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 核舟记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为宫室、器皿(mǐn) 袒胸露乳(tǎn) 尝贻余核舟一(yí)
B.石青糁之(sǎ) 视端容寂(jì)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qí)
C.高可二黍许(shǔ) 椎髻仰面(chuí) 罔不因势象形(wǎng)
D.珠可历历数也(shǔ) 水波不兴(xīng) 又用篆章一(zhuàn)
2.下面这句话读音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B.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C.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D.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3.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
A.左手倚一衡木 B.珠可历历数也
C.佛印绝类弥勒 D.矫首昂视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石青糁之
C.居右者椎髻仰面 D.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为宫室、器皿、人物/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B.盖大苏泛赤壁云/此中人语云
C.明有奇巧人日王叔远/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D.若听茶声然/皆若空游无所依
6.下列加点的“之”的词性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左臂挂念珠倚之 B.箬篷覆之
C.能以径寸之木 D.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7.下列各句中“为”字的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A.中轩敞者为舱 B.通计一舟,为人五
C.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不足为外人道也
8.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核舟记》的结构属于“总—分—总”的结构,开篇总写,由评论引人要说明的事物,分写部分则按照空间顺序来写,结尾总写,在事物概貌总述的基础上再作扼要评论,与开头呼应。
B.《小石潭记》第二段,先总体写鱼的数量和状态,接着又采用特写镜头,写潭中的游鱼,把静态描写和动态摘写结合起来,直接表现出潭水的清澈纯净。
C.《小石潭记》有不少地方用了情景交融的写法。写游鱼的活泼,说“似与游者相乐”;写坐潭上时候的感受,说“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将景物染上人的感情。
D.《桃花源记》既具有奇幻神奇的浪漫色彩,又具有真实感人的写实力量。原本是出于想象,精神寄托的地方,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处处落实。
9.下面对《核舟记》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第1段概括介绍了雕刻家王叔远的精湛技艺,点明了雕刻品“核舟”的主题。
B.雕刻品“核舟”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
C.“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是介绍核舟的体积的。
D.介绍王叔远能用体积很小的原材料表现很广的题材,目的是要说明雕刻家有很高的技艺。
10.关于《核舟记》文章介绍船头、船尾、船背三段文字之间的关系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
A.总分总关系 B.先总后分关系
C.先分后总关系 D.并列关系
11.下列对《核舟记》一文的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文中具体摘述了“船头”和“船尾”人物各异的情态,目的是说明核舟工艺的精巧。
B.苏、黄是诗人、学者,受世俗礼法的约束;佛印是和尚,不受这些约束,所以神情、气质各不相同。
C.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王叔远送给本文作者的“简桃核修狭者”所刻成的小船。
D.“记”是古代一种叙事的文体。如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清朝人魏学泄的《核舟记》。前者叙述了渔人游桃花源,后者记叙了王叔远送给作者的一只核舟。
12.与下面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梅花和雪花都是文学作品中经常描写的对象,它们各有所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梅花没有雪花那么素雅,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
B.雪花没有梅花那么芬芳,但它比梅花素雅。
C.梅花比雪花芬芳,雪花比梅花素雅。
D.雪花比梅花素雅,但它没有梅花那么芬芳。
二、默写
13.结合《核舟记》理解默写。
(1)文中描写东坡外貌的句子是: 。
(2)写佛印情态的句子是: , , , 。
三、翻译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其两膝相比者
比:
(2)佛印绝类弥勒
类:
(3)其船背稍夷
夷:
(4)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曾:
(5)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4)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5)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6)嘻,技亦灵怪矣哉!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
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峨:
②其两膝相比者 比: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18.下面是有关文中“核舟”的简介,请根据文章内容将其补充完整。(前两空用原文回答,后两空用自己的话回答)
