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5课第二次工业革命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与特点
电动机
1.开始:19世纪六七十年代,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
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电车
2.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1.电的应用:第二次工业革命最显著的成就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耐用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
科学与技术、生产紧密结
和放映机等,在纽约建立了美国第一座火力发电站。
合,科学革命与工业革命
·意义:电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人类
携手并进。
社会进入了“电气时代”。
2.内燃机和新的交通工具
成就
时间
人物、公司
成就
1876年
奥托(德国)
煤气内燃机
1883年
戴姆勒(德国)
汽油内燃机
19世纪80年代
本茨(德国)
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早期汽车
1903年
莱特兄弟(美国)
飞机
1913年
福特汽车公司(美国)》
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
。意义:内燃机的发明带动了相关的新兴工业的发展和交通工具的
罗提醒
出现,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
无论就深度还是广度
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而言,第二次工业革命
项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都远远超过第一次工
业革命。“深度上”指的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电力、内燃机的应用
是发明成果与科学技
主要特征
开辟时代
“蒸汽时代”
“电气时代”
术联系较为紧密。“广度
上”指的是第二次工业
领先国家
英国
美国、德国等
革命在多个国家同时
能源/动
电力、石油/电动机、内
煤炭/蒸汽机
力机
燃机
开展,如美国、德国等。月
115
世界历史(下)
3.化学工业和新材料:19世纪60一80年代,人们已能使用新方法生产
碱、硫酸、人造染料等产品,且产品成本更低,性能更好:
时间
人物
国籍
发明
意义
在军事、工程方面得到了广
1867年
诺贝尔
瑞典
现代炸药
泛应用
赛璐珞的
1869年
海厄特
美国
现代塑料工业由此诞生
制造技术
1884年
夏尔多内
法国
人造纤维
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诺贝尔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诺贝尔逝世后,根据他
的遗嘱,他的大部分财产
1.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一些资本主义国
被用来设立了诺贝尔奖。
家取得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
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增强,对世界
食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列
产生了深远影响。
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第6课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
1人口增长和大众教育
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资
本主义得到发展,维新变
1.人口增长
法运动和辛亥革命爆发。
。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人口的迅速增长。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劳动力结构发生
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农业生产,专门从事工业和商业。
妇女的社会角色发生变化,为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
★1801一1831年,英国的
2.大众教育:19世纪以后,为了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欧洲国家开始
伯明翰、曼彻斯特等城市
推广大众教育。教育的普及,提高了欧美各国的大众文化水平,促进
的人口增加了两倍多。
了社会的发展。
工业革命推动了城市化。
2城市化
工业革命开始后,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流向城市,
城市规模越来越大。19世纪中期以后,城市的环境开始改善,一些
基础设施建立起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着变化。
3社会问题
1.社会矛盾激化:资本家与工人间的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日趋尖
锐,工人的反抗斗争日益激烈。
2.环境污染严重:工厂排放大量的废气和废水,严重污染了大气和河
机器时代的“享受”
流,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