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 2023-2024 学年度九年级阶段评估
语 文
(初中全册)
(考试时间:120 分钟 试卷满分:150 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8页,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读·书(12分)
1.学校举行“书不朽,法自强”学生书法作
品展。下面对其中四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
的一项是(2 分)( )(2 分)
A.【甲】作品属于楷书,方正坚劲,一笔一
画间体现出维新派人士大义凛然的气概。
B.【乙】作品属于隶书,敦厚庄重,按提顿
折处突显出民主革命先驱狂放洒脱的风范。
C.【丙】作品属于篆书,圆转挺健,刚柔并
济中表现出文化革命主将爱憎分明的品质。
D.【丁】作品属于行书,潇洒畅达,行云流水般展现出毛泽东改天换地的豪情。
2.古代诗歌中有很多描写神州风光的句子,请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古诗文名句。(10 分)
回望过往,我们从“富贵不能淫,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不以物喜,③
______________”中感受到古人的气节和胸襟;从“不畏浮云遮望眼,④____________”中领
悟到古人的雄心抱负;从“⑤____________?归雁洛阳边”“⑥____________,赢得生前身后
名”中体会到古人的家国情怀。展望未来,我们要如杜甫《望岳》所言“⑦____________,⑧
____________”,锐意进取,敢攀高峰;如李白《行路难》所言“⑨____________,⑩____________”,
充满自信,驶向理想彼岸。
二、读·思(38分)
(一)
【活动一:关注社会】
长者食堂,顾名思义,就是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食堂,【甲】既.包括日间照料中心专门的老年
人食堂,也.包括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的社区食堂。当前,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投入建.设.长者食堂,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引.发.了大家的关注:长者食堂“风景这边独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前来“蹭饭”。
对此,有人认为年轻人涌入,享受老年人的餐饮福利,有“薅羊毛”之嫌;也有人表示普通顾客其
实是按原价用餐,未享受老年人专属福利与津贴,并无不妥。显而易见,上述分歧的关键在于年轻
人是否可以进入长者食堂用餐。从长者食堂本身来看,更好地服务老年群体的确是其初衷,但长者
食堂形态多样,并不必然要“圈地自萌”;而且,面向社区,吸引多个年龄层的顾客光顾,符合打
造“15分钟便民社区”的要求,也是长者食堂未来的建设方向。【乙】此外,作为一项民生工程,
长者食堂要持久良性发展才能更好地发扬便民惠民之效。目前,不少地区的长者食堂虽然叫好又叫
座,但运营压力大却是一个通病。从这个层面看,更多年轻消费群体加入,其实为长者食堂长久经.
营.注入了能量。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中画横线的两个短语结构不一致。
B.文中加点是三个词“建设”“引发”“经营”均为动词。
C.乙句有语病,动宾搭配不当,应当将“发扬”改为“发挥”。
D.甲句中的“既……也”可以用“既……还”代替。
【活动二:关注自然】
4.《昆虫记》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请根据下面选段,简要分析。(4 分)
蜜蜂来了,它心平气和……不一会儿,它就沉浸在采蜜的工作中了。潜伏在花下窥伺的强
盗——蟹蛛,便从隐藏之处现身,它绕到忙碌的蜜蜂身后,偷偷向它接近,然后猛冲上去突然
咬住它的脑后根……这一咬瞬间致命,因为它破坏了蜜蜂颈部的神经节。不多时,可怜的小蜜
蜂便蹬着腿死去了。这时,凶手便舒舒服服地吸起受害者的血来。
【活动三:关注红色文化】
5.学校向同学们推荐了三处红色研学旅行景点,请你选择其中一处,仿照示例,写一句推
荐语。(3分)
推荐景点:①井冈山 ②遵义 ③延安
推荐语示例:韶山,伟人故里,我们在这里探寻伟人成长的足迹。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 6~7题。
西班牙剧作家塞万提斯的一生劫难重重。
他在国家对外战争中,失去了左手。战争结束后,本该受到高规格待遇的他,却在归国途
中被俘,随后被卖到了阿尔及利亚做苦役,在那里一呆就是 5年。当俘虏期间曾数次向西班牙
几位大臣写信求助,但都无果,最后被家人用五百金盾赎回。
回到祖国后,政府用各用理由拒绝给他任何补偿。他好不容易找到份工作,却被人诬陷入
狱。
出狱后改做税吏,因存税款的银行倒闭,所存税款也不知去向,塞万提斯被冠以私吞钱财
的罪名,再度入狱。
刑满释放后不久,命运依然没有放过他。一次,他在家附近救起一个被打伤的人,不料,
这人伤的太重了,死在他家中,他又被判杀人罪,第三次入狱。
命运多舛的他并没有放弃生活,而是乐观勇敢地面对每一次的困境,并写出了名著《唐·吉
诃德》。正如塞万提斯自己所说:“失去财富是损失,失去朋友同样是损失,而失去勇气则是
最大的损失。”的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合选文内容,选文最后“的确”后要填写内容是什么?请在横线处补写。(3 分)
7.读了上面的这则故事,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请围绕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段议.论.性.