核舟简介
这件雕刻品取材于“大苏泛赤壁”的掌故,原材料只是一个“① ”的桃核,雕刻者不仅把船上的人物雕② ”, 对船的雕刻也细致入微,如核舟中间部分有箬竹叶做成的船篷③ 、雕着花纹的栏杆。这些都充分体现了雕刻者④ 。
19.根据课文完成对联。(任选一副即可
上联:赞雕刻者高超技艺
下联:
上联:
下联:奇巧人神技雕核舟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核舟记(节选)
明有奇巧人日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一珠可历 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乙)核工记(节选)
宋起凤
季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全核向背皆山。
山坳插一城,雉①历历可数。城巅具层楼,楼门洞敞,中有人,类司更卒②,执桴③鼓,若寒冻不胜者。
枕山麓一寺,老松隐蔽三章。松下凿双户,可开阖。户内一僧,侧首倾听;户虚掩,如应门④;洞开,如延纳状——左右度⑤之无不宜。松外东来一衲,负卷帙⑥踉跄行,若为佛事夜归者。对林一小陀,似闻足音仆仆前。
核侧出浮屠七级,距滩半黍。近滩维一小舟。篷窗短舷间,有客凭几假寐,形若渐寤然。舟尾一小童,拥炉噓火盖供客茗饮。舣舟⑦处当寺阴,高阜钟阁踞焉。叩钟者貌爽爽自得,睡足馀兴乃尔⑧。
山顶月晦半规杂疏星数点下则波纹涨起作潮来候。取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之句。
[注]①雉(zhì):城墙上的垛子。②司更卒:更夫。③桴:鼓槌。④应门:应声开门。⑤度:揣测。⑥卷帙(zhì):书卷,这里指佛经。⑦舣(yǐ)舟:停船靠岸。⑧乃尔:如此这般。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尝贻余核舟一
②诎右臂支船
③负卷帙踉跄行
④有客凭几假寐
21.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山顶月晦半规杂疏星数点下则波纹涨起作潮来候。
2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②中有人,类司更卒,执桴鼓,若寒冻不胜者。
23.(甲)(乙)两篇短文都描述了一件微雕作品,请概括它们共同具有的妙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分析】ACD正确。B糁 sǎn,奇 jī。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字音。该题每一个选项中的字词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
2.【答案】D
【解析】【分析】句意为:这只船的底部稍微平坦,就题名其上;故断句为: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道题考查文言文的语句停顿。对于文言文的语句停顿主要是根据以下几方面进行停顿:①文言句子语法结构;②句首的语气词;③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④句首的连词或总结性的词语;⑤文句内在的逻辑意义。
3.【答案】A
【解析】【分析】 A左手倚一衡木:左手倚靠着一根横木。“衡”同“横”。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通假字的理解能力。一般来说通假字都会在课下注释中特别指出来,平时学习时要对这些通假字进行积累,这个通假字通那一个字,是什么意思都要熟记,这样答题就非常简单了。
4.【答案】D
【解析】【分析】A.“峨冠”名词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 B.“石青”名词做状语,用石青;C.“椎髻”名词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D意为:,没有一件不是根据木头原来的样子雕刻成各种形状的,各有各的神情姿态。无词类活用。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5.【答案】D
【解析】【分析】A.做,文中指雕刻/判断动词,是;B.句末语气词/说;C.奇妙/零数、余数;D.均为“好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辨析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
6.【答案】C
【解析】【分析】C 项中的“之”为助词,其他三项中的“之”是代词。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文言词“之”的积累。“之”在文言文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词语,既作实词用,也做虚词用。对于常见虚词一定要加强记忆,答题时要结合语境判断其用法和意义。
7.【答案】B
【解析】【分析】例句中的“为”意思是“雕刻”。A是;B雕刻;C是;D向。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辨析文言虚词的能力。文言虚词是文言文学习的基本内容,要特别注意重点虚词的用法。作答本题时,首先要把握“之”“虽”“而”“为”四个虚词的基本用法,然后结合语境来分析。
8.【答案】B
【解析】【分析】ACD正确。B“直接表现出潭水的清澈纯净”理解错误。应该是“间接表现出潭水的清澈纯净”。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主题及写作手法的理解能力。文言文阅读与现代文阅读的相通之处在于都要读懂文章,准确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主旨、思想感情、写作方法,详略安排等,在读懂的基础上抓住题中各项表述的要点,逐项与原文进行对照,然后做出正确的判断选择即可。
9.【答案】C
【解析】【分析】A.正确;
B.正确;
C.“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是介绍核舟的结构的;
D.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道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类题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也就是文章的整体,仔细体味推敲,透过语言的表象去揣摩领悟其中的深意。另外,选择题我们还应通过分析、比较、斟酌、排除的形式去选择最有把握的一个。
10.【答案】D
