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短诗五首》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短诗五首》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9 16:07:1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3《短诗五首》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诗歌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主旨与情感。
2.分析诗歌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画面感。
3.对比阅读这几首诗,理解早期新诗的共同特点。
重点难点
1.熟读诗歌,结合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主旨与情感。
2.分析诗歌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画面感。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教学《月夜》《萧红墓畔口占》,结合诗歌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主旨与情感。
2.分析两首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画面感。
重点难点
分析两首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画面感。
教学过程
一、教学《月夜》
(一)导入新课
1918年,《新青年》首次发表白话诗九首,开中国白话诗歌之先河。当时任教于北大的沈尹默的这首《月夜》便是其中之一。从一定程度上讲,正是因为这首诗的存在,中国首次面世的这一小批现代诗歌作品才真正地显示出现代性。那么,这首诗究竟写了什么内容呢?
(二)初读小诗,理解大意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初步理解诗歌。
月夜
沈尹默
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
(景物描写,写动态的“霜风”,静态的“月光”,突出月夜的寒霜浓重、冷气袭人,暗示“五四 ”前夕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状态下的中国环境是萧森的。)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
(“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写“我”和高树的关系,暗示当时的青年知识分子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追求人格独立,追求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的形象。)
思考: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月夜图景?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将这幅月夜图描述出来。
明确:
霜风呼景,月光朗照。霜风寒月的冬夜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我”并排站立着。
(三)再读诗歌,把握内涵
分组讨论:
这是一首很隐晦的诗,看似是简单地描写当时的某种场景,但又何尝不是对当时现状的描写?请你结合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说说对这首诗的象征意义的理解。
明确:象征意义:这首诗反映了“五四运动”之前的一个社会侧面--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某种社会现状。
“树”象征着古老的观念,传统、稳健、根基深厚、固执而迂腐。
“并排立着”象征着思想的并立。
“没有靠着”象征着挣脱、倔强,也象征着追求独立。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
(四)三读诗歌,明确主旨
学生齐读,然后各抒己见,说说这首诗的主旨。
明确: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这首诗表现了觉醒的新一代知识分子追求独立自由、崇尚光明的意识和探索真理的精神与人格。
二、教学《萧红墓畔口占》
(一)作品介绍,导入新课
教师简介《萧红墓畔口占》:
这是一首“伟大的诗篇”,短短的四句,却如此优秀,如此沉甸甸。决定一首诗是否优秀,有很多标准。但是,作为读者,在阅读的时候,一下子就被诗中流露出来的某些东西打动,仿佛被一种巨大的力量撞击,让你无可回避,让你长久地无法回到现实中。老师读这首诗时就有这种感觉,你们呢?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二)解释题目
1.口占。
(1)不打草稿,口头述说出来,如:口占电文。
(2)即兴作诗词,不打草稿,随口吟诵出来,如:口占一绝。“口占”表明,这首诗是作者“情感的自然流露”,不是刻意为之,而是情感的积淀和文学素养聚合在一起产生的一种“化学反应”。特定的时代、特定的场景、特定的倾诉对象、特定的心情,这些要素汇聚在作者的心中,由此一挥而就,成就了不朽篇章。
2.萧红是谁?
