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1.2《齐桓晋文之事》 课 型 新授课
学情分析 虽然学生之前接触过《孟子》,但学习《齐桓晋文之事》,对字词的把握有一定难度,领悟孟子的情感和人生态度也有一定难度。
教材分析 《齐桓晋文之事》是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思想领域曾经历过一个辉煌的时代,真正地做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以后任何一个时代,我们在思想领域的变革都没有当时那么巨大,形式都没有当时那么多样,内容都没有那么自由。这个时代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们分别被称为“圣人”和“亚圣”。任何一种哲学,都会创立自己的理想世界。比起道家的小国寡民、佛家的因果报应来说,儒家的集大成思想家孟子的理想世界则诱人得多。孟子提出了一幅君民同乐、仁义并施的王道乐土和太平盛世的理想图景。
设计理念 设计分为三部分:题目分析+正文分析+小结拓展提升,重点为正文分析部分,本文通过对课文文本的分段解读,理解作者所论述的“保民而王”的思想,运用分析与思考、探究与联想等方法,体会孟子的仁者之心。
教学目标 (必备知识 关键能力 学科素养 核心价值)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文言文的结构、表达、运用,抓住关键词语。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作者所论述的“保民而王”的思想,运用分析与思考、探究与联想等方法,体会孟子的仁者之心。 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文言文的写作背景,感受论辩特色,体会艺术的魅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悟“孔孟”的儒家思想,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增加文化自信,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教学重点 了解文言文的结构、表达、运用,抓住关键词语。
教学难点 了解文言文的写作背景,感受论辩特色,体会艺术的魅力。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小组讨论。
课前准备 PPT、教学设计。
教 学 过 程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设计意图) 名言导入 你知道哪些孟子的名言?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忘势》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孟子·万章下》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孟子·滕文公章句上》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章句下》 教师总结:孟子——民贵君轻不愧圣,性善气正真完人。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中的名篇《齐桓晋文之事》,理解孟子的思想主张,感受其气势充沛、逻辑严密的雄辩之风。 知人论世 1.走近孟子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在山东省邹县东南)人,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时开始周游列国,先后到齐、宋、滕、魏、鲁等国,游说诸侯,宣扬“仁政”“王道”,始终不受重用。 晚年返回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汉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孟子和孔子一样,成为封建统治者尊崇的偶像;到唐代,已将孟子和孔子并称“孔孟”;元、明时称为“亚圣”。 2.了解孟子的思想主张 善:在人性方面,主张性善论,以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人可以通过内省去保持和扩充它,否则将会丧失这些善的品质。 仁:在社会政治观点方面,孟子突出仁政、王道的理论。他反对实行霸道,即用兼并战争去征服别的国家;而应该行仁政,争取民心的归附,以不战而服,也即他所说的“仁者无敌”。仁政就是对人民“省刑罚,薄税敛。” 义:在价值观方面,他强调舍身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强调要以“礼义”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3.了解《孟子》 《孟子》是一部语录体著作,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言论。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每篇各分上下两卷,共十四卷。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以及《论语》合称为“四书”。“四书”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重要取材依据。 4.写作背景 孟子生活的战国中期较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更为变乱,社会更加动荡不安。战国时期,列强纷争,各国诸侯国君都是野心勃勃地追求统一中原的霸主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孟子·离娄上》)”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过着苦难的生活。而齐国在东方诸侯中号称强国,齐宣王子承父业,野心勃勃。 本文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记录。当时,齐宣王想仿效齐桓公、晋文公谋图霸业、 统一天下,并以此询问孟子。于是孟子围绕行王政、弃霸业的主题与齐宣王展开了一场论辩。 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整体感知 1.解读题目 本文选自《孟子·梁惠王上》,题目中包含春秋时期的两位霸主——齐桓晋文。