【解析】【分析】《核舟记》一文,先是概括地介绍王叔远微雕技艺的“奇巧”以及他技术的全面,既是全文的总提。接着详细介绍核舟所表现的苏东坡赤壁泛舟的故事和意境,从全舟到局部,从船头到船尾,从陈设到人物。最后对核舟所作的总结性说明。所以中间的部分是并列关系。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道题考查对文章结构层次的划分。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理解和梳理,根据段落的主要内容对文章结构层次进行准确划分。
11.【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ABC.正确。
D项“ 后者记叙了王叔远送给作者的一只核舟。 ”有误, 《核舟记》的主要内容是对“核舟”这一工艺品的介绍。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12.【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提示句,应分别写出“梅花、雪花”的优点。故答案选C。
【点评】考查句子衔接能力。
13.【答案】(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2)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重点字:髯、勒、袒。
故答案为:⑴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⑵ 佛印绝类弥勒 ; 袒胸露乳 ; 矫首昂视 ; 神情与苏、黄不属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学习中,不仅要做好对于古诗文、名言名句的背诵,更要注重这些语句的默写,特别关注文句中容易写错的字,从而做到准确、工整的完成作答。
14.【答案】(1)靠近
(2)像
(3)平
(4)竟然
(5)挑选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翻译。
⑴句意为: 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 。
⑵句意为: 佛印像极了佛教的弥勒菩萨 。
⑶句意为: 船的背面较平 。
⑷句意为: 计算这一条船上统共刻了五个人。
⑸句意为: 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雕刻而成的。
故答案为:⑴ 靠近 ⑵ 像 ⑶ 平 ⑷ 竟然 ⑸ 挑选
【点评】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15.【答案】(1)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
(2)(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刻成的船,刻的是苏东坡乘船游览赤壁。
(3)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刻着)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
(4)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5)那人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6)嘻,这技艺也真神奇啊!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文句是文言文阅读必考题型之一。翻译文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本题中的句子均为课文中的重要句子,在学习的时候要注意准确理解。结合所学知识,本题的答案分别为:(1)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2)(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刻成的船,刻的是苏东坡乘船游览赤壁。(3)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刻着)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4)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5)那人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6)嘻,这技艺也真神奇啊!
故答案为:(1)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
(2)(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刻成的船,刻的是苏东坡乘船游览赤壁。
(3)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刻着)用箬竹叶做的船篷覆盖着它。
(4)他们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5)那人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6)嘻,这技艺也真神奇啊!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句子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落实重点字词,不能遗漏,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词语,以及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的翻译。
【答案】16.高;靠近
17.抬头仰望,神情和苏(轼)、黄(庭坚)不相类似。
18.修狭(不盈寸);各具情态;能开闭的窗;技艺精湛
19.(示例)摹泛舟人悠闲神情;美髯公怡情泛赤壁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意思,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分析,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同时,平时要做好词语的积累。
(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3)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4)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拟写对联的基本原则有:①对偶原则,要求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②内容相关原则,要求上下联必须围绕同一话题,内容上或互补,或对立,或承接;③避免重复原则,避免上下联同一位置出现同一词语,也避免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联不同的位置;④上仄下平原则,即上联末字押仄声韵,下联末字押平声韵,这个原则在考题中一般放得较宽。
