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7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9 21:04: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知道课文中天然的指南针具体指什么,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2、通过朗读,感悟大自然的神奇。
  3、培养热爱大自然,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二年级学生生活经验肤浅,方位感弱,根据本组课文的教学要求,我把“运用多种方式让学生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体会大自然的奥秘和情趣”作为教学重点。难点是“在情感的世界里让孩子深深感到:要留心周围事物,发现科学知识,做生活的有心人。”
  三、教法、学法
  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课教学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点拨为主的教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多方位、多视角地让学生去认知、去感受。
  新课标积极倡导自主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因此,我设计的学法是读中感悟,自主实践。
  四、教学环节及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教学开始,我首先创设情境,以故事导入课文:小明和小伙伴去野外游玩,他们玩得非常高兴,可是他们在回家时却遇到了困难,他们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回家的路怎么办呢?我顺势导入课文:我们来学习课文,看看如果在野外迷了路,有什么办法分辨方向,找到正确的路来帮助这几位小朋友。
[设计意图] 愉悦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智力活动,在教学中创设生动愉悦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心情舒畅,精神饱满,兴趣十足。
(二)初读课文
学生自由读课文,说说课文中有哪些天然的指南针。  
[设计意图]通过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找出天然的指南针时什么,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细读课文,突破难点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课件出示天然指南针相关表格。
学生独立朗读课文后,和学习伙伴合作填写表格,然后全班交流,在交流过程中,结合课件,来加深学生对天然指南针:太阳、大树、北极星、沟渠的积雪的了解,知道怎么来辨别方向。
了解太阳时,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延伸到日出东方,日落西方。
在理解怎样利用大树辨别方向的同时,理解“稠”和“稀”的意思,并学写这两个字。
用沟渠里的积雪辨别向是一个难点,若不细读课文,详加分析,一时难以理解。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利用课件,给学生直观形象,学生就能比较容易地理解在沟渠里的积雪,北面化得快,南面化得慢这一现象,再进一步拓展,如果是山坡上的积雪,又会是哪一面化得快呢?同样结合简笔画进行辨析,让学生明白山坡上的积雪和沟渠里的积雪情况正好相反。
  [设计意图]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通过课件的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突破教学难点。
朗读感悟,积累语言
[设计意图]在学生了解了课文中的辨别方向的方法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朗读课文。语文素养之一就是让学生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都是本课的教学目标。
  (四)延伸拓展
  学生说说大自然中还有哪些天然的指南针。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在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去了解更多的生活中的天然指南针,从而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留心观察的意识。
  五、板书设计
太阳
北极星
大树
积雪 
[设计意图]这样的板书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
指明方向 细心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