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4张PPT)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高中地理高一必修一第六章
气象灾害
课标要求
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
学习目标
1、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的分布规律和主要地区;分析台风和寒潮灾害的分布规律与主要地区。(区域认知)
2、分析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的成因;对比分析台风和寒潮灾害。(综合思维)
3、调查本地洪涝灾害、干旱灾害、台风和寒潮灾害发生频率并分析其原因。(地理实践力)
4、通过探讨洪涝灾害、干旱、台风和寒潮灾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灾害,树立人地协调观。(人地协调观)
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
①
生物灾害
③
海洋灾害
②
地质灾害
④
地震、滑坡、泥石流
洪涝、干旱、台风、寒潮
海啸、风暴潮、赤潮
鼠灾、病虫害、蝗灾、物种入侵
洪涝灾害
01
洪涝灾害
FLOODS
/
一、概念
1.什么是洪涝灾害?
2.从洪涝的概念出发,说出导致洪涝灾害发生的主要自然因素?
因连续性的降水和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灾害。
气候因素、地形因素
洪涝灾害
FLOODS
/
二、成因和分布
观察并回答:
1.世界洪涝多发地主要分布在哪儿?
2.说说这些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和地形类型?
气候:亚热带和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带海洋气候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地形:沿河、沿海地势低洼地区
洪涝灾害
FLOODS
/
二、成因和分布
观察并回答:
1.我国暴雨洪涝灾害的分布有什么规律?
2.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规律?
我国暴雨洪涝灾害分布不均,主要发生在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地区。
东部季风区降水量大,降水集中多暴雨,地形主要为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此外,我国广大山区也常受到洪水侵袭。
“全球洪水灾害分布示意”
亚热带季风区
亚热带湿润气候区
温带季风气候区
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影响因素:
①气候因素:气候湿润降水丰富的地区,尤其是降水季节变化大的地区易出现洪涝。
洪涝灾害
影响因素:
②地形因素:沿河沿海地势低洼的地方,排水不畅,容易受上游来水的影响。
地形影响导致水流下泄较慢
洪涝灾害
2.影响因素:
其它因素:河道形态,植被破坏,围湖造田等可能会加剧洪涝的严重程度。
拓展延伸
1.洪涝灾害的成因
(1)来水量大
气候:降水多,变率大
水系:支流多,入海口少
植被:覆盖率低
(2)排水不畅
地形:地势低洼,不易排出
河道
弯曲,排水不畅
淤积或被占用
(3)调蓄能力差:围湖造田;泥沙淤积。
小结
自然原因
气候:降水量大且集中,多暴雨
地形:地势低洼,地表径流流速慢,
或海水顶托,排水不畅
水文:流域广、支流多,来水多;
河道弯曲、淤塞,排水不畅
植被:流域植被覆盖率低,蓄洪能
力减弱
A
人为原因
B
破坏植被,加剧水土流失,河流含沙量增大,河床淤积,水位抬高,流速减慢
围湖造田,蓄洪能力降低
地面硬化,排水管网设施不完善
洪涝多发的原因
贵州望谟“6·6”山洪灾害
2011年6月6日凌晨1点,贵州望谟突降暴雨,2小时内降水量超过300毫米,山区大量洪水汇集并迅速涌向下游,造成部分沿河房屋倒塌,公路被冲垮,电力、通信等设施中断。截至6月7日,造成望谟县21人死亡、31人失踪、8万人受灾、2804间房屋倒塌,引发地质灾害112起,直接经济损失13.4亿元。与平原地区洪涝相比,山洪历时短,洪水流速快,危害更严重。
贵州望谟“6·6”山洪灾害
说说你认为洪涝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00秒看南方多省暴雨洪涝灾害
Looking at rainstorm and flood disasters in southern China in 100 seconds
贵州望谟“6·6”山洪灾害
2011年6月6日凌晨1点,贵州望谟突降暴雨,2小时内降水量超过300毫米,山区大量洪水汇集并迅速涌向下游,造成部分沿河房屋倒塌,公路被冲垮,电力、通信等设施中断。截至6月7日,造成望谟县21人死亡、31人失踪、8万人受灾、2804间房屋倒塌,引发地质灾害112起,直接经济损失13.4亿元。与平原地区洪涝相比,山洪历时短,洪水流速快,危害更严重。
贵州望谟“6·6”山洪灾害
读图比较该山洪灾害与郑州洪涝灾害对人类社会危害程度的大小?
人口越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洪涝造成的损失越大。
郑州2021年7月20日16时-17时,一个小时的降雨量达到了201.9mm;19日20时到20日20时,单日降雨量552.5mm;17日20时到20日20时,三天的过程降雨量617.1mm。
洪涝灾害
FLOODS
/
三、危害
观察并回答:暴雨洪涝灾害的危害?