萧红(1911—1942),民国时期著名女作家,原名张乃莹,黑龙江人。
萧红一生命运极为悲苦,却以开阔的悲悯胸怀关注人的生存境遇以及生命意义,浑然天成地创造出富有灵性的文学作品。她的作品情感基调悲喜交集,语言风格刚柔并济,写作视角和行文结构独特,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她的成名作是小说《生死场》,鲁迅和胡风分别为其初版写了序和后记。小说描写九一八事变前后东北农村的生活,富有乡土色彩,反映了女性的悲惨命运。鲁迅赞赏这部小说写出了“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萧红由此蜚声文坛,取得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1942年1月22日,萧红在香港病逝,享年31岁。
3.萧红墓。
(1)1942年,萧红的遗体在香港火化,部分骨灰安葬在浅水湾丽都酒店前的山坡上,其余骨灰被她的丈夫端木蕻良私下安葬在圣士提反女校后院的一棵树下。
(2)1957年,中国作家协会广州分会将萧红骨灰从香港迁到广州银河革命公墓,重新安葬。
(戴望舒先生写这首诗的时候,他去探望的是位于香港浅水湾的萧红墓。〕
(三)朗读诗歌,体会情感
1.点名读诗,初步理解诗歌内容。
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走六小时”“长途”专程来拜谒萧红墓,足见诗人对萧红友情之深挚。“寂寞”写出诗人在敌占区又失去一位志同道合的战友,心境无比孤寂、悲凉。)
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不说“墓畔”而说“头边”,蕴含着诗人的痛惜之情,希望萧红仍然活着,幻想她不过是暂时安睡;而且还表示萧红长眠地下,已无法慰解自己的寂寞。)
我等待着,长夜漫漫,(“我等待着”,进一步抒写诗人等待曙光涌现、盼望民族解放斗争胜利的急切心情。“长夜漫漫”,写这种“等待”的漫长、痛苦、难以忍受,也隐喻萧红的生命正是在这漫长长夜中被摧残、窒息的。)
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既伤悼萧红不幸被黑暗势力和坎坷生活夺走了生命,又惋惜萧红因早逝而不能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发出更多的光和热。另外,还羡慕萧红已实现了永恒的超越,无须在长夜漫漫中苦熬苦等了,她是不幸的,又是幸福的。)
2.分组赏析。(抓住重点字词分析诗歌情感)
3.讨论明确:
(1)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六小时”说明时间之长,“长途”说明距离之远,强调“六小时”和“长途”,是写实,更隐指诗人对已故者友谊的深厚和诚挚。
“寂寞”既是诗人其时其地的实际感受,又是诗人长期以来心境的真实写照,是诗篇最主要的感调。
(2)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不说“墓畔”而说“头边”,蕴藏着诗人痛惜她的早逝,希望她仍然活着,幻想她只不过是暂时安睡等丰富复杂的感情。“红山茶”,以一束红艳如火的山茶花,寄托对她的深情悼念,也象征她山茶花般热烈、纯洁的生命。
(3)我等待着,长夜漫漫。
“长夜漫漫”,写出这种“等待”的漫长、痛苦、难以忍受,也隐喻萧红的生命,正是在这漫漫长夜中被摧残、窒息的。
(4)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却”字,表示诗人与友人虽然天人永隔,逝者却自有其穿透世事的安详与达观。听“海涛闲话”,海陪伴着逝者,虽仍然不免寂寞,而灵魂却超然静观,从容安详,道尽作者的人生感悟。
三、布置作业
学完这两首诗后,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板书设计
短诗五首
《月夜》——寒风、月光、顶高的树(严寒下不妥协,孤独中不退缩)
《萧红墓畔口占》--红山茶(对逝去友人的怀念)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教学《断章》《风雨吟》《统一》三首诗歌,结合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主旨与情感。
2.分析诗歌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画面感。
3.对比阅读这几首诗,理解早期新诗的特点。
重点难点
1.结合写作背景,理解诗歌的主旨与情感。
2.对比阅读这几首诗,理解早期新诗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教学《断章》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小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却能引起诸多的理解,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断章》,看看你有怎样的理解。
(二)自读诗歌,把握大意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实写,描绘了两幅剪影。第一幅:你,在桥上,看风景。第二幅: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由实而虚,描绘了两幅剪影。)
(三)再读诗歌,品味画面美
1.这首诗虽短,却有很多意象,由这些意象构成了一种朦胧的意境,请找出这些意象。
明确:
“站在桥上的你”“楼上看风景的人”“桥”“楼”“明月”“窗子”。
2.诗歌的意象是相互交叉重叠的,由这些意象组合成了四个美丽而形象的画面。这四个画面有什么联系呢?
