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邓稼先 课件(共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 邓稼先 课件(共3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9 16:11:2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34张PPT)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课件
目录
CONTENTS
01 课文导读
02 字词学习
03 课文精讲
04 课文小结
课 文 导 读
01
课文导读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杨振宁,美籍华人,物理学家。1922年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物理系,1945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1948年获博士学位。1957年与李政道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最早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人之一。
作者简介
课文导读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邓稼先(1924—1986),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人物介绍
课文导读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今天,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因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孕育出了许许多多卓越的科学家和仁人志士。他们默默无闻地无私奉献自己的智慧和青春,甚至生命,才使我们的祖国日益强盛起来。他们是我们的民族英雄,是我们民族的骄傲。这其中,就有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两弹’元勋”邓稼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写的人物传记《邓稼先》,随作者一起去感受邓稼先崇高的精神和品格。
新课导入
字 词 学 习
02
字词学习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宰割( ) 元勋( )
氢弹( ) 奠基( )
选聘( ) 妇孺皆知( )
筹划( ) 殷红( )
挚友( ) 彷徨( )
zǎi
xūn
qīnɡ
diàn

pìn
chóu
yān
zhì
pánɡ huánɡ
字词学习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鲜为人知:
妇孺皆知:
当之无愧:
家喻户晓:
可歌可泣:
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很少有人知道。
连妇女小孩都知道,表示众所周知。
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
每家每户都知道。
字词学习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马革裹尸:
锋芒毕露:
层出不穷:
热泪盈眶: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形容因非常高兴、感激或悲伤而流的眼泪充满了眼睛。
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一直到死为止。
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课 文 精讲
03
课文精讲
倾听课文录音,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概括六部分的内容。
提示
1.文中的小标题
2.抓住文中关键性的语句
3.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4.某些段落的中心语句
课文精讲
(1)概述历史—— 时代背景
(2)生平贡献——“两弹”元勋
(3)人物对比——性格气质
(4)破除谣言——民族骄傲
(5)艰难创业——精神品质
(6)高度赞扬——贡献意义
课文精讲
在写邓稼先之前,作者为什么要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这一部分可否去掉
第一部分从百年屈辱入手来写,似乎与邓稼先关系不大。其实,这一段的用意是在创设一种广阔的社会背景。在广阔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背景中去衡量他,才更能显出其伟大之处。正是他领导中国知识分子追赶世界科技势头,提高国家科技水平,最终使中国坚强地站立起来了。所以第一部分是为歌颂邓稼先所进行的必要准备,绝不能去掉。
第一部分:
课文精讲
内容上:
任人宰割——倍感屈辱
站起来了——扬眉吐气
在读者已经有强烈的心理预期中,适时地点出“邓稼先”的名字,达到醒目有力,震撼人心的效果。
结构上:承上启下
巨大贡献——默默奉献
为什么直到第一部分结束时才点出“邓稼先”的名字?
课文精讲
邓稼先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地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第二部分:
课文精讲
第三部分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奥本海默和邓稼先分别是美、中两国原子弹研究的领导人。他们的共同成就表明他们同样都是学术非凡的人。但是两个国家,两种社会背景,又造就了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站在中国人的民族性格的基点上考虑,我们更钦佩邓稼先,更接受他为国忘我、为科研忘我的伟大精神。作者也正是要通过在国家大背景下的对比,来进一步突出邓稼先的高尚品格。
第三部分:
课文精讲
赏析: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其中优秀的部分,“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邓小平同志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与邓小平同志表达的心声是一致的。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课文精讲
赏析: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领导、团结广大人民一起前进。邓稼先把这些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他没有私心,人们绝对相信他”,“文革”中能说服两派群众组织继续工作,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因此他能领导大家做出历史贡献。所以,他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课文精讲
如何理解小标题?
看似两方都没有肯定,但是在阅读本段之后,可以发现:作者为同学的成功而骄傲,更为祖国的崛起而自豪。
以此为小标题,一方面吸引读者,另一方面也极精炼地概括了自己为朋友为祖国而骄傲自豪的情感。
第四部分:
课文精讲
赏析:这一句作者运用了表选择关系的设问句,充分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引起的感情震荡。它含蓄地告诉读者,作者既为中华民族感到自豪,更为邓稼先领导国内学者和技术人员自力更生成功研制出原子弹和氢弹而感到骄傲,从中显示出作者对民族对老朋友的深情。语言简练,蕴意丰富。
事后我追想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震荡:是为了民族而自豪,还是为了稼先而感到骄傲?一我 始终想不清楚。
课文精讲
为什么要引用《吊古战场文》?
引用《吊古战场文》渲染了古罗布泊荒无人烟、凄凉萧索的气氛,从侧面写出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艰苦,同时也含蓄地将研制“两弹”比作一场艰苦的战役,衬托出了他为国家不辞劳苦、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
第五部分:
课文精讲
邓稼先把献身祖国的国防事业作为自已终身的奋斗目标和人生追求,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从来没有彷徨、没有矛盾过,至死不渝,无怨无悔。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和品质决定的。所以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道路的话,他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高度评价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第六部分:
课文精讲
读课文,从文中找出典型事件,分析人物形象。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危难时刻,报效祖国。
(1)1950年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后立即回国。
(2)1958年8月奉命研究原子弹制造的理论,并成功研制出“两弹”。
“两弹”元勋,功勋卓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课文精讲
没有私心,没有小心眼,一心为公。
(3)“文化大革命”初期,说服两派继续工作。
(4)1971年被“四人帮”批判围攻,竟能说服工宣队、军宣队的队员。
勇敢,公正无私,坦诚坦白,以理服人。
执着追求,无私奉献,身先士卒,强烈的责任感
(5)1982年,一次井下突然测不到信号,他说:“我不能走。”
课文精讲
第一部分是全文的引子,等于是个帽子。
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
第三部分是第二部分的补充、延伸和扩展,它是以同奥本海默对比的方式突出地表现了邓稼先的气质、品格和奉献精神。
全文六个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
课文精讲
第四部分从另一角度,写出邓稼先贡献之大。这一部分也可以说是第二部分的扩展。
第五部分具体介绍了邓稼先在戈壁滩率领部下搞原子弹的情形,表现了邓稼先甘为祖国献身的崇高精神,这一部分是第二部分的具体化。
第六部分是全文的总结。
课文精讲
为什么作者对邓稼先的生平事迹和巨大贡献没有作详细介绍
第一,作者是大科学家,写的也是大科学家,科学家写科学家,着眼于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以及气质、品格、价值观、人生道路等方面,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事件具体细节的描写上。
第二,作者与邓稼先有着50年的友谊,写这篇介绍邓稼先的文章,包含着作者对老朋友不尽的思念;同时,写邓稼先的人生道路,又渗透着自己人生中某些与邓稼先相同的东西。
课文精讲
第三,作者与邓稼先虽然有50年的友谊,但分隔大洋两岸二十余年,对邓稼先工作的具体情况不可能很了解,掌握的材料不会很多。加上这又是一篇短文,不宜铺开来写。因此,像现在这样写,扬长避短,是很高明的。
课文小结
04
课文小结
CLICK TO ADD CAPTION TEXT
同学们,学习本文,我们既要学习邓稼先的伟大人格,也要学习他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还要学习作者不拘一格的人性化的创作精神。
积累字词、抄写动人的句子。
自拟题目,写一段文字整理自己的感想。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位科学家,为他(她)写一篇小传。
课 后 作 业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