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2-29 14:38: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化 学 试 卷
(命题人: 审题人: 考试时间:75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Na-23 Si-28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某固体化合物R不导电,但熔化或溶于水都能完全电离。下列关于物质R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R为非电解质 B.R是强电解质
C.R是分子晶体 D.R是弱电解质
2.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H++CH3CO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0.1 mol·L-1的CH3COOH 溶液加水稀释或加热均可使c(CH3COO-)增大
B.0.1 mol·L-1的CH3COOH 溶液加水稀释,c(CH3COO-)·c(H+) 减小
C.向0.1 mol·L-1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纯醋酸,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减小
D.0.1 mol·L-1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减小
3.水是最常见的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的电离方程式为H2O=H++OH-
B.升高温度,水的离子积常数增大
C.常温下,由水电离出c(H+)=1×10-12mol·L-1的溶液呈碱性
D.水是非极性溶剂
4.在氨水中,NH3·H2O的电离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溶液呈电中性 B.溶液中无氨水分子
C.c(OH-)保持不变 D.溶液中和OH-共存
5.90℃时水的离子积Kw=3.8×10-13,该温度时纯水的pH是(  )
A.等于7 B.小于7 C.大于7 D.无法确定
6.已知常温下柠檬水的pH是3,纯碱溶液的pH是11,两溶液中的c(H+)浓度比为( )
A.3:11 B.1:1 C.10—3:10—11 D.10—11:10—13
7.某浓度的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NH3·H2O+OH-,若想增大的浓度,而不增大OH-的浓度,应采取的措施是( )
A.适当升高温度 B.加入NH4Cl固体
C.通入NH3 D.加水稀释
8.高氯酸、硫酸、硝酸和盐酸都是强酸,其酸性在水溶液中差别不大。以下是某温度下这四种酸在冰醋酸中的电离常数:
酸 HClO4 H2SO4 HCl HNO3
Ka 1.6×10-5mol·L-1 6.3×10-9mol·L-1 1.6×10-9mol·L-1 4.2×10-10mol·L-1
由以上表格中数据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冰醋酸中这四种酸都没有完全电离
B.在冰醋酸中高氯酸是这四种酸中酸性最强的酸
C.在冰醋酸中硫酸的电离方程式为H2SO4=2H++SO
D.水对这四种酸的强弱没有区分能力,但冰醋酸可以区分这四种酸的强弱
9.下列微粒中能使水的电离平衡向左移动且溶液的pH减小的是( )
A. B.Cl- C.Na+ D.OH-
10.已知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为Kw,该温度下,将浓度为a mol/L的一元酸HA与b mol/L的一元碱BOH等体积混合,可判断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 )
A.a=b B.混合溶液中,c(H+)+c(B+)=c(OH﹣)+c(A﹣)
C.混合溶液中,c(H+)= D.混合溶液的pH=7
11.氢气可用于制备H2O2.已知:①H2(g)+A(l)=B(l) ΔH1;②O2(g)+B(l)=A(l)+H2O2(l) ΔH2,其中A、B均为有机物,两个反应均为自发反应,则反应H2(g)+O2(g)=H2O2(l)的ΔH( )
A.大于0 B.小于0 C.等于0 D.无法判断
12.二甲醚(DME)被誉为“21世纪的清洁燃料”。以下说法能说明反应3H2(g)+3CO(g) CH3OCH3(g)+CO2(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H2和CO2的浓度之比为3∶1
B.单位时间内断裂3个H—H同时断裂1个C=O
C.恒温恒容条件下,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绝热体系中,体系的温度保持不变
13.某温度下,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2X(g)+Y(g)Z(g)+W(s) ΔH >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容器中加入氩气,反应速率不变
B.加入少量W,逆反应速率增大
C.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D.将容器的体积压缩,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有效碰撞次数增加
14.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
A.甲烷的燃烧热ΔH=-890.3kJ/mol,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l)ΔH=-890.3kJ/mol
B.500℃、30MPa下,将0.5molN2(g)和1.5molH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ΔH =-38.6kJ/mol
C.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
D.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H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ΔH=-571.6kJ/mol
15.CH4消除NO2的反应为:CH4(g)+2NO2(g)N2(g)+2H2O(g)+ CO2(g)
ΔH < 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B.平衡时升高温度,v正增大,v逆减小
C.平衡常数
D.该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可自发进行
16.工业上制备硫酸过程中涉及反应:2SO2 (g)+ O2(g)2SO3 (g) ΔH。某密闭容器中投入一定量SO2和O2,在p 1、p2两不同压强下平衡时SO2的含硫百分含量[SO2的含硫百分含量为]随温度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 )
A.ΔH >0
B.p 1 > p2
C.逆反应速率:
D.平衡常数:
17.相同条件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选用不同的催化剂(a、b、c)发生反应:4NH3(g)+6NO(g)5N2(g)+6H2O(g),反应产生N2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催化剂的催化效率:a>b>c