文.字.,表明你的观点并加以阐释。(8 分)
写作提示:①观点明确;②论证合乎逻辑;③不少于 100 字。
(三)
观山光水色,书万千思绪。请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第 8~11 题。
【甲】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桃花源记(节选)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
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
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
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8. 读准字音,是学好古诗文的第一步。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2 分)
(1)而无车马喧. (2)便要.还家
9.古汉语中有很多“一词多义”的现象,参照《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解释,为下列句“寻”
字选择正确答案,只填序号。(2分)
①古代的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②寻找。③重温。④使用。⑤副词。随即,不久。⑥连
续,不断而来。
(1)寻.向所志( ) (2)寻.病终( )
10.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3 分)
(1)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翻译:便没有再出去,____________________。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翻译:问如今是什么世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下列对诗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诗“欲辨已忘言”是因为诗人喝酒之后,处于半醉半醒的状态。
B.【甲】诗“飞鸟相与还”中飞鸟翩然来归,可以看作是诗人躬耕自乐的艺术化身。
C.【乙】文“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写出了渔人对桃源中人错过外面世界的精彩
变化而感叹惋惜。
D.【乙】文桃源人“不复出焉”是因为桃花源是他们的家园。
【丙】
王经①少贫苦,仕至二千石②,母语之曰:“汝为寒家子,仕至二千石,此可以止乎!”经
不能用,为.尚书,助魏,不忠于晋
③,被收。涕泣辞母曰:“不从母敕.,以至今日!”母都无
戚容④,语之曰:“为子则孝,为臣则忠,何负吾邪?”
——《世说新语·贤媛》
【注释】①王经(?~260):字彦纬,冀州清河郡人,三国时代曹魏大臣,曾官至尚书,
深得魏帝曹髦信任。公元 260 年五月初六夜晚,魏帝曹髦因司马昭弑君篡位之心日益明显,决
定不再坐以待毙,召王经、王沈、王业商讨伐司马昭计划。王沈、王业要向司马昭秘告此事,
邀王经一道前往,被王经拒绝。不久,魏帝曹髦被司马昭所杀,王经因忠于曹魏被诛。②二千
石:汉代称郡守为二千石。③晋:特指后来篡魏国权的司马氏。④戚容:悲伤的神色。
12.下列选项中,对“不从母敕”中“敕”的解释最恰当一项是( )。(3分)
A. 告诫 B.命令 C.任命 D.斥责
13.【甲】诗【乙】文的作者和【丙】文中的王经都身处乱世,面对社会黑暗,政治腐败,
前者的人生选择是 ,而后者的人生选择是 。虽然他们的人生选择
不同,但都具有 高贵品质。(4分)
三、读·写(70分)
14.一家餐厅为了响应“低碳节能”的生活方式的号召,在餐厅电器