(1)淹没农田、聚落等,造成城市内涝。
(2)破坏基础设施(交通、管道、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
(3)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水困难等。
(4)引发河流泥沙淤塞、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
(5)洪涝过后易发疫情,威胁人类身体健康。
洪涝灾害
FLOODS
/
四、防治措施
工程措施:
兴建水库,退耕还湖,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
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
疏浚河道,加快泄洪速度;
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降低洪水水位。
非工程措施:
加强宣传,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利用气象卫星对洪水进行监测并及时预报。
疏浚河道
兴建水库
开辟分洪区
干旱灾害
02
一、概念
观察并回答:
1.干旱灾害的概念?
2.思考干旱和旱灾有何区别?
干旱:是因长期少雨而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气候现象。
旱灾:是因土壤水分不足,不能满足牧草等农作物生长的需要,造成较大的减产或绝产的灾害。旱灾是普遍性的自然灾害,不仅农业受灾,严重的还影响到工业生产、城市供水和生态环境。
干旱灾害
DROUGHT
/
二、分布
干旱灾害
DROUGHT
/
世界分布:
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是世界上旱灾频繁发生的地区,其中非洲的旱灾最严重。
二、分布
干旱灾害
DROUGHT
/
中国分布:
发生范围广泛,东部季风区由于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易发生旱灾。
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是旱灾多发区,其中华北地区的旱灾发生最频繁、影响最严重。
华北(春旱)
1.雨季未到,降水少;
2.气温回升快,风力大,蒸发强;
3.春季农业需水量大
4.经济发达,人口密集,工农业、生活需水量大;
5.水污染、浪费严重。
江淮(伏旱)
七八月份,梅雨过后,受副高控制。
西南(四季旱)
1.冬季降水少,夏季受干热风和高温天气影响;
2.喀斯特地貌,地表水容易渗漏。
华南 (夏秋旱)
雨带推移到北方后,受高温天气影响。
二、成因和分布
干旱灾害
DROUGHT
/
2.上表所列的洪涝灾害和旱灾的发生地区有重合吗?发生时间上又有什么联系?
表6.1 2011 年我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中的洪涝灾害和干旱灾害 事件名称 简介
华西秋雨灾害 9月上中旬,华西和黄淮等地降水量异常偏多,部分地区出现严重暴雨洪涝等灾害,涉及山西、河南、湖北、重庆、川陕等地
西南地区夏秋连旱 夏秋季节,西南地区降水持续偏少,发生了严重的干旱,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地均受影响
长江中下游春夏连旱 春夏之交,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严重偏少,出现春夏连旱,造成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等地严重受灾
6月南方洪涝灾害 6月份,南方先后遭受大范围强降水袭击,多地发生洪涝等灾害,影响范围涉及苏浙、闽皖、赣鄂湘、粤桂、川渝云贵等地
冬麦区冬春连旱 2010年冬至2011年春,冬麦区降水持续偏少,遭受了严重的冬春连旱,晋冀、苏皖、山东、河南、陕西和甘肃等地受影响
洪涝与干旱灾害多发生在华北、东部沿海省份,在空间上具有一致性(发生洪涝灾害的省份也易发生旱灾)和交错性(某些省份发生洪涝灾害时其他省份正发生旱灾)。这些省份季风气候显著,降水随季节的变化大,因此春旱夏涝现象较为常见。
活动
1.上表所列的洪涝灾害和旱灾分别发生在何时何地?
三、危害
观察并回答:
1.旱灾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旱灾可能引发哪些次生灾害?
农作物减产;草场退化、土地沙化,影响畜牧业发展;造成人畜饮水困难;严重时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次生灾害:沙尘暴、火灾、虫灾等。
干旱灾害
DROUGHT
/
虫灾、火灾等
草场退化和沙漠化
四、防治措施
干旱灾害
DROUGHT
/
“开源”:
兴修水库,调蓄径流;
跨流域调水;人工增雨;
植树种草,营造防护林。
“节流”:
农业上采取喷灌、滴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
改善种植结构,发展旱作农业;
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提高民众节水意识。
旱作农业
节水农业
再生水利用
台风灾害
03
台风灾害台风是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漩涡,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西太平洋是世界上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域。图为在全球台风的分布。全球台风生成及影响的地区共有七区:北太平洋西部及中国南海者称台风,大西洋西部、加勒比海、墨西哥湾和北太平洋东部等地称飓风,印度洋、孟加拉湾及阿拉伯海等地可称旋风。为台风的形成提供充足的热量和水汽供应地转偏向力一、概念洋面温度超过26 ℃时空气强烈膨胀上升,使近洋面气压降低,外围空气源源不断地补充流入上升区。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流入的空气旋转辐合上升。而上升空气膨胀变冷,水汽凝结释放热量,促使低层空气继续强烈上升,造成近洋面气压下降得更低,空气旋转加剧,形成台风。
台风灾害——形成
我国的台风灾害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以台、闽、粤、琼、浙等省为主),多发于夏秋季节。
台风灾害
TYPHOON
/
二、分布及影响路径
西行路径:热带气旋从源地(指菲律宾以东洋面)一直向偏西方向移动,往往在广东、海南一带登陆。
西北路径:热带气旋从源地一直向西北方向移动,大多在台湾、福建、浙江一带沿海登陆。
转向路径:热带气旋从源地向西北方向移动,当靠近我国东部近海时,转向东北方向移动。
外围大风区:风力较大,越向内风越大;
漩涡风雨区:多暴雨,降水最多;
台风眼:无风、少云、晴朗
台风灾害
TYPHOON
/
三、台风的结构
四、影响
观察并回答:
1.台风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台风会带来有利影响吗?
