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柳宗元
背景资料
了解作者作品,明确主题写法。
一、作者作品
蓄地表达了作者贬官失意的孤凄悲苦之情。
柳宗元(773一819),字子
本文在描绘景物方面手法多样。第1段,
厚,河东(今山西永济西)人,世
作者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在移动变换中引
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
导人们领略不同景致。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
故又称“柳柳州”。唐代文学家,与韩愈倡导古
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在人们眼前渐
文运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代表作有传记
次展开一幅美妙的图画。第2段,作者运用
文《段太尉逸事状》《童区寄传》《捕蛇者说》,寓
“定点特写”的手法描写潭中的鱼儿,既写其
言《黔之驴》,山水游记“永州八记”。著有《柳
静,又写其动,让人不由联想到作者的欢悦心
河东集》。
情。第3、4段,对小石潭的水源以及潭上景物
二、主题思想及写作特色
的描写,作者巧妙地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周围景物
用北斗七星的曲折和蛇的爬行形容小溪的形
的优美静穆和环境的幽静凄清,借景抒情,含
状,用狗的牙齿形容溪岸,形象逼真。
年级下册
课文全析
全面解析课文,漫画图解重点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①,闻
水声,如
鸣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像珮环
①文章开篇以环珮相击之
珮环②,心乐之。①伐竹
音来写水声,表现出水声的
取
道,下
碰撞的声音,我心里为之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向下
清脆、令人愉悦;同时也借水
声烘托出环境的幽静。(重庆
见
小潭,水
尤3清洌。「①篁(hung)竹:竹林。②珮环:
市中考)
看到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珮、环都是玉饰。③尤:格外。
全
石以为底,近岸,
卷④石底以
出,
蒙络摇缀
潭以整块的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周边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
为坻⑤,为屿,为嵁,为岩。
青
树翠
蔓,蒙络
面,成为坻、屿、堪、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翠绿的藤蔓,蒙盖
摇缀,参差
披拂。「④卷:翻卷。⑤坻(ch):水
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中高地。⑥堪(kā):不平
既状写了青树翠蔓的奇特之
的岩
美,也突出其生机盎然。(泰
石。
安市中考)》
112
·小石潭记·
评析:本段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记叙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
描绘小潭的概貌。
皆若空游无所依
潭中鱼可⑦百许⑧头,皆若空游无
所依,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
日光下澈,
影布
石上。怡然不动,俶尔@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鱼儿静止不动,忽然
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2「⑦可:大约。
衬托出潭水的清澈透明,给
向远处游去,来去轻快迅疾,好像在和游人一同欢乐。⑧许:表示
人以鲜明的画面感。(日照市
约数。⑨澈:穿透。⑩佁(y)然:静止不动的样子。
中考)
①俶(chù)尔:忽然。②翕()忽:轻快迅疾的样子。
评析:写游鱼,先总写鱼的大致数量和“空游无所依”的状态,
接着采用特写镜头写日光鱼影,勾画出一幅生动活泼的游鱼图。
2以小鱼的自由自在来比
(重庆市中考)
衬人的心情。
潭西南而望,
斗
折
蛇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
3“斗折蛇行”,用比喻的修
行,明灭可见。3其岸势犬牙
差互,
不可知
辞手法写出了溪水蜿蜒曲折
蜒前行,时隐时现。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交错不齐,不知道
的样子。
其源。
它的源泉在哪里。
评析:写潭水的源头和岸势。
凄神寒骨
年级下册
坐
潭上,四面竹
树环合,寂寥
无
坐在小石潭边,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
人,
凄神
寒骨,悄怆幽邃“。以其
境过
人,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凄凉幽深。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
清,不可久居,乃记之
而去。
B悄(qiǎo)怆:
清,不可以久留,于是记录下游览经历就离开了。凄凉。④邃:深。
文章的情感由“乐”渐渐转
化为“寂寥”“悄怆”,含蓄地
⑤以:因为。
表达了作者遭贬谪后内心
⑥清:凄清。」
的落寞。
评析:景中传情,情景交融。写小石潭周围凄清的环境。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
弟宗玄。隶而从
者,
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堂弟宗玄。跟随着同去的人有
④交代同游者,这是古代游
崔氏二小生,
日恕己,日奉壹。4「@隶而从:跟
记的一般格式,表达对朋友
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随着同去。
的尊重。
评析:介绍同游者。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