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学评一致性教学设计
一、目标确定
(一)课标解读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部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7课的课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在第一学段(1-2年级)对“阅读”的要求是这样表述的“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不同语气。”
(二)教材分析
1.课文简说
走进大自然,观察大自然,融入大自然,享受大自然。要是在大自然的旷野中迷了路该怎么办?这首小诗就为我们介绍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1)我国地处北半球,正午时太阳所在的方向就是南方,于是太阳成了我们的指南针;(2)晚上,北极星可以为我们指示北方;(3)阴雨天,大树的枝叶稀稠可以帮我们辨别方向,树叶茂密的一面是南方,树叶稀少的一边就是北方;(4)冬天里,沟坡积雪的多少,也能帮我们判别南北的方向。这一切多有趣啊!丰富的知识,秀丽的小诗,一定会把学生带入大自然那美妙的境界。
2.本单元的地位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部编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为我们介绍了四种天然指南针。本单元是关于科学知识和自然现象的单元,这首小诗让学生学到了身边的自然科学知识。
3.关键词句
如果在大自然的旷野中迷了路该怎么办?这首小诗就为我们介绍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
第二段中,我国地处北半球,正午时太阳所在的方向就是南方,于是太阳成了我们的指南针;
第三段,晚上,北极星可以为我们指示北方;
第四段,阴雨天,大树的枝叶稀稠可以帮我们辨别方向,树叶茂密的一面是南方,树叶稀少的一边就是北方;
第五段,冬天里,沟坡积雪的多少,也能帮我们判别南北的方向。
(三)学情分析
经过一年半的学习,学生基本能够使用字典进行自主识字;能够自主了解课文内容。因此,对词语的读写放在第一课时中进行。第二课时主要学习体会课文中每段的情境,可采用自我感悟和互动交流加深理解。
(四)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1.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
第二课时
1.理解“野外、迷路、千万、慌张、大自然、天然、指南针、准确、忠实、向导、指点、树影、北极星、永远、阴雨天、观察”等词语的意思。会用“千万、永远”各写一句话。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五)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会认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朗读诗歌,背诵诗歌,了解在大自然中辨别
方向的几种方法,明白辨别方法的科学道理。
(六)教学行为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启发学生观察研究大自然。
二、评价设计
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相应层次的多种评价任务。
第一步:依据教学目标类型确定评价方式
目标1(结合过去掌握的识字写字方法,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并能初步理解“野外、迷路、千万慌张、大自然、天然、指南针、准确、忠实、向导、指点、树影、北极星、永远、阴雨天、观察”等词语),目标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目标3(运用“概括小标题”的方法,概括每段的大意。),大都为行为性目标,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是事先可预期的,因此可以通过设计有一定量化标准的检测活动来实现。而目标2中的“正确朗读课文”为表现性目标,学习行为在学习活动结束前不能被描述出来,所以要观察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首遇性反映”。
第二步: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相应层次的多种评价任务
目标1. 结合过去掌握的识字写字方法,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并能初步理解 “野外、迷路、千万、慌张、大自然、天然、指南针、准确、忠实、向导、指点、树影、北极星、永远、阴雨天、观察”等词语。为行为性目标,学习行为和学习结果是事先可预期的,因此可以通过设计有一定量化标准的检测活动来实现。
评价任务1:看拼音写汉字,用手势表示全对或者错字的次数,学生归纳交流易错字的识记方法。
评价量规:全对☆☆☆;错三个以内☆☆;错三个以上☆。
目标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评价任务2:对手组员抽查任意两个自然段,能够做到准确流利即为合格,用手势表示。做不到,要说明原因,当场将读错或者不流利的语句读3遍。
评价量规:准确、流利、有感情三颗星;每达不到一项扣掉一颗星。
目标3. 运用“概括小标题”的方法,概括每段的大意。
评价任务3:对手组员交流助学导航第三题,用手势表示全对或者错的次数,并请没有全对的学生说明原因,组员口头修改。
评价量规:概括简洁、完整、通顺三颗星;每达不到一项扣一颗星。
第三步:综合考虑,确定并形成评价任务体系类型确定评价方式
三、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结合过去掌握的识字写字方法,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并能初步理解 “野外、迷路、千万、慌张、大自然、天然、指南针、准确、忠实、向导、指点、树影、北极星、永远、阴雨天、观察”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读出自己的体会。
3.运用“概括小标题”的方法,概括每段的大意。
【评价任务】
1.对手组员交流助学导航第一题,看拼音写汉字,用手势表示全对或者错字的次数,学生归纳交流易错字的识记方法。
2.对手组员抽查任意两个自然段,能够做到准确流利即为合格,用手势表示。做不到,要说明原因,当场将读错或者不流利的语句读3遍。
3. 对手组员交流助学导航第三题,用手势表示全对或者错的次数,并请没有全对的学生说明原因,组员口头修改。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区(时间:10分钟)
1.我能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辨别方向的方法。
评价量规:资料正确、合理☆;语言简洁,重点突出☆。
课中学习区
环节一:根据拼音写词语(指向目标1)(总时间:15分钟)
zhong shi xiang dao xi chou zhi yin
( ) ( ) ( ) ( )
评价:错字用〇圈出来。全对☆☆☆;错三个以内☆☆;错三个以上☆。我得☆☆☆☆。
环节二:(指向目标2)(总时间:10分钟)
对手组员抽查任意两个自然段,能够做到准确流利即为合格,用手势表示。做不到,要说明原因,当场将读错或者不流利的语句读3遍。
评价:准确、流利、有感情三颗星;每达不到一项扣掉一颗星。我得☆☆☆☆。
【设计意图:1.熟悉课文,为理解文意做好铺垫。2.培养孩子正确、流利读书的能力。】
环节三:(指向目标3)(总时间:15分钟)
1.自然段大意(每个自然段用两个字来概括)
第一自然段写了 第二自然段写了
第三自然段写了 第四自然段写了
第五自然段写了 第六自然段写了
2.段落大意
我知道第一和第六自然段写的是 ;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写的是 。
3.我能用直线划出辨别方向的四个方法,并且完成以下填空。
太阳是个( )的向导,它在天空给你( )方向,中午的时候它在( ),地上的树影正指着( )
评价:每个空正确一颗 ☆,我得☆☆☆☆☆。
【设计意图:1.对全文有一个整体感知,避免碎片化学习。2.巩固“段意概括法”概括文章大意的能力,检测目标2的达成度。】
课后互助区(时间:5分钟)
整理“课前预习”“课中学习区”后,交给对手组的同学互检。
【设计意图:由于采用“对手组PK”的方式进行考核,所以对手组组员配对检查,会更真实有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会写1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向导、忠实”等词语,能根据提示语背诵2. 3.4.5小节。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启发学生儿童观察研究大自然,发现更多的天然指南针,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自然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学习名言,自信地夸夸自己。
2.师:这自信的声音比任何语言都来得美,相信同学们在课堂上一定会有出色的表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3.师:上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现在我们来测试一下,看谁的正确率最高。
【评价:错字用/划出来。全对☆☆☆;错三个以内☆☆;错三个以上☆。我得☆☆☆☆。达成目标1】
二、自主学习,品读质疑:
1.知道课文告诉我们大自然有很多天然的指南针,帮助我们辨别方向。这天然的指南针分别是什么?