旁边贴了如右图片,请用简洁的语言绍这幅图片,并说明其用意。(6 分)
写作提示:①说明图片的内容和设计特点;②80 字左右。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第 15 题。
水银花开的夜晚
迟子建
①有一日傍晚咳嗽流涕,我便取放在玄关托盘上的体温计,想看看自己是否发烧。取体温
计的时候,不慎将外壳的护帽朝下,由于对接处咬合不严,护帽叛徒似的落地而逃,将体温计
彻底出卖了,它随之坠落,摔成两截。
②它这一跌,我家的黑夜亮了。
③从玻璃管内径流溢而出的水银,魔术般地分裂成大大小小的珍珠状颗粒,像一带雪山巍
峨地屹立在我面前。我先是拿来一块抹布擦拭,以为它们会像水滴一样,迅速被吸附,岂料它
们欢欣鼓舞地一分二、二分三、三分四地遍撒银珠,泄地水银非但未少,反而如满天繁星,在
白桦木地板上,朝我眨眼。它们近在咫尺,却仿佛远在天边,不可征服。
④我少时对水银的了解,竟来自当时广为流传的一本小人书《一块银元》,其中最让人惊
悚的情节,是一个地主婆死了,她的儿子竟让一对童男童女为他老娘殉葬。他们给童男童女灌
注了水银。故事浓墨重彩的是那个身世凄惨的童女,在出殡的行列中,她端坐在莲花上,手持
一盏纱灯,双目圆睁。她的亲人在路旁声声唤她,可她无法应答了。那个画面给我幼小的心灵,
带来了强烈的阴影,恨地主,也恨水银。水银是毒蛇,它要了如花似玉的姑娘的命!
⑤我那时感冒了,发烧了,抗拒去卫生所,骨子里是恐惧水银体温计。总觉得我的腋窝藏
着火苗,会将爆竹似的它引爆。它灿烂了,我就黑暗了。体温计是恶魔,这在看过《一块银元》
小人书的同学心中,根深蒂固。以至于我们憎恨一位班主任老师时,私下议论要是小人书中被
灌注了水银的是她,而不是那个女孩,该有多好。这位班主任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她中等个,
微胖,圆脸上生满雀斑,厚眼皮,眼睛不大,但很犀利。
⑥我们为什么怕这位老师呢?她严厉起来不可理喻。她有一杆长长的教鞭,别的老师的教
鞭只在黑板上跳舞,她的教鞭常打在学生手上,考试不及格者是她惯常教训的对象。痛和屈辱,
让被打的同学哇哇大哭。这种示众的效果,倒是让所有的学生不甘落后,刻苦学习了。但大家
心底对她还是恨的,她头发浓密,梳着两条粗短的辫子,我们背地就说她带着两把锅刷。
⑦最让我们难堪的是检查个人卫生。我们上课前她会手持碎砖头,高傲地站在门口,我们
则像乞丐一样朝她伸出手去,如果我们的手皴了,或是指甲里藏污纳垢,她会扔给你一块碎砖
头,让我们出去蹭掉手上的皴,抠出指甲里的泥,砖头在此时就成了肥皂了。
⑧这位班主任老师看上去跋扈,但她业务好,很敬业,也有善心。有的同学家贫,她家访
时会带上她买的作业本,她还帮助交不起学费的学生交费,并带我们进城,去照相馆拍合影。
如果是冬天,天黑得早,讲台就点起一根蜡烛。烛火跳跃着,忽明忽暗,她的脸也忽明忽暗,
那也是她最美的时刻,脸上的雀斑看不见了,语气温柔,面目平和。
⑨她离开我们小镇,似乎没有任何预兆。突然有一天,她要调到她恋人那儿,是去结婚。
这时我们才意识到她是一个女人,是个有人惦念的人。
⑩她要离开了,按理说我们该同声庆祝的,可大家突然都很沮丧。她将自己所用之物,分
给常遭她鞭打的人。在她走前,有天我在小卖店碰见她,她还买了一双雨靴送我。从此后,她
离开的风雨时刻,穿着雨靴走在泥水纵横的小路上,总会想起她。而她带我们拍的合影,成了
同学们最美的珍藏。
四十多年了,我没有她的任何消息,也极少想起她来。但水银泄地的这个夜晚,也过了
半百之岁的我,却很热切地思念起她来。
夜一点点地黑起来,我清理完地板上的水银,关了厅里的灯,打算回卧室休息。借着卧
室的微光,我突然发现刚清理过的地板上,仍有水银珠一闪一闪的。我不相信,取了手电筒照
向那里。呵呀,这分明是一个微观花园么,我发现了无数颗更加细小的水银珠粒,在白桦木地
板的表面和缝隙,花儿一样绽放着。
这不死的花朵,实难相送,那就索性不送,我不相信就凭它们,会让我性命堪忧——将
其当花来赏又如何!权当它们是腊梅的心,是芍药的眼,是丁香的小袄,是莲花的罗裙!