16.“峨”修饰“冠”,意思是“高”;“比”属于古今异义词。
故答案为:高
靠近
17.注意“矫”意为“举”,“属”意为“类似”。
故答案为: 抬头仰望,神情和苏(轼)、黄(庭坚)不相类似。
18.作答前应留意括号内提示的内容,根据题干要求进行分析概括。原文中语句“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是对桃核这个原材料特点的说明;“各具情态”总述了雕刻的船上人、物的特点;核舟的中间部分除了雕刻有船篷、栏杆,还有可以开启的小窗;从原材料如此小,雕刻内容不但多而且形象逼真、各具情态可看出,雕刻者技艺精湛,原文中“技亦灵怪矣哉” 也是对雕刻者精湛技艺的赞叹。
故答案为:修狭(不盈寸)
各具情态
能开闭的窗
技艺精湛
19.:对联要注意以下几组要求:第一,上下联字数要相等。第二,上下联词组要相同,词性要一致。第三,上下联平仄要相调。第四,切忌合掌。“赞雕刻者高超技艺”从整体上说是动宾关系,“雕刻者高超技艺”“高超技艺”又是偏正结构。“奇巧人神技雕核舟”整体上是主谓宾的结构。
故答案为:(示例)摹泛舟人悠闲神情
美髯公怡情泛赤壁
【答案】20.赠;弯曲;背(着);靠着
21.山顶月晦半规/杂疏星数点/下则波纹涨起/作潮来候。
22.①鲁直左手拿着卷的左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些什么似的。②其中有人,像是打更的更夫,拿着鼓槌,好像不能忍受这寒冷的天气一样。
23.这两件微雕作品共同具有的妙处有:体型虽小,表现的事物却很多;都紧扣某一个典故,具体而形象地再现故事情境;人物和其他事物,栩栩如生,生动传神。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文言实词意义。翻译文言实词的意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的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同时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做出准确的判断。考题涉及的词语都来源于教材中所选的课文,这要求学生应加强对教材所选入的文言文诵读与掌握,解答根据所学过的课文,根据上下文做出判断。
⑵本题考查断句的能力。给语句断句时,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在弄清句子的成分。一般来说,主谓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应该有停顿;同时注意题干的要求,需要断几处。
⑶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文言文中重要句子翻译的关键是一定要回到原文的语境中,根据上下文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同时对语句中的重要实词、虚词做到准确的翻译。并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符合现代汉语的用词造句的标准。
⑷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找出相关的语句做出具体的分析即可。
【参考译文】(乙)我最小的弟弟得到了一枚桃核坠子,它长五分左右,横宽四分。整个桃核正面和背面全是山。
在山的低洼处插出一座城来,城墙上的垛子分明,可以数出数目,城顶有高楼,楼门大开。其中有人,像是打更的更夫,拿着鼓槌,好像不能忍受这寒冷的天气一样。
靠近山脚有一座寺院,隐蔽着三棵古老的松树。松树下面开了两扇门,可以打开和闭合。门里面有一个和尚,侧着耳朵专心致志地听着外面的声音;门半掩着,好像是等着谁应声开门;把门大开,好像在请谁进去的样子——(以上两种情况)反复揣测没有不合适的。松树东面来了一个和尚,背着佛经跌跌撞撞地前行,好像是刚参加完佛教活动晚归的人。对面的树林里有一个小和尚,好像听到了脚步声急急忙忙地上前。
桃核旁边露出七级佛塔,距离河滩有半分远。靠近河滩系着一条小船。在篷窗短船之间,有一个船客靠着茶几在打瞌睡,样子好像渐渐睡着了。船尾有一个小童,抱着炉在吹火,大概是烧水给客人泡茶喝。船靠岸的地方正对着寺院的背面,高处的土山上有敲钟的阁楼蹲在那里。敲钟的人神色飞扬,怡然自得,是睡足了慢慢起身才这样的。
山顶月亮昏暗呈半圆形,夹杂着稀疏的几点星星。山下面则是波纹涨起来了,显示出大潮要来的征兆。整个桃坠的创意取自于古诗“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句子。
20.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翻译。①句意为: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
②句意为: 曲着右臂支撑在船板上
③ 句意为: (和尚)背着佛经匆忙地前行。
④ 句意为:有一个船客靠着茶几在休憩,样子好像快要睡醒了。
故答案为:
1、赠
2、弯曲
3、背(着)
4、靠着
2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这句话的意思为: 山顶月亮昏暗呈半圆形,夹杂着稀疏的星星有几点。山下面则是波纹涨起来了,显示出大潮要来的征兆。
故答案为: 山顶月晦半规/杂疏星数点/下则波纹涨起/作潮来候。
22.本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句中重要的词语为: 罔,无,没有。因,就着。象,模仿,这里指雕刻。各,各自。具,具有。情态,神态。 雉,城墙垛子。
故答案为: ①鲁直左手拿着卷的左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些什么似的。②其中有人,像是打更的更夫,拿着鼓槌,好像不能忍受这寒冷的天气一样。
2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甲文详细介绍核舟所表现的苏东坡赤壁泛舟的故事和意境, 令人既佩服王叔远雕刻之神,又赞赏魏学湘观察之细。桃坠形体之小与雕刻人、物、景、人事之多形成强烈对比,突出“奇巧”。 乙文介绍的是一枚桃坠,文章描写了一个“长五分许,横广四分”的桃核.上雕刻的人、物、风景,说明桃坠体积之小,体现了核桃刻工艺的传神、精细和复杂,以及工匠高超的刻技。
故答案为: 这两件微雕作品共同具有的妙处有:体型虽小,表现的事物却很多;都紧扣某一个典故,具体而形象地再现故事情境;人物和其他事物,栩栩如生,生动传神。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