B.X点时,NH3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5 mol·L-1·min-1
C.使用催化剂a、b、c达到平衡时NO的转化率相等
D.若在恒容绝热的密闭容器中发生该反应,当K值不变时,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18.反应Fe(s)+CO2(g)FeO(s)+CO(g),700℃时平衡常数为1.47,900℃时平衡常数为2.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B.反应达到平衡后,向体系中加入NaOH溶液,平衡逆向移动
C.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D.温度不变时,为定值
19.工业上可通过甲醇羰基化法制取甲酸甲酯(HCOOCH3):CH3OH(g)+CO(g) HCOOCH3(g)。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投入等物质的量的CH3OH和CO,测得相同时间内CO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点反应速率v正=v逆
B.增大压强,甲醇转化率增大
C.反应速率va<vd
D.生产时反应温度控制在80~85℃为宜
20.在刚性密闭容器中充入0.4 mol N2O4 气体,容器内反应为N2O4(g)2NO2(g) ΔH,在T1和T2时,测得NO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T2时,20 ~ 40 s内N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B.温度T2>T1;ΔH <0
C.若增大N2O4的起始浓度,平衡时比原平衡小
D.M点和N点的平衡常数KM>KN
二.非选择题 (本题共4大题 共40分)
21.(每空2分,共10分)
(1)溶液酸化时,K2MnO4转变为MnO2固体和KMnO4的离子方程式是 。
(2)常温下,某种饮品pH=4,其中c(OH-) 。
(3)将0.025 mol·L-1的H2SO4溶液和0.075 mol·L-1的H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溶液的pH= 。
(4)常温下,pH=13的氢氧化钡溶液,c[Ba(OH)2] 。
(5)当H2S浓度较低时常用纯碱溶液进行吸收。表为H2S、H2CO3 的电离平衡常数。
电离平衡常数 Kal Ka2
H2S 9.1×10-8 1.1×10-12
H2CO3 4.3×10-7 5.61×10-11
纯碱溶液吸收少量H2S的离子方程式为 。
22. (每空2分,共10分)在一定温度下,有a.盐酸 b.硫酸 c.醋酸三种酸:
(1)当三种酸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c(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字母表示,下同)。
(2)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三种酸,中和NaOH 的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3)若三者PH相同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将PH相同且体积也相同的三种酸,分别与等浓度的NaOH稀溶液反应至pH=7,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大小关系为 。
(5)将PH相同的三种酸均加水稀释至原来的100倍后,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3. (每空2分,共10分)尿素[CO(NH2)2][s]是首个由无机物人工合成的有机物。
(1)在尿素合成塔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2NH3(g)+CO2(g)NH2COONH4(l) △H1=-119.2 kJ mol-1;NH2COONH4(l)CO(NH2)2(s)+H2O(g) △H2=+15.5kJ mol-1,已知第一步反应为快速反应,第二步反应为慢速反应,则2NH3(g)+CO2(g)CO(NH2)2(s)+H2O(g) △H3= kJ mol-1,下列图象能表示尿素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能量变化历程的是 (填标号)。
A. B.  C. D.
(2)T℃,在2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NH3和1molCO2,保持体积不变,发生反应,2NH3(g)+CO2(g)CO(NH2)2(s)+H2O(g),10min时反应刚好达到平衡。测得起始压强为平衡时压强的1.5倍,则:
①NH3的平衡转化率为 。
②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标号)。
A.n(CO2):n(NH3)=1:2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C.CO2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D.单位时间内消耗2molNH3,同时生成1molH2O
(3)一定温度下,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H3(g)+CO2(g)CO(NH2)2(s)+H2O(g),若原料气中=m,测得m与CO2的平衡转化率(α)的关系如图所示:
若平衡时A点容器内总压强为,则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P= 。(用平衡分压代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24.(11分)在T℃条件下,向1L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M中加入2 mol X和1 mol Y,发生如下反应: 2X(g) + Y(g)a Z(g) + W(g) △H = -Q kJ·mol-1 (Q>0)。当反应达到平衡后,反应放出的热量为Q1 kJ,物质X的转化率为α;若平衡后再升高温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则
(1)化学计量数a的值为 ;此反应的逆反应△S 0 (填﹤,﹥,﹦)。
(2)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该反应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
A.容器内压强一定 B.v(X)正=2 v (Y)逆
C.容器内Z分子数一定 D.容器内气体的质量一定
E.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一定 F:X、Y、Z、W的浓度之比为2∶1∶a∶1
(3)维持温度不变,若起始时向容器中加入4mol X和6 mol Y,若达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减小到开始时的85%,则反应中放出的热量为 kJ。
(4)已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如下表:
温度/℃ 150 200 250 300 350
平衡常数K 9.94 5.2 1 0.5 0.21
试回答下列问题:
若在某温度下,2 mol X和1 mol Y在该容器中反应达平衡, X的平衡转化率为50%,则该温度为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