随学生回答,课件演示。
2.师:它们是怎样准确地指明方向的?请同学们翻开书本,轻声读课文2~5自然段,你在文中发现了什么 用“-”划一划。
3.学生自读自悟。
【设计意图:1.进一步熟悉课文,为理解文意做好铺垫。2.培养孩子正确、流利读书的能力。达成目标2】
三、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1.师: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自己的发现。随学生的回答教师点拨相关段落。
2.学习第二自然段:
⑴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⑵ 说说自己的发现。
⑶ 做实验:手电筒笔杆让学生用手势指出方向。
⑷ 互动游戏:老师迷了路,你们来当太阳,帮我指明方向。
师边走边说:这是什么地方啊?我迷路了,太阳公公(姐姐),请你给我指方向!
学生回答。学生之间互动。
【设计意图: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深化理解课文内容,达成目标2】
评价:能积极上台展示的小组在班级评价台上积分。
⑸ 质疑:这段话里有疑问吗?
比如:太阳中午的时候为什么在南边?(课件演示)
拓展:如果是早上的太阳,你能辨别方向吗?(学习词语:旭日东升)傍 晚的太阳呢?(夕阳西下)
比如:太阳为什么是忠实的向导?
理解“向导”“忠实”,因为太阳都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中午的时候在南边,按一定的轨迹运转,是可以信任的,可靠的,所以说是忠实的向导。
拓展:我有一个真正的朋友,我高兴时他会跟我分享快乐,我遇到困难他会伸出援助之手,可以把他称作忠实的( )
新中国的卫士,不管严寒酷暑,还是刮风下雨下雪,都保卫着祖国,可以称作忠实的( )
你也能举几个例子吗?
⑹ 朗读指导。
评价:能准确、流利、有感情的进行朗读可得三颗星;每达不到一项扣掉一颗星。我得☆☆☆☆。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能理解重点词语。培养孩子正确、流利读书的能力。达成目标2】
3.学习第三自然段:
⑴ 指名读第三节。
⑵ 你有什么疑问?
比如:怎样找到北极星?(课件演示)
为什么是指路灯?(理解“永远”)
⑶ 游戏互动:
师戴上星星头饰作“北极星”,走到教室的各个地方,学生用手势指出“东、南、西、北”。
⑷ 儿歌:老师这有一首儿歌的前半部分,你来找出后半部分。
⑸ 朗读展示:用你的声音来展示北极星的乐于助人。
4.教学第四自然段:
⑴ 指名读。
⑵ “大树”自述指点方向的方法:戴上树枝帽,上台把自己的方法介绍大家。
⑶ 你有什么问题要问问“大树”吗?
比如:为什么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稀的一面的北方?
教学词语:南稠北稀。
5.教学第五自然段。
⑴ 齐读课文。
⑵ 课文没给我们答案,谁来解决这个疑问?
理解“沟渠”,课件演示。
⑶ 把“北”“南”代进课文读一读。
6.小结:刚才我们在很多游戏当中,明白了天然指南针是怎样准确给我们指点方向的,老师出了道题向考考你们。
7.朗读比赛:
⑴ 自由准备。
⑵ 朗读挑战赛。
评价:能准确、流利、有感情的背诵得到三颗星;每达不到一项扣掉一颗星。
【设计意图:由于采用“对手组PK”的方式进行考核,所以对手组组员配对检查,会更真实有效。达成目标2.3】
四、积累内化,展示提升:
1.课文的最后一段告诉我们还有很多天然指南针,你还知道哪些?小组交流后分享。
预设1:利用房屋建筑,我们这个地方大多阳台的位置就是南面,对面就是北面。
预设2:如果在森林迷路,还可以利用砍伐的树根,年轮密集的一方是北方,而年轮稀疏的一方是南方
2.师: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生活中要多看书多请教多观察多思考,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设计意图:采用“小组交流”的方式进行总结,分享更多辨别方向的方法。达成目标3】
五、达标反馈,提升能力。
你会连一连吗?
晴天 沟渠里的积雪 午时在南边
黑夜 太阳 高挂北边
阴雨天 北极星 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
雪天 大树 化得快的是北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