齐国齐桓公第一个称霸,紧接着晋国晋文公第二个称霸,后世把他们二人并称“齐桓晋文”。 齐桓公,姓姜,名小白。姜姓齐国第十六位国君(公元前),春秋五霸之首,姜太公吕尚的第十二代孙。早年在鲍叔牙保护下,逃到莒国避难。在齐襄公和公孙无知相继死去后,抢先回国,夺取君位。任内励精图治,起用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促使齐国逐渐强盛,成为第一个中原霸主。 晋文公,姓姬,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公元前632年,在城濮之战以少胜多,大败楚军,并召集齐、宋等国于践土会盟, 成为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开创了晋国长达百年的霸业。 “事”:就是用武力称霸于诸侯的事业。 他们实行的是“霸道”,文中齐宣王以此为话题,而孟子转移了话题,谈论“王道”之必须,“霸道”之不可行。 补充: 春秋五霸:春秋五霸指的是春秋时期,五个霸主分别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 战国七雄:战国七雄指的是战国时期,七个雄主分别是秦国、齐国、楚国、燕国、赵国、魏国和韩国。(齐楚燕韩赵魏秦——按照各国的建国时间) 听读课文,划分层次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2.结合课下注解,通读全文。 3.齐宣王和孟子二人的政治主张有何不同? 齐宣王询问有关齐桓、晋文称霸之事,欲行“霸道”,孟子则主张行“王道”。二人政治主张完全不同,那么孟子如何一步步引导齐宣王接受自己的思想主张呢?我们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学习任务二 疏通文本 齐宣王: 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 钟(王后:钟离春,史称无盐女)、夏都是齐宣王身边的女人,前者奇丑而有才,后者奇美而无能。于是,齐宣王有事,就跑去找钟无艳帮忙;事情一过,则去找夏迎春寻欢作乐,把钟无艳抛到了一边。 滥竽充数 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愍王继位。齐愍王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喜欢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听其独奏,南郭处士只好逃走了。 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有一次对齐宣王说:"有一个人,因为要到楚国去,把老婆孩子交托给他的朋友,请予照顾。等到他回来的时候,才知道他的老婆孩子一直在受冻挨饿,那位朋友根本没有尽到照顾的责任。你说对这种朋友该怎么办 " 齐宣王答道:"和他绝交!"孟子又说:"有一个执行法纪、掌管刑罚的长官,却连他自己的部下都管不了。你说这该怎么办 "齐宣王说:"撤他的职!" 最后,孟子说:"全国之内,政事败乱,人民不能安居乐业。你说这又该怎么办 "齐宣王看看自己的左右大臣,故意把话题扯到别处去了。 补充: 齐宣王询问“齐桓晋文之事”,孟子的回答“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否符合事实?(不符合事实。)孟子为何撒谎? 明确:不符合事实。据《孟子》,孔子作《春秋》,主要是记载齐桓晋文之事。 孟子曰:“王者之迹熄而诗亡,诗亡然后春秋作。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一也。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孔子曰:‘其义则丘窃取之矣。’”(《孟子·离娄下》) 那么是否孔子门徒不道呢?《论语》中有两处与弟子谈论齐桓之事: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所以,无论是孔子,还是孔子的门徒,都曾论及“齐桓晋文之事”。 齐宣王想要知道称霸天下的方法,孟子如果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这次谈话的中心便很难回到“王道”之上了,那么说服宣王实行“王道”的意图便绝难实现了。所以,他以“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巧妙地回避了,然后再以一句“无以,则王乎”将宣王引到自己的话题上来。从论辩艺术的角度来讲,孟子撒谎的目的显然在于:巧换话题,化被动为主动,掌握谈话的主动权。 【译】 孟子说:“我听胡龁说:‘您坐在大殿上,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来祭钟。”您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到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代词,近指)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那人问道:“既然这样,那么废弃祭钟的仪式吗?”你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来换它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 齐宣王说:“有这事。” 孟子说:“这样的心就足以称王于天下了。百姓都认为大王吝啬。我诚然知道您是于心不忍。” 【译】 (齐宣王)说:“是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啬一头牛?就是不忍看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无罪却走向死地,因此用羊去换它。” (孟子)说:“您不要对百姓认为您是吝啬的感到奇怪。以小换大,他们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您如果痛惜它无罪却走向死地,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译】 齐宣王笑着说:“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想法呢?我不是吝啬钱财而以羊换掉牛的,(这么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 (孟子)说:“没有关系,这是体现了仁爱之道,(原因在于您)看到了牛而没看到羊。