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①火山、地震的影响
第一节日本
利
旅游景观
吧沃土壤
1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1.位置和领土组成
。位置: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
45N
人员伤亡
大部分位于北温带,隔海与俄罗斯、
北海道岛身
(1)利:火山分布地区温
中国、朝鲜、韩国相望。
145E
泉众多;火山形成著名的
太
。领土组成: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
旅游景点;火山灰会带来
琉球群岛
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一些小岛组成。
本州岛
05
平
肥沃的土壤。
35N
太
2.面积和人口
九州岛
(2)弊:火山灰影响交通;
四国岛洋
面积约为37.78万平方千米,人口
135E
地震造成财产损失和人
1.28亿(2010年),是地狭人稠的国家。
员伤亡。
日本轮廓示意图
东京位于本州岛上。
3.地形
②减轻地震灾害的措施
。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且多分布在沿海地区。日本最
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富士山是日本最高的山峰,是一座活火山。
。海岸线: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这对日本的渔业、造船业、海上
传统民居防震演习
运输和对外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日本传统民居多使
4.多火山、地震①
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
原因:日本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比
多举行大规模防震演习。
较活跃,属于环太平洋沿岸火山、地震带,多温泉。②
③日本海沿岸的合掌式
传统建筑
富士山
火山喷发
强烈地震引发
温泉游憩
的海啸
5.气候与河流
原因:冬季日本海
·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北部)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有明显的
沿岸多降雪(处于冬季风
海洋性特征。夏季太平洋沿岸多雨,夏秋多台风;冬季日本海沿
迎风坡),合掌式房屋屋
岸多降雪(易发生雪灾)。③
顶陡,利于积雪下滑。
·河流:短小湍急,流量较大,水能资源丰富。
44
第七章
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2与世界联系密切的工业
1.经济发展模式
①临海型工业分布
大量进口原料和燃料,如煤、石油、铁矿石等,依靠科学技术和
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加工进口原料,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
2.经济发展条件
。不利条件:地域狭小,资源贫乏,工业原料绝大部分依赖进口;国
多优良港湾,海运便利。
内市场狭小,生产的产品绝大部分出口到国外。贸易对象主要是
美国、中国、欧洲和东南亚。
。有利条件: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学技
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充分利用岛国多优良
工厂靠近码头,陆运
港湾等有利条件,大力发展海上运输,进口
等待出口的汽车
便利。
原料,出口工业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排列在横滨港口
中考易错
(1)日本是海洋性气候:不对。日本四面临海,具有海洋性气候的
城市、人口集中,消
部分特征,并非海洋性气候(日本位于东亚季风区内,属于季风
费多。
气候)
(2)日本资源贫乏多指矿产、石油等资源贫乏,其水能、森林资源以
及高素质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
沿海平原集中,填海
3.工业分布(临海型)
造陆价格低。
。分布: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
岸。原因:海岸线曲折,多优良
②日本产业转移
港湾,利于进口原料、燃料,出口
劳动力成本高、内部交
阪神
北九州
工业区
工业产品。①
工业区
易成本高、地价高
琉球群岛
。主要工业区:京滨工业区、名古屋
外国国内生
向海外
工业区、阪神工业区、北九州工
名古屋
濑户内工业区
工业区
投资少
产困难
投资
业区和濑户内工业区。主要工
业城市有东京、横滨、大阪、名古
裁减员工
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带
屋、神户、北九州等。
失业率上升
4.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市场萎缩
。问题:劳动力价格显著提高,人口老龄化使劳动力短缺,环境污
日本传统工业向东
染,土地紧张状况加剧,国内需求减少等。
南亚、中国东部沿海转
。对策:依靠资金、技术等优势,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利用世界各地
移,高科技工业向本州岛
的自然资源、劳动力等,建立海外生产与销售基地。②
和九州岛南部扩散。
。投资对象:欧洲、美国、东亚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