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6课三国鼎立
1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
魏
曹不
1.官渡之战:东汉末年,州郡割据,曹操和袁绍都想称雄北方。200年,
刘备孙权
曹操和袁绍在官渡决战,曹操以少胜多歼灭袁军主力。官渡之战为
蜀
吴
曹操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三国鼎立形势简图
2.赤壁之战:208年,曹操准备统一全国,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决战,孙刘
★魏国的建立者是曹丕,
联军用火攻大败曹军。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不是曹操,曹操生活在东
2三国鼎立
汉末年,不是三国时期。
1.三国鼎立形成
0220年,曹丕在洛阳称帝,国号魏。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0229年,孙权称帝,吴国建立,定都建业。三国
鼎立的局面形成。
2.三国经济状况
。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
易。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
达夷州,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都城
州级驻所
一政权部族界
。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
未定今国界
南海
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三国鼎立形势图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食三国灭亡的先后顺序
1西晋的统一及灭亡
是蜀、魏、吴。
1.建立:266年,司马炎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
2.统一: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3.腐朽统治:制定了一系列优待大地主、大贵族的政策,这些大地主、
罗提醒
八王之乱发生的原因
大贵族大多缺乏治国的雄才大略,处处维护自己家族的权势,生活
(1)西晋大封同姓诸王。
上以豪华奢侈为荣,追求享乐。
(2)大地主、大贵族当
4.八王之乱
权,道德沦丧,唯利是
。概况:西晋初年,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晋惠帝时,手握重兵的八
图,享乐之风盛行。
个封王为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
(3)晋惠帝昏庸无能。
。影响:西晋从此衰落;形成了我国古代历史土第一次大规模的人
19
中国古代史(上)
口迁徙高潮。
5.灭亡: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
2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1.时期:东汉、魏、晋时期。
2.内迁民族:氐族、羌族、匈奴族、羯族、鲜卑族等。
3.结果:西晋时,山西、陕西内迁的各族人口,已占当地总
人口的一半。
4.十六国时期
。历史上把西晋灭亡后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
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这一时期,各国彼此攻战,
经济遭到严重破坏。
西晋内迁少数民族分布图
。前秦:4世纪后期,前秦统一了黄河流域。皇帝苻坚任用汉人王猛
为丞相,整顿吏治,厉行法治,加强集权,招抚流民,减赋禁奢,大力
兴办学校,提倡儒学。前秦境内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有所缓和。
第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1东晋与南朝
★“王与马,共天下”反映
1.东晋的兴亡及统治
了东晋时期士族门阀势
。兴亡:317年,司马睿重建晋朝,以建康(今南京)为都城,史称东
力强大。
晋。420年,东晋灭亡。
。统治
→“王与马,共天下”:司马睿称帝,得益于王导为首的南北大贵族
的拥戴,即位时,他邀请王导共坐御床,时人称之为“王与马,共
食宋齐继,梁陈承,
天下”。
为南朝,都金陵。
→军事:多次北伐,但未能恢复中原;淝水之战中战胜前秦,成功
北元魏,分东西,
抵御了来自北方的军事威胁。
宇文周,与高齐。
→经济: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江南出现“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
景象。
2.南朝:420一589年,中国南方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
王朝都在建康(今南京)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其中,疆域最
大的朝代是宋。
★左图为三国两晋南北
朝时期的朝代更替简图,
魏
西晋
十六国
北朝
这一时期的政治特征为
蜀
吴
东晋
南朝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朝代更替简图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