明确:
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表面看来似乎互不相关,“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却因为“看风景”这个动作产生了联系。
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产生了联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的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十分耐人寻味。
3.从诗人描绘的四个相互联系的画面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明确: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风景;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你也可以去装饰别人的梦。
(四)三读诗歌,把握内涵
思考: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哲理内涵?
明确:世间万物本来就是相对的,互相依存,息息相关,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
二、教学《风雨吟》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这美妙的乐曲告诉我们:只要我们拥有一颗战胜风雨的心,就会看到美丽的彩虹。现在我们来学习《风雨吟》,看看作者在风雨中有怎样的情感。
(二)朗读诗歌,描绘画面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的六行,画面感却很强,请结合诗中一些有特征的词,如“卷”“海”“舟”等,想象出画面并作描绘。
明确:风雨从“大地”卷来,气势十足,看起来像是波涛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舍”,就像海面上飘摇不定的船;“我”面对
“大地的海”,忧思满怀,就像一个缺乏出海经验的年轻舵手,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
(三)再读诗歌,理解情感
结合写作背景,分析语言,提炼象征意义,理解作者的情感。
1.开头两句“风从大地卷来,雨从大地奔来”中的“卷”“奔”二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2.这里的“风”“雨”仅指自然界的风雨吗?还有什么象征意义?“大地”又有什么深层内涵?
3.面对这样的“大地”,“我”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明确:
1.“卷”“奔”这两个动词极为生动,描绘出了“大地”的动荡、不安定和被裹挟着的动态。
2.它们不仅指自然界中的风雨,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没有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的“舵手”来说,它们也象征着人生的坎坷与遭遇。这首诗作于20世纪40年代,这里的遭受“风雨”侵袭的“大地”,指的是当时风雨如晦的中国局势。这样来看,“风”
“雨”又有了更深层次的含义:当时的中国社会所承受的苦难。
3.“我”作为一个有志向的敢于像舵手一样乘风破浪的有为青年,面对苦难中的祖国,产生了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与对社会前途、民族命运的深深担忧。
三、教学《统一》
(一)设置问题,导入新课
树叶繁多,却寻不到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海茫茫,找不出没有任何差异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你认为是这样吗?
(二)朗读诗歌,理解内容
1.学生大声朗读诗歌,说说作者是如何表现“统一”这个思想的。
明确:
所有的叶与一片叶,所有的花与一朵花,它们都是多对一的关系,“多”与“一”本是对立的关系,但是作者在此用“是”将其等同起来,用对立物表现了“统一”思想。
2.作者为什么认为“多”就是“一”呢?为什么说“繁多是个谎言”?请你结合作者的回答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明确:
作者认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所有树木无非一棵,整片大地是一朵花”,因此“繁多是个谎言”。作者先写到了叶,又写到了花,然而叶、花不论拥有怎样的姿态,它们的本质是为了结出果实,而果实的本质又是为了生命的传递。从这点上看,所有的叶、花、果实都有着自己的本质,且就生命传承的角度而言,这本质也并无不同。因此,繁多是众多生物存在的表象,它们的本质都是同一的。
3.有人说:“因为所有的叶都是这一片叶,所以认识了这一片叶也就能对所有的叶有所认识。”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请说说你的看法。
明确:
示例:我认同这个观点,因为所有的叶子都有着叶的共同本质,将零散的事物化繁多为统一,通过事物现象归结出事物的本质,从而达到对事物更清晰的认识,这也是人类本来就存在的认知规律。
四、比较阅读,把握特点
对比阅读这五首短诗,举例说说新诗的“新”指的是哪些方面。
明确:
(1)形式上: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没有字数规定。
(2)韵律上:押韵比较松散,没有严格规定。
(3)语言上: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而且以白话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如“霜风呼呼的吹着”“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等,语言散文化。
(4)观念上:追求个性与独立,强调作者主体性情、情感与见解,如《月夜》《断章》《风雨吟》等。
板书设计
短诗五首
《断章》——哲理:世间万物相互依存
《风雨吟》——象征:风雨 大地 我
《统一》——推理:对立之中存在统一,透过繁多的现象窥见同一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