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必修2第一单元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必修2第一单元第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共2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8-18 18:43: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商业的发展原始社会末期:
商朝:
西周:
春秋战国: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元:
明清:产生了原始商业,特点是以物易物产生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工商食官”(官府垄断)私商逐渐成为商人主体,黄金、白银开始成为货币商业活动萧条,实物交换抬头商业活动蓬勃发展(都会、对外交往)古代商业的发展步入一个新的高潮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农产品大量进
入市场,劳动力成为商品,出现大商帮。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货币的发展新石器时代晚期和夏:
商周:
春秋战国:
秦代:
唐宋:
北宋:
元代:
明:天然贝壳人造贝壳存在多种货币(以青铜为主)“半两钱”——奠定此后2000多年中国铜钱的基本形制铜钱发行量不断增大圆形方孔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中国历史上纸币流通空前兴盛的时期,世界上最早推行
纯纸币流通的政权形成以银为主、以钱为辅的钱、银并行的货币流通制度城市的发展周至唐代城市中的市
时间:
地点:
特点:
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宋代城市中的市
时间:
地点:
不再受官府直接监视
城市的经济功能加强有时间控制凡县治以上的城市才有
在城中特定位置受官府严格控制打破时间的限制
(夜市、晓市、鱼市)分散在城中明清:市镇商业繁荣对外贸易丝绸之路
形成:
路线:
城市:陶瓷之路
形成:
路线:
城市:“张骞凿空”——基础设西域都护丝绸之路的衰落经济重心南移造船、航海技术提高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中亚、西亚——欧洲向东:登州/扬州——朝鲜/日本向西:广州——马来半岛/印度/非洲敦煌、楼兰、龟兹、于阗、
莎车、疏勒泉州、明州、杭州、
扬州、登州政府对商业的政策原始社会末期到战国
重视和鼓励
战国时的秦国
商鞅:
汉代
全面控制工商业
中唐以来:
海外贸易的鼓励以及官商分利政策
明清
重农抑商,闭关政策重农抑商A、身份上贬低商人的地位,重本抑末B、限制商人经营的范围C、重征商税圆首刀(战国)“右明新货”耸肩平档方足布(战国)半两钱张骞出使西域辞别汉武帝图玉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