁器和青铜的冶炼技术。
东非出现过一系列城市国家,与阿拉伯地区和中国都有贸易往来。
中部和南部非洲较多保留了黑人传统文化,大津巴布韦石头城遗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多部落并存相互混战
多神崇拜
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
7世纪
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政权
622年
穆罕默德去世,阿拉伯半岛
基本统一
632年
大规模
对外扩张
7世纪中期
建立起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
8世纪中期
三、阿拉伯文化
1.文明特点:
继承和融合了各地区的文化遗产,把古代埃及、西亚、希腊、罗马以及印度的文化典籍翻译成阿拉伯语,创造了阿拉伯文化。
三、阿拉伯文化
领域 成就
文学
建筑
宗教
科学 技术
数字
“悬诗”
《天方夜谭》:很多故事来源于古埃及和西亚等民间传说,其在中国广泛流传,在西欧,但丁《神曲》、莎士比亚《终成眷属》等受其影响
清真寺——克尔白神庙
伊斯兰教
伊本·穆萨《积分和方程计算法》把代数学成为独立学科
白塔尼证明发生日环食的可能性
白塔尼《萨比天文历表》对欧洲天文学影响很大:哥白尼等多次引用
伊本·西那《医典》是一部医学百科全书,在欧洲长期用作医学标准教科书
印度数字符号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意义:阿拉伯帝国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6.互相学习、充实、传承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阿拉伯文化在整个中世纪是一个强势文化,对东西方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特别是“阿拉伯人点燃了文明之火,照亮了欧洲黑暗的走廊”。材料表明( )
A.阿拉伯人是东西方文化传播使者 B.阿拉伯文化对文艺复兴有推动作用
C.文化传播实现于国家统治范围内 D.欧洲文明源自阿拉伯及东方国家
7.“阿拉伯帝国领域内的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印度、叙利亚和埃及等地,都是古代东西方文化荟萃的地区……阿拉伯帝国历代统治者……不分宗教畛域,不拘泥意识形态的差异,不惜重金延聘人才,尊重和奖掖各界学者。”这体现的阿拉伯文化的特征是( )
A.融合与吸收 B.交流与改造 C.模仿与超越 D.传承与复兴
8.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习近平指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下列成就或作品最能体现中世纪文明交融和发展的是( )
A.《荷马史诗》 B.《哈姆雷特》C.《吉尔伽美什》 D.阿拉伯数字
9.以公元8世纪为界限,在此前“阿拉伯人是以剑和舌为荣,而不是以笔为荣的”,在此之后,则变成了“他们把一切工作都归纳为剑和笔两个方面”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阿拉伯文化的发展 B.造纸术的传播和普及
C.西学东渐促进科技交流 D.印刷技术的推广作用
文明之间的相处之道
西亚文明
城市文明、
抗争、悲观、
注重现世
北非文明
帝国文明、
乐观、自信
注重来世
阿拉伯文化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的文化
地区性特征
城市国家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
因交流而互鉴,
因互鉴而发展。
文明相处之道
原因:地理环境不同使生产方式不同,导致文化特征各异。
古代西亚 古代埃及 阿拉伯
文字
文学
建筑 艺术
法律
宗教 信仰
科学 技术
课堂小结
楔形文字
传播阿拉伯数字
象形文字
《吉尔伽美什》目前所知世界史最早的史诗
神话、诗歌、哲理故事、散文故事
“悬诗”;故事集《天方夜谭》
规模宏大的王宫(人首飞牛雕刻)、泥偶雕像、壁画
金字塔、神庙
(卡尔纳克神庙)
清真寺
《汉谟拉比法典》
沙马什等神灵,
宣扬君权神授
敬畏神,祭司宣扬法老是神的化身;
伊斯兰教
60进制
太阳历(最早)、数学、
医学
代数学《积分和方程计算法》、天文学《萨比天文历法》、医学《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