狂风:吹到房屋、拔起大树、破坏交通、通信设施;
暴雨:引发洪水、滑坡、泥石流等;
风暴潮:侵蚀海岸、破坏海堤,造成海水倒灌,危害近海养殖。
台风灾害
TYPHOON
/
有利影响:消暑降温,缓解旱情
五、防治措施
利用气象卫星对台风进行监测并及时预报;
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
加强宣传,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沿海防护林
台风预报
台风灾害
TYPHOON
/
寒潮灾害
低温冻害
04
一、概念
寒潮灾害
COLD FRONT
/
寒潮是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某地大范围剧烈降温,气温24小时内下降8 C及以上,且使得该日最低气温下降到4 C以下,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的天气过程。
蓝色预警: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 8℃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
黄色预警: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2℃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4℃,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
橙色预警:24小时内最低气温将要下降16℃以上,最低气温小于等于0℃,平均风力可达6级以上,或阵风7级以上。
寒潮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深秋到初春时节
势力强大的寒潮甚至可影响到低纬度地区
二、成因和分布
寒潮灾害
COLD FRONT
/
二、成因和分布
观察并回答:
1.入侵我国的寒潮来源于哪里?入侵方向是怎样的?
2. 寒潮主要影响我国哪些地区?什么季节多发?
3.我国有没有不受寒潮影响或影响小的地方?
发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
入侵方向:自北向南
影响地区:东北地区多发,华北次之,再次为西北和长江流域,华南较少
多发季节:冬半年
寒潮灾害
COLD FRONT
/
11.04
11.05
11.06
11.07
11.08
青藏高原因海拔高,不受寒潮影响,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地因受秦岭等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小。广东、海南和台湾等地因纬度较低不易受影响。
剧烈降温往往使农作物遭受冻害,造成农业损失。
2016年1月26日,江苏连云港海州湾沿海最低气温降至-14.7℃,为当地46年来1 月份最低气温。图为海州湾被海冰覆盖的紫菜养殖场。
三、影响
寒潮灾害
COLD FRONT
/
剧烈降温往往使农作物遭受冻害,造成农业损失。
伴随的大风、大雪、冻雨会造成畜牧业损失
寒潮天气对舍饲圈养和接羔保育有一定的影响;冰雪天气,无法正常放牧以及缺少饲草料供给;部分牧区分散居住牧民道路因暴雪受阻,无法正常出行,调运饲草料车辆无法正常出行,导致饲草料供给出现缺口,会导致牲畜饿死,最终导致农牧民经济损失严重。
三、影响
寒潮灾害
COLD FRONT
/
剧烈降温往往使农作物遭受冻害,造成农业损失。
伴随的大风、大雪、冻雨会造成畜牧业损失
阻断交通,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等
2011年12月9日凌晨,四川西昌及周边地区气温骤降,出现风霜、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导致某处输电铁塔发生倒塌。
三、影响
寒潮灾害
COLD FRONT
/
剧烈降温往往使农作物遭受冻害,造成农业损失。
伴随的大风、大雪、冻雨会造成畜牧业损失
阻断交通,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等
对人体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寒潮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影响,是诱发感冒流行的重要因素。寒潮到来时,感冒病人大增,慢性气管炎、哮喘病患者都也往往病情复发或加重。
三、影响
寒潮灾害
COLD FRONT
/
三、影响
危害:
大风:破坏通信设施和输电线路
降温:造成农作物冻害,畜牧业损失等
雨雪:阻断交通、压塌房屋等
寒潮灾害
COLD FRONT
/
观察并回答:
1.寒潮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寒潮会带来有利影响吗?
有利影响:
大风:吹散雾霾,提高空气质量;带来风能资源。
雨雪:补充水资源,缓解冬日旱情;大雪覆盖越冬作物,抗旱保暖;增加土壤肥力。
降温:杀死病虫害。
加强监测与预报;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加强农田基本设施建设,做好农作物、
牲畜的防寒防防冻准备工作;
培育和推广耐寒品种;
船只及时回港;
在道路上撒盐……
四、防御措施
寒潮灾害
COLD FRONT
/
高中地理高一必修一第六章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