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
背景资料
了解作者作品,明确主题写法。
一、作者作品
二、主题思想及写作特色
孔子(前551一前479),
本文通过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阐述了
名丘,字仲尼,鲁国陬(zōu)》
人应该有谦虚好学、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贫
七
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
贱不移、求学为乐的精神,温故知新、学思结合
级
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
的学习方法,诚实守信、厚道仁义、坚守节操的
册
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和学说,为
思想品德。
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本文的语言简洁传神,富有哲理。每一章
《论语》共20篇,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
语录虽然都是寥寥数语,但多运用反问、排比、
编写,以语录体和对话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
比喻等修辞手法,使用“乎”“矣”“也”等语气
其弟子的言行。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
词,使表情达意富有感染力和表现力,甚至说
《中庸》《孟子》并称为“四书”。从汉朝初年到
话人的神态都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这十
五四运动以前的两千多年,《论语》一直是学童
二章中的各章都可以算作格言,这些格言具有
们的必读书目。
简练晓畅、语意含蓄、富有哲理的风格。许多
中考链接:(百色市中考改编)《论语》,儒家经
句子已演变成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有着鲜活
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的生命力。
(v)
课文全析
全面解析课文,漫画图解重点。
子①日:“学
而时习2之,不亦
说③乎?「
①子:古代
孔子说:“学习了,然后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对男子的尊
称,这里指孔子。②时习:按时温习。]有
朋
自远方来,
有朋自远方来
时,按时。③说:同“悦”,愉快。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
而不
愠⑤,不亦君
子6乎?”
不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是有才德的人吗?”
④而:连词,表转折,相当于“却”“但是”。⑤愠
(《学而》)
(yùn):生气,恼怒。⑥君子:指有才德的人。
志同道合之人,从远方而来,
评析:本章主要谈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学以致用,体现学习
交流求学的心得,探索为人
价值。
的道理。
曾子⑦曰:“吾⑧日9三省”吾身:为人谋0而不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进行自我检查:替人谋划事情是不是竭
10
·《论语》十二章·
忠
乎?「⑦曾子:姓曾,名参(shn),字子舆,春秋末期
尽自己的心力呢?鲁国人,孔子的弟子。⑧吾(wú):人称代词,我。
⑨日:每天。⑩省(xing):自我检查,反省。①为]与朋友交而不
人谋:替人谋划事情。②忠:竭尽自已的心力。
跟朋友交往是不
1曾子具体讲到了他自我
反省的三个方面的内容,说
信⑧乎?
传吸
不习
乎?”①「B信:诚信。④传:
明自省是儒家弟子自我教
是诚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传授,这里指老师
育、自我修德的方法和途径。
传授的
(《学而》)
知识。
评析:本章强调的是加强自我反省,提高自我修养。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
立6,四十
七年级上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时能有所成就,四十
五十
四
而不
惑,
⑤十有五:十五岁。有,同“又”,用于
岁时心里不再感到迷惑,
整数和零数之间。⑥立:立身,指能有
五
所成就。⑦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
而耳
迷惑,疑惑。
五十岁时知道上天的意旨,六十岁时能听得进不
随着年龄增长,思想境界也
顺,
⑧天命:上天的意旨。古人认为天是世间万物的主
逐步提高,这是一个循序渐
同的意见,宰。命,命令。四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认为是
进的过程。
指能听得进]七十
而从心所欲”,不逾
矩@。”「20从心所
不同的意见。」七十岁时可以顺从意愿,不越过法度。”欲:顺从意
温故而知新
愿。④逾(yú)矩:越过法
《为政》)
要温习学过
度。逾,越过。矩,法度。
评析:本章是孔子自述其一生进德修业的发展过程。
的知识。
子日:“温⑧
故⑧而知新4,
可以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
为师矣。”「②温:温习,复习。3故:学过的知
(《为政)
做老师了。”识,旧知识。②④新:新的理解和体会。
“温故而知新”强调“悟”,即
评析:本章讲学习方法,强调学习关键要思考,要“知新”。
思考。
子日:
“学而不
思则
罔,
孔子说:“只是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2阐明“学”与“思”的辩证
思
而不学
则殆”。”2「⑤则:连词,相当于“就”“便”。西罔
关系。一味读书而不思考,
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wǎ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
就不能深刻理解,甚至会陷
无所适从。⑦殆
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却
(《为政》)
(dài):疑惑。
不去实实在在地学习,则终
评析:本章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强调学
究会疑惑而一无所得。所以
思结合。
要把“学”与“思”结合起来。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