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雷雨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6雷雨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9 15:41: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6.雷雨(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内容分析:
《雷雨》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下册》中的一篇描写夏季时节雷雨前后景色的优美小文。课文描述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的景象变化。雨前“黑沉沉的乌云”那凝重的美;雨中大雨倾盆,涤荡万物的美;雨后彩虹高挂,清新隽永的美,无疑是大自然所给予孩子们的伟大的恩赐。 学情分析:
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都有着一定的生活体验。因此我在教学设计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视频组合课堂教学环境,创设生动、形象、多有感染力的课文情境,努力让学生犹如亲身看到,听到,感觉到雷雨的情景,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能边读边想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景象的特点,初步了解时间写作顺序。
3.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所描写的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特点的。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所描写的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认识一位新朋友——小鹿斑比,它刚刚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雷雨,大家想一起去看一下吗?
【设计意图:用孩子们熟知的卡通人物导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热情都非常高涨,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学习课文
雷雨前(1-3)
1、观看乌云视频,你能从课文中找出与乌云有关的句子吗?
2、学习句子“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1)引导学生联系乌云视频,理解乌云压顶的感觉。
(2)理解“压”。
指导学生把自己的双手放在胸前,用力,再用力,然后呼吸。你有什么感觉?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爱玩、好动的天性,让全班学生都动起来,一起感受“压”的动作和乌云压顶的感觉,使学生在玩中轻松地学会了知识。】
(3)带着压抑沉闷的感觉朗读这句话。学生通过读,感悟句子意思。
3、学习句子“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学生通过朗读,从“一动不动”和“一声也不叫”感受天气的闷热和周围的寂静。
4、学习句子“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1)学生通过做动作,理解树枝“乱摆”。
(2)思考:蜘蛛为什么要逃走?
(3)小实验直观感受“垂”。
老师手持一个悠悠球,演示悠悠球从老师手里“垂”下来。
【设计意图:大部分学生都没有见到过蜘蛛是怎样从高处垂下来的,所以我用直观的悠悠球进行演示,非常直观地认识了“垂”这个动作。】
对比中感受蜘蛛逃跑速度之快。
蜘蛛为什么不从树干上爬下来,而是直接从网上垂下来?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比,联想到蜘蛛逃跑的速度是很快的,感受蜘蛛逃跑时心里的害怕。】
(5)感悟朗读句子“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5、学习句子“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1)出示闪电的图片,加上打雷的音效。
【设计意图:通过动态的闪电图片和震耳欲聋的雷声,使学生快速地联想起生活中打雷下雨的情景,让学生如身临其境般感受电闪雷鸣的可怕。】
(2)出示句子:“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学生读句子,读好两个“越来越”。
6、指名填空:口头完成含有越来越()的句子练习。
【设计意图:通过口头填空练习,既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巩固了对词语“越来越()”的掌握。】
6、通过图片快速回顾一年级下册课文《要下雨了》相关知识:大雨将至,其他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呢?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让学生快速回顾一年级下册讲到过的雷雨来临前的征兆,由于内容比较简单、熟悉,因此起到了调动同学们学习热情的作用。】
雷雨中(4-6)
1、观看小鹿斑比雷雨中的视频。观察一下视频中小动物是什么样的呢?
2、默读课文第4至第6自然段,看看本文的作者是怎样描写雷雨中的。
3、学生模仿雨声。
4、课文出现了三个“哗”,从三个“哗”字中你想到什么呢?
5、感悟读句子“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6、雨越下越大,可为什么说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呢?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
【设计意图:既让学生开动脑筋、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又让学生学会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话。】
学习句子“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1)渐渐地是什么意思呢?
(2)这里用了两个“渐渐地”,你读懂了什么?
(3)感悟读句子“渐渐地,渐渐地,雷声小了,雨声也小了。”
8、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朗读来告诉大家雨是怎样变化的,指名读,师范读,生齐读4、5、6自然段。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声音的大小表现雨声的大小,多种朗读形式练习,让学生感受语言之美和大自然的奇妙。】
(三)雷雨后(7-8)
1、观看小鹿斑比雷雨后的视频,学生谈感受。
找一找课文中雷雨后的情景。
2、引导学生把“雨停了。太阳出来了。一条彩虹挂在天空。”读美。
3、通过生活实例,理解“挂”。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对“挂”的理解更具体、更丰满,而不只是停留在文字的诠释中,这样也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读句子“蜘蛛又坐在网上。”体会“坐”字给人悠闲的感觉。
5、对比雨前和雨后蜘蛛的表现。找一找其他景象的前后对比:天空、蝉······
【设计意图:通过雨前雨后的对比,从而让学生感受作者对比的写作手法,为以后的写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感悟读“雨后”部分。男女生读,指名读,范读。
三、展开想象,练习说话
1、雨过天晴,假设你就是这个小朋友,推开窗户,你还见到什么景色?(出示图片) 用上“我看到()”的句式来说一说。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看图片说话,锻炼学生的说话和表达能力,也从中感受到雨后的美。】
看到这么美的雨后景色你想说什么?你的心情如何?
四、小结
雷雨是夏天常有的自然现象,作者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真实的文章来呢?
五、作业
让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日出或日落,写成观察日记。
板书设计:
前 闷热
雷雨 中 雨急
后 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