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秘籍】七(下) 第2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北师大版数学-尖子生创优课堂笔记(pdf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秘籍】七(下) 第2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北师大版数学-尖子生创优课堂笔记(pdf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2-29 14:59: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柏交线与平行线
第二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1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T相交线和平行线
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和平行两种
2.相交线:在同一平面内,若两条直线只有
一个公共点,我们称这两条直线为相交
A
D
食11与L2平行,1与L3相交
线.如图所示,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
点0.
3.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
食两条直线平行
线叫做平行线
2对顶角的概念及性质
1.对顶角的概念:如图所示,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A、
1
个2
2
∠1与∠2有公共顶点0,它们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003
★对顶角(与位置有关)
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一定相等,但相等的角
D
2.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如图,∠1=∠2,∠3=∠4
不一定是对顶角.如
典例(泉州中考)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点O,
图所示,∠1=∠2,但它
∠AOD=50°,则∠B0C=
们不是对顶角.
解析:因为∠BOC与∠AOD是对顶角,所以∠BOC=B
D
∠A0D=50°.
答案:50°
3补角与余角的概念及性质
1.补角与余角的概念
。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180°,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90°,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α与∠B互余.食∠α与∠B互补
2.补角与余角的性质: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典例(济南中考)如图,点0在直线AB上,若∠1=40°,则∠2的度数是
().
A.50°
B.60°
C.140°
D.150°
★直角和钝角不存在余
解析:因为∠1和∠2互为补角,所以∠1+∠2=180°.
B
角.
又∠1=40°,所以∠2=180°-40°=140°
答案:C
49
七年级下
4垂直的定义及垂线的性质
1.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如果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称这两条
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
点叫做垂足
2.表示方法:通常用符号“⊥”表示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如图1,直线AB
与直线CD垂直,记作AB⊥CD;如图2,直线l与直线m垂直,记作lL
m.其中,点0是垂足
★生活中的垂直关系图.
B
0
D
图1
图2
3.垂线的三种画法
P
。利用三角尺的两条直角边或刻度线与所在边的垂直关系画.利用
直尺和三角尺画垂直的基本要点是:“一靠、二过、三画”,即靠已
“靠”1“过”“画”l
知直线→过定点→画垂线
★用直角三角板画垂线.
。利用量角器画
。利用折叠法画
4.垂线的性质
。性质1: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
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
A BO
C
D
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这一性质可简述为:
P0最短.
山此MM山
这样挖
山MM山
垂线段最短
A
山山山山山
最省力
5.过点A作l的垂线,垂足为B,线段AB的长度叫做点A
到直线的距离.
B
典例(厦门中考)已知直线AB,CB,1在同一平面内,若AB⊥,垂足为
★垂线段最短
B,CB⊥l,垂足也为B,则符合题意的图形可以是(
A
B
BB
A
C
A
D
解析:根据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可知,直
线AB与CB重合,且垂足都为B,结合图形可知C选项正确
答案:C
50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