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秘籍】八(上) 第3章 物态变化-人教版物理-尖子生创优课堂笔记(pdf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学霸秘籍】八(上) 第3章 物态变化-人教版物理-尖子生创优课堂笔记(pdf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6.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2-29 15:06: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第1节温度
1温度
解读1温度表示物体的
1.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①
冷热程度
2.摄氏温度
0单位:摄氏度,用符号℃来表示。
。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沸水
的温度规定为100℃,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为
摄氏温度的一个单位,叫1℃。
3.摄氏温度的读法:比0℃高的温度,如37℃,读作“37摄氏度”;比0℃
低的温度在数字前面加“-”,读作“零下”或“负”,如-10℃,读作“零
下10摄氏度”或“负10摄氏度”。“摄氏度”是一个整体,不能分开读。
解读 温度计的分类及
说明
2温度计②
(1)为了方便读数,温度计
1.构造:常用温度计的主要部分是一根内径很细并且均匀的玻璃管,
中的酒精、煤油一般会染
管下端是一个玻璃泡,在管和泡里有适量的液体,可以是酒精、煤油
成红色。
或水银,在玻璃管上或旁边标有刻度。
(2)由于温度计的玻璃泡
2.原理: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容积较大,内径很细,所
3.规范使用
以即使温度变化很小也
。选:首先观察温度计的量程,选用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能引起液柱长度发生较
。看:再观察温度计的分度值,即最小一个格表示多少摄氏度。
大变化。
Q测:测量液体的温度时,应使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且不得
(3)温度计按用途分:实
接触容器的侧壁和底部。
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
·等: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暑表。
。读: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
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俯视:读数偏大
后X
实验室用


平视:读数正常



暑表
玻璃泡碰玻璃泡碰玻璃泡未完全
仰视:读数偏小
到容器底到容器壁浸入液体中
12
第三章物态变化
3体温计
1.用途:体温计用于测量人体温度。
解读1体温计的原理
2.使用及读数方法:常用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分度
测体温时
读体温时
值为0.1℃。每次使用前,都要将水银甩下去。读数时
水银膨胀能
体温计离开人体,水银
要把它从腋下或口腔中取出。
通过缩口升
遇冷收缩,直管内水银
3.结构的特殊性: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的管
到直管内。
来不及退回玻璃泡就
很细,水银不会自动流回玻璃泡内,这样当体温计离开
缩口
在缩口处断开,故仍然
人体时,它表示的仍然是人体的温度。①
指示原来的温度。
第2节熔化和凝固
1
物态变化
固态

液态
固态、液态、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物质从一种状态变为另
d-
一种状态,叫物态变化。
熔化吸热
液态热
固态
2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食-心-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凝固放热
3.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0实验现象:石蜡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海波熔化过
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实验结论: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地吸热,
★熔化和溶化、融化的
温度就不断升高;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
辨析
热,温度却保持不变。
实验装置
(1)“熔化”指物质从固态
变为液态的过程,要吸收
3熔点和凝固点
热量,故用火字旁的“熔”。
1.晶体和非晶体
(2)“溶化”指固态物质
。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
溶解在液体中,成为液态
的熔化温度,例如冰、海波、各种金属。这类固体叫晶体。
混合物的过程,此过程
。非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不断上升,
必须有液体,故用三点
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例如蜡、松香、玻璃。这类固体叫非晶体。
水的“溶”。
2.熔点和凝固点
(3)“融化”特指冰、雪等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在温度升高时变成水。
。凝固点: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的温度。
·晶体在熔点或凝固点时,可能处于液态、固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1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