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古诗词诵读
背景资料
了解作者作品,明确主题写法
作者作品
辛弃疾见本书第175页。
苏轼见本书第64页。
纳兰性德(1655一1685),原名纳兰成德,
陈与义(1090一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
字容若,清代词人。词作以小令见长,清新自
阳(今属河南)人,南宋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
然,直抒胸臆,风格接近李煜。词集有《侧帽
有《简斋集》《无住词》。
集》《饮水词》。
定
风
波苏轼
课文全析
全面解析课文,漫画图解重点
三月七日,
沙湖①道中遇
雨,
雨具先去②,同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三月七日,我在沙湖道上遇到大雨,有人带雨具先走了,同行
皆
狼狈,
余独不觉。已而③遂晴,故
的人都感到狼狈不堪,唯独我不觉得。不久,天就放晴了,因此,我
作此词。「①沙湖:在黄州东南三十里处。②雨具先去:
作了这首词。有人带雨具先走了。③已而:不久,过一会儿。
评析:小序交代当时的情景和作词的原因。
写词人在雨中潇洒徐行,不
莫
听穿林打叶
声,何妨
吟啸④且
惧困难,表现了他顺应自
不要去听那穿林打叶的潇潇风雨声,何妨一边高声吟咏,一边
然、乐观旷达的心态。(孝感
徐
行。
竹杖
芒鞋⑤轻
胜
马,
市中考)
年
缓步而行。手执一根竹杖,脚穿一双草鞋,比骑着一匹快马还要轻松,
回首向来萧瑟处
谁怕?
一蓑⑥烟雨
任
平
生。
册
谁怕这点儿风雨呢?只要披一袭蓑衣,任凭一生风雨,我也不在意。
④吟啸:高声吟咏。⑤芒鞋:草鞋。⑥蓑:
蓑衣,一种用蓑草编成的防雨衣。
评析:冒雨漫步,抒写徐行的心情。
作者从大自然微妙的一瞬获
料峭⑦春风吹
酒醒,
微
冷,山头斜
得顿悟:自然界的雨晴既属
微寒的春风把我的酒意吹醒,我感到微微的寒冷,山头的斜阳
平常,人生的荣辱得失又何
照却相迎。回首
向来萧
瑟⑧处,
归
足挂齿?
却在迎接我。回头望望方才遭遇风雨的地方,也是雨过天晴,回
200
。课外古诗词诵读·
去,也无
风雨也无晴。「⑦料峭:形容微寒。⑧萧瑟:
去吧,人生无所谓风雨和晴天。指风雨吹打树木的声音。
评析:酒醒天晴,心境旷达,超然洒脱。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
课文全析
全面解析课文,漫画图解重点
忆昔午桥①桥上饮,
坐中多是
豪英。长
沟
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月光映在河沟,
流月②去无声。
杏花
疏影里,吹
笛到天明。「①午
忆昔午桥桥上饮
随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的淡淡影子里,吹起竹笛直到天明。桥:
在洛阳城南十里。②长沟流
月:月光随着沟水悄悄地消逝。」
评析:上片忆旧,表现出作者充满闲情逸致的生活情趣。
二十余年
如一梦,此身虽在
堪
惊。
二十多年的岁月仿佛一场梦,我虽身在,回首往昔却胆战心惊。
以“忆”字开篇,描绘出一幅
晴3。
古今
恬静、清婉、奇丽的画面,将
闲
登小阁
看新
多少
充满闲情雅兴的生活情景真
百无聊赖中登上小阁楼,观看新雨初晴的景致。古往今来多少历史
实地反映了出来。
事,
渔唱起三更④。「③新晴:新雨初晴。④渔唱
事迹,都成为渔歌在夜半响起。起三更:渔歌在夜半响起。
评析:下片感怀,表达了作者寂寞悲凉的心情。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
课文全析
全面解析课文,漫画图解重点
九年级下
一轮
秋影转
金波,
飞镜又重磨。1
一轮缓缓移动的秋月洒下万里金波,仿佛一面铜镜重新磨过。
1月到中秋,仿佛一面刚刚
把酒问
姮娥①:被白发,
欺人
磨过的铜镜。月轮转动,暗
(我)举起酒杯问那月中的嫦娥:白发日增,这不是故意欺负人,又
示着时光流逝。
奈何?①姮(hng)娥:即嫦
姮:不要误写作“嫦”。
是什么?娥,传说中月宫的仙女。」
评析:词的上片,词人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构成一种超现实
的艺术境界,以寄托自己的理想与情怀。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