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一单元 第二章 第一节细胞的化学组成
1、 教学目标:
知识: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能力: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
情感态度:通过学习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了解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认同生命的物质性。21教育网
二、教学重点:辨别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列举其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用实验方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几种物质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小组实验指导法,问题法、讲述法
四、教具准备:实验材料、ppt幻灯片
五、教学过程
(一)化学元素:(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分析资料,提出问题,学生通过比较得出结论)
1.常见主要种类:20多种;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但是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的不同化学元素的含量差别很大,C是最基本的元素。21cnjy.com
2.根据含量分类:
种 类 含 量 实 例
大量元素 万分之一以上 C、H、O、N、P、S、K、Ca、Mg
微量元素 万分之一以下 Mn、B、Zn、Cu、Mo、Ni
说明:
(1)其中C、H、O、N、P、S占原生质的97%;
(2)Fe被称为半微量元素。
3.重要作用:
(1)构成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元素―→化合物
化合物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2)影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B缺乏时植物会“花而不实”,引导学生解释。Mg缺乏时植物的叶片会发黄。
人体缺乏Fe会贫血。幼儿缺乏Ca会造成骨胳发育不良,患佝偻病;成年人缺乏Ca会导致骨质疏松。
4.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1)统一性的原因:
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无一是生物界所特有。
(2)差异性的原因:
生物体内的化学元素组成和自然界的含量相差很大。
( 二)化合物:(教师讲授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检查学生的记忆情况)
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综述:
水 80%~90%
无机化合物
无机盐 1%~1.5%
糖类 1%~1.5%(和核酸)
脂类 1%~2%
有机化合物
蛋白质 7%~10%
核酸 1%~1.5%(和糖类)
(三)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在学生做完实验后,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填写下表,以完成该部分知识的巩固和拓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实验原理、方法、步骤和现象:
知识点 可溶性还原糖 脂肪 蛋白质
实验原理 与班氏试剂反应生成砖红的沉淀 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与双缩脲试剂反应产生紫色物质
实验步骤 样液制备 选材 含糖较高、颜色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苹果、梨最好 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最好 浸泡1~2d的黄豆种子(或用豆浆)或用鸡蛋蛋白
方法 苹果切块→研磨→过滤→滤液 制作花生种子的切片 黄豆浸泡切片→研磨→过滤→滤液
鉴定步骤 样液→加班氏试剂→振荡→水浴加热煮沸 切片→染色→漂洗→镜检 组织样液→加双缩脲试剂A→再加双缩脲试剂B→观察颜色变化
实验现象 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脂肪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 加双缩脲试剂A无明显变化,加双缩脲试剂B后溶液变成紫色
注意事项 选材要用含糖较高、颜色白色或近于白色的植物组织。 1.切片要尽可能薄。2.染色后一定要用50%的酒精溶液洗去浮色。3.观察时找最薄处,最好只有1~2层细胞。 1.用鸡蛋蛋白时,一定要加以稀释,如果稀释不够,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后会粘固在试管内壁上,使反应不彻底,且试管不易洗干净。2.双缩脲使用时,应先加A造成碱环境,再加B。
巩固练习:
(见课时练习)
课外作业:练习册相关内容
六、板书设计:
第一节 细胞的化学组成
一、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
1.大量元素
2.微量元素
二、构成细胞的化合物
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七、教学反思: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元素与生活的联系,从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缺铁会导致贫血症,缺钙会导致人和动物抽搐。同时,教师要注重学科间的联系,如是否只以碳作为区别有机物和无机物,这涉及到与化学知识的交叉。关于三大物质(糖类、脂质、蛋白质)的化学鉴定,除了要求学生实际操作外,必须要求他们加强过程和结果的记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