有道德的人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活着,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哀鸣)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因此君子不接近厨房。” 【译】 齐宣王高兴了,说:“《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到。’──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想不出是为什么。先生您说的这些,对于我的心真是有所触动啊!这种心符合王道的原因,是什么呢?” (孟子)说:“有人报告大王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却不能够举起一根羽毛;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梢,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那么,大王您相信吗?” 【译】 (齐宣王)说:“不相信。” “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及禽兽,而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功德,却是为什么呢?这样看来,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看不见整车的柴草,是不用目力的缘故;老百姓没有受到保护,是不肯布施恩德的缘故。所以,大王您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是不肯干,而不是不能干。” 【译】 (齐宣王)说:“不去做与不能做的表现,有什么区别呢?”(孟子)说:“(用胳膊)挟着泰山去跳过渤海,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确实是做不到。为长辈按摩肢体,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肯做,而不是不能做。大王所以不能统一天下,不属于(用胳膊)挟泰山去跳过渤海这一类的事;大王不能统一天下,属于对长辈按摩肢体一类的事。尊敬自己家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照此理去做)要统一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诗经》说:‘(做国君的)给自己的妻子作好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说的就是把这样的心推广到他人身上罢了。所以,推广恩德足够来安抚天下百姓,不推广恩德没有办法来保全自己的妻子儿女。古代圣人远超过别人的原因,没别的,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如今(您的)恩德足够推广到禽兽身上,而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恩惠,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用秤称,这样就知道轻重;用尺量,这样就知道长短,事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这样。大王,您请思量一下吧! 【译】 还是您发动战争,使将士冒生命的危险,与各诸侯国结怨,这样以后心里才痛快么?” 齐宣王说:“不是的,我对这种做法怎么会感到痛快呢?我是打算用这办法求得我最想要的东西罢了。” (孟子)说:“您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我)可以听听吗?” 齐宣王只是笑却不说话。 (孟子)说:“是因为肥美甘甜的食物不够吃呢?又轻又暖的衣服不够穿呢?还是因为各种绚丽的色彩不够看呢?美妙的音乐不够听呢?身边受宠爱的人不够用呢?(这些)您的大臣们都能充分地供给,难道大王真是为了这些吗?” 【译】 (齐宣王)说:“不是,我不是为了这些。” (孟子)说:“那么,大王所最想得到的东西便可知道了:是想开拓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见,统治整个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但是)以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就像爬到树上去抓鱼一样。” 齐宣王说:“像(你说的)这么严重吗?” 【译】 (孟子)说:“恐怕比这还严重。爬到树上去抓鱼,虽然抓不到鱼,却没有什么后祸;假使用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又尽心尽力地去干,结果必然有灾祸。” (齐宣王)说:“(这是什么道理)可以让我听听吗?” (孟子)说:“(如果)邹国和楚国打仗,那您认为谁胜呢?” (齐宣王)说:“楚国会胜。” 【译】 孟子说:“那么,小国本来不可以与大国为敌,人少的国家本来不可以与人多的国家为敌,弱国本来不可以与强国为敌。天下的土地,纵横各一千多里的(国家)有九个,齐国的土地总算起来也只有其中的一份。以一份力量去降服八份,这与邹国和楚国打仗有什么不同呢?还是回到根本上来吧。(如果)您现在发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得天下当官的都想到您的朝廷来做官,种田的都想到您的田野来耕作,做生意的都要(把货物)存放在大王的集市上,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各国那些憎恨他们君主的人都想跑来向您申诉。如果像这样,谁还能抵挡您呢?” 【译】 齐宣王说:“我糊涂,不能懂得这个道理。希望先生您帮助我(实现)我的愿望。明确的指教我,我虽然不聪慧,请(让我)试一试。” (孟子)说:“没有长久可以维持生活的产业而常有善心的,只有有志之士才能做到,至于老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因而就没有长久不变的心。如果没有长久不变的善心,(就会)不服从约束、犯上作乱,没有不做的了。等到(他们)犯了罪,随后用刑法去处罚他们,这样做是陷害人民。哪有仁爱的君主掌权,却可以做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年成好时能丰衣足食,年成不好也不致于饿死。这样之后督促他们做好事。所以老百姓跟随国君走就容易了。如今,规定人民的产业,上不能赡养父母,下不能养活妻子儿女,好年景也总是生活在困苦之中,坏年景免不了要饿死。