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统编版一上第6单元第1课时 导读课 课件+大单元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统编版一上第6单元第1课时 导读课 课件+大单元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8-31 13:50:1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座号:__________
生字预习表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会认的字
生字 临摹写字 几画 识记方法 组词
影 影 影 15 景 + 彡 = 影(加一加) (影子) (背影)
























生字 临摹写字 几画 识记方法 组词
















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2张PPT)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第1课
导读课
谈话导入
同学们,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进入第六单元的学习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观察单元目录图片,了解第六单元的内容结构。
看课件,观察单元目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交流。
谈话导入
四篇课文
其他内容
课文题目
课文页码
看课件,观察单元目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交流。
谈话导入
看课件,观察单元目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交流。
第六单元
课文单元
四篇课文
语文园地六
和大人一起读
口语交际
看图猜题
默读课文,观察图片,根据图片信息,猜测出对应的课文题目。
影子
看图猜题
默读课文,观察图片,根据图片信息,猜测出对应的课文题目。
《影子》运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影子与人形影不离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影子的喜爱之情。
影子
看图猜题
默读课文,观察图片,根据图片信息,猜测出对应的课文题目。
比尾巴
看图猜题
默读课文,观察图片,根据图片信息,猜测出对应的课文题目。
《比尾巴》以对话形式介绍了6种动物的尾巴的特点。
比尾巴
看图猜题
默读课文,观察图片,根据图片信息,猜测出对应的课文题目。
青蛙写诗
看图猜题
默读课文,观察图片,根据图片信息,猜测出对应的课文题目。
《青蛙写诗》把池塘里的美丽景物“蝌蚪、水泡泡、水珠”拟人化,把它们想象成逗号、句号和省略号,从而写成一首生动有趣的小诗。
青蛙写诗
看图猜题
默读课文,观察图片,根据图片信息,猜测出对应的课文题目。
雨点儿
看图猜题
默读课文,观察图片,根据图片信息,猜测出对应的课文题目。
《雨点儿》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讲述了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后大地所发生的变化。
雨点儿
朗读发现
打开课本,朗读课文,观察图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影子分别会在我们的哪些方位呢?
影子在前,影子在后,
影子在左,影子在右。
前后左右
朗读发现
打开课本,朗读课文,观察图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课文中提到了六种动物的尾巴?它们是谁呢?
猴子、兔子、松鼠、公鸡、鸭子和孔雀。
朗读发现
打开课本,朗读课文,观察图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分别可以给青蛙当什么?
小蝌蚪当小逗号,水泡泡当句号,一串水珠当省略号。
朗读发现
打开课本,朗读课文,观察图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小雨点和大雨点分别要去哪呢?
小雨点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大雨点要去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
归纳小结
回顾四篇课文内容,感受想象的魅力。
想象的魅力
学会想象
影子就像我们的朋友
动物们的尾巴都是什么样的呢?
青蛙是如何写诗的呢?
小雨点和大雨点去哪了?
理清思路
回顾单元整体构架,理清单元学习思路。
单元学习思路
导读课
会认的字
5. 影子
6. 比尾巴
7. 青蛙写诗
语文园地六
口语交际
会写的字

单元阅读
8. 雨点儿
作业布置
1.朗读课文,再次回顾单元学习思路。
2.预习45个“会认的字”,完成“生字预习表”。
3.尝试整理归纳自己使用的“识字方法”。
4.尝试与同学分享自己使用的“识字方法” 。
看课件,了解学习任务,按照要求完成学习任务。
作业布置



15
景 + 彡 = 影(加一加)
影子
背影
看课件,了解学习任务,按照要求完成学习任务。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 第六单元导读课
课题:单元导读课——整体感知单元主体内容
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本册的第二个课文单元,以“学会想象”为主题,编排了《影子》、《比尾巴》、《青蛙写诗》和《雨点儿》4篇课文。 这些课文以儿童的视角,对自然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生动的描摹,充满儿童情趣,能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影子》运用拟人和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影子与人形影不离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影子的喜爱之情。《比尾巴》以对话形式介绍了6种动物的尾巴的特点。《青蛙写诗》把池塘里的美丽景物“蝌蚪、水泡泡、水珠”拟人化,把它们想象成逗号、句号和省略号,从而写成一首生动有趣的小诗。《雨点儿》通过大雨点儿和小雨点儿的对话,讲述了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后大地所发生的变化。 语文园地六呈现了八个生字(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一首方位儿歌(8个方位)、五幅图画(展示台)、一首古诗和一首儿歌《谁会飞》,在《谁会飞》这个任务中,学生需要和大人一起阅读,感受儿歌的生动有趣,了解动物都有自己不同的活动方式。
核心素养目标: 1.了解单元整体架构,理清单元学习思路。 2.通过观察图片,体会课文标题,图文结合,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通过体验、分享与交流,小结归纳,在丰富的课文内容中感受想象的魅力。 4.进一步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激发识字的兴趣。
重、难点: 1.通过观察图片,体会课文标题,图文结合,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通过体验、分享与交流,小结归纳,在丰富的课文内容中感受想象的魅力。 3.进一步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激发识字的兴趣。
活动流程: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谈话导入
教师播放课件,呈现图片,学生看课件,观察单元目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交流。 学生看课件,观察单元目录,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交流。
活动意图:通过谈话,引出话题,了解单元的整体内容。
环节二:学习新知
一、看图猜题 教师播放课件,呈现任务要求和图片,学生默读课文,观察图片,根据图片信息,猜测出对应的课文题目。 二、朗读发现 教师播放课件,呈现任务要求和图片,学生打开课本,朗读课文,观察图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三、归纳小结 教师播放课件,呈现任务要求,学生回顾四篇课文内容,感受想象的魅力。 学生默读课文,观察图片,根据图片信息,猜测出对应的课文题目。 学生打开课本,朗读课文,观察图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学生回顾四篇课文内容,感受想象的魅力。
活动意图:通过“看图猜题”环节,借助图片,猜测课题,能够将图片与课题进行有效融合,加强理解;通过“朗读发现”环节,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主线条的脉络;在“归纳小结”环节,回顾四篇课文内容,感受想象的魅力。
环节三:理清思路
教师播放课件,呈现任务要求和图片,学生回顾单元整体构架,理清单元学习思路。 学生回顾单元整体构架,理清单元学习思路。
活动意图:在“理清思路”环节,回顾单元整体构架,理清单元学习思路。
作业: 1.朗读课文,再次回顾单元学习思路。 2.预习45个“会认的字”,完成“生字预习表”。 3.尝试整理归纳自己使用的“识字方法”。 4.尝试与同学分享自己使用的“识字方法”。
板书: 第六单元 第1课 导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