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年级上册
古代诗歌四首
观沧海曹操
背景资料
了解作者作品,明确主题写法
一、作者作品
二、主题思想及写作特色
曹操(155一220),字孟
这首诗通过描写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抒
七
德,沛国谯(qiao)县(今安徽
发了诗人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宏伟抱负,表
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
达了诗人豪迈自信的气魄和宽广的胸襟。
级上
事家、诗人。著有《孙子略解》
这首诗想象奇特,境界宏伟。诗人用奇特
《兵法接要》,诗歌《蒿里行》
的想象,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宏伟的境界:“日月
《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等,与其子曹丕、
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此句写
曹植并称“三曹”。
出了一种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威力和气势。
课文全析
全面解析课文,漫画图解重点◆
东临①碣石2,以观沧
海。
①临:到达,登上。
往东到达碣石山,来看那苍茫的大海。
②碣(jié)石:山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在今河北昌黎西北。东汉建安十二年
(207)秋天,曹操征乌桓时曾路经这里。
评析:“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几句皆由此展开,具体写登山之
所见所思。
水何澹澹3,山岛
竦峙④。
树木丛生,百草
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事,
海水起伏荡漾,山岛都高高地耸立。岛上草木丛生,丰盛而
显得很质朴。
丰茂。秋风
萧瑟,
洪波
涌
起。
茂密。秋风吹来,发出瑟瑟的声响,无数的巨浪,被高高地卷起。
「③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④竦峙(sǒngzh):耸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立。竦、峙,都是耸立的意思。⑤萧瑟:秋风声。
评析:以上六句描写海水和山岛,全是写实景,写了从碣石山
往下看“沧海”的情形。
日月之行,若出
其中;星汉6
灿烂,若
太阳、月亮此起彼落,好像出没于大海中;银河星光闪烁,好像
写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景象
出其
里。「⑥星汉:
壮丽。(福建省中考)
来自大海之底。
银河。
·古代诗歌四首·
评析: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借助奇特的想象来
知识拓展
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曹操在北征乌桓,并取
幸甚
至哉⑦,
歌以咏
志。
⑦幸甚至哉:幸
得胜利后,登上碣石山,心潮
幸运得很,好极了,用诗歌表达我的志向。运得很,好极了。
澎湃,写下《观沧海》。他将
幸,幸运。至
自己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
达到极点。
诗中,使这首诗具有雄浑苍
评析:合乐时所加的套语,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劲的风格。
七年级上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背景资料
了解作者作品,明确主题写法。
一、作者作品
李白(701一762),字太白,
式,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借明月来表达对友人
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有“诗
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友人的关切、安
仙”之称。李白曾任翰林院供
慰之情。
奉,因性格傲岸,不为权贵所容。
本诗寄情于景,情景交融。诗人写景,独
宫廷的经历使他加深了对腐败社会的认识。
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
他写下了许多抨击帝王权贵荒淫奢侈和控诉
全诗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切合当时情境,
现实政治黑暗的诗篇。有《李太白全集》。
融情入景,因此诗句于景中见情,虽不着悲痛
二、主题思想及写作特色
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以形象思维的方
课文全析
全面解析课文,漫画图解重点。
杨花落尽子规②啼,闻
道
龙标3
柳絮落尽,杜鹃啼声凄婉,得知你被贬为龙标尉,(行程艰难,)
我寄愁心与明月
过五溪。「①杨花:柳絮。②子规:即布谷鸟,又称“杜鹃”。③龙
已过五溪。
标:指王昌龄。古代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
称呼
个人。
评析:“杨花”“子规”两种景物点明暮春时令,烘托出凄凉悲
惋的氛围。(天津市中考)
诗人让明月把他的愁心带到
我寄愁心
夜郎以西去,想象奇特。
与
明月,
随君直到夜郎④
将我的怀念之心托付给多情的明月,让它伴随你一同到夜郎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