这样,只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恐怕还不够,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 【译】大王真想施行仁政,何不回到根本上来呢:(给每家)五亩地的住宅,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的衣服了;鸡、小猪、狗、大猪这些家畜,不要失去(喂养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耽误了农时,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认真从事学校的教育,把孝顺父母和尊敬兄长的道理反复教导给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再背着东西在路上走了。老年人穿丝绸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如果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那是没有的(事情)。” 补充:“保民而王”的主张包括哪些内容呢? 明确:(1)制民之产(富民)——王道之始。孟子认为老百姓“无恒心,放辟邪侈”,是因为“无恒产”;只有拥有了“恒产”,解决了生活问题,才谈得上讲礼义。其具体措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百亩之田,勿夺其时”。这样使得百姓“养生丧死无憾”,是“王道之始”。(《寡人之于国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意思是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 (2)谨庠序之教(教民)——王道之成。在富民的基础上,“驱而之善”,“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任务三:研读文本 1.思考:齐宣王与孟子这一次的“跨服聊天”的目的各是什么? 齐宣王:寡人想行“霸道”,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 孟子:王且听听我的“王道”理念,保民而王,发政施仁。 2.思考:再读文本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完成下面的表格。 任务四拓展延伸 思考:在《齐桓晋文之事》一文中,孟子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理想社会? 明确:孟子描绘了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道德高尚,恬静和谐,带有浪漫色彩的小农经济社会。 ①首先这个社会的核心人物——国君有仁爱之心,且能“推恩”于百姓; ②其次,国家有凝聚力,有吸引力,仕者、耕者欲至,商者、行者欲来,天下“疾其君者”欲归附于之; ③再次,国家人民生活富足,百姓有恒产,足温饱,知孝悌,懂礼节,不仅自己的家中安乐和睦,而且所有的人充满爱心,能够推己及人,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整个社会不再有受难之人。总之,是国泰民安,天下太平。 孟子描绘了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道德高尚,既恬静又和谐,带有浪漫色彩的小农经济社会。 孟子的政治主张和社会理想在当时能否被接受和实现?为什么? 参考: 忽视了恶劣的国际形势,诸侯国争霸混战,仁义对他们来说不能保国,笼统反对武力,显得脱离现实,不合潮流。 高估了小农经济的效果,民富不等于国强,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富国反而会成为别人嘴边的肥肉,而孟子是反对武力的。 对人好逸恶劳、投机取巧的劣根性认识不足。一味讲礼制教化是治理不好国家的,没有法律的整治,犯罪者会毫无顾忌。 误以为爱动物的人就会爱同类,有些人喜欢动物,但对同类的人却很残忍,随意地就能做出暴力行为。 总结提炼,把握说理特点 1.循循善诱,因势利导 破其所有,立其所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孟子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善于察言观色,抓住对方的心理,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巧妙地转换话题诱使齐王走上孟子的思想轨道,从而牢牢地掌握谈话的主动权。自然而然就把齐王引入到自己想谈的领域——王道。 2.层层深入,逻辑严密 孟子围绕“保民而王”这一中心论点,层次清晰展开论述:第一步:引导齐宣王抛开霸道而谈王道。第二步:引导齐宣王认识到自身有“不忍之心”,且认为齐宣王已经有了保民的基本条件,具备了行王道的基础。第三步:剖析齐宣王的仁心未及于民,未成王道,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并且进一步说明实行王道要“推恩”。第四步:以势相激,步步紧逼,让齐宣王说出“大欲”,再设喻类比,晓以霸道的危害,击破幻想。第五步:阐明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3.类比设喻,形象生动 孟子善用比喻论证、类比论证,说理形象生动。例如“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缘木求鱼”等,非常生动而又言简意赅地说明了道理。 4.句式整齐,善用对比 孟子文章句式整齐,气势充沛,“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质疑辩理,咄咄逼人,还多使用工整的对偶句,使两种事物处于鲜明的对比状态,相对举而见义,相映衬而生辉。 结合之前所学的《侍坐》,比较孔子和孟子的理想,完成下面表格。 课堂总结 本文记录了孟子和齐宣王的一次对话,孟子通过这次对话劝说齐宣王放弃霸道,施行“王道”,使齐宣王接受了他的观点,并自愿受教,从而宣扬了他“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
教学评价
作业设计 【作业布置】 背诵并用楷书默写。 完成课后练习册。
板书设计 齐桓晋文之事 心怀仁术,可行王道。 折枝之喻,能行王道。 邹楚之喻,应行王道。 治国良策,王道途径。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