因为在黑夜面前,所有的花朵都是无辜的。
15.在班级的阅读分享会中,你推荐大家阅读散文《水银花开的夜晚》。
(1)第④段在文中除了承上启下外,另有其作用,请加以分析。(5 分)
(2)请你从下面句子中任选一句作为开头,写一段赏析性文字。(不少于 150 字)(10 分)
◎这篇散文充满温情而富有诗意。
◎巧用对比有深意。
◎运用“水银”妙构思。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 16 题。
2023 年,舞剧《五星出东方》中“锦绣”舞段惊艳亮相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兔年春晚,使
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这件珍贵的文物在人们的生活中又“活”了起来。
【材料一】①1995 年 10 月,中日联合考察队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尼雅遗址的一处汉代
墓葬中,发现了一件色彩鲜艳的锦护臂。整件护臂长 18.5 厘来,宽 12.5 厘来,在织锦的彩色
纹样间,8个篆体汉字跃然而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是迄今为止新疆地区发现的最
早的“中国”二字,诞生于汉代,距今两千多年。
②“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质地为蜀锦,蜀锦素有“寸锦寸金”之脉,当时只有长
安和成都才有能力生产。这件织锦护臂代表着当时我国乃至世界上丝绸织造工艺的顶级水平,
是不折不扣的名贵品。
③先看颜色,这件织锦护臂可谓色彩斑斓,用了汉锦中最高的五套档次,即蓝、绿、红、
黄、白五套彩色经线与一套纬线相交,质地厚实。五色配置讲究,分别与金、木、水、火、土
五行相对应,正是“五星”所体现的内容。再看图案,样美观流畅,五色丝线错落有致地织出
了“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 8个汉字,以及星纹、云纹,还有孔雀、仙鹤、白虎等祥禽瑞兽这
样。书法文字与灵动图案的和谐匹配,十分罕见。
④织锦护臂通过色彩、图案和文字把天文、史实和古人的五行观念等巧妙地融为一体,生
动地展现了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和特殊魅力,显示着一种强大的信心和力量。方寸之间,浓缩
了历史,凝结着文明,展现出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博大与坚韧。
(选自《中国民族报》2023 年 5 月 9 日,有删改)
【材料二】①一年多来,舞剧《五星出东方》在全国多地已巡演 30 余场,登上央视《国
家宝藏》等多个热门电视节目,相关话题的网络曝光量超 5亿次,相继捧回了第十七届“文化
大奖”和第十六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舞剧播出后,根据相关调查和统计,今年春节期
间和去年春节同期相比,进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参观人数上涨了 150%,观众数量猛增,
只为一睹护臂“真容”。
②《五星出东方》的构思源于“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舞剧讲述了汉朝戍边
将领奉,在精绝古城与北人首领之子建特,精绝首领之女春君,从剑拔弩张到并肩携手,从素
不相识到惺惺相惜,最终结下深厚情谊的动人故事。其中,奉贴身佩戴的织锦护臂见证了这一
切。男主人公奉,女主人公春君和精绝城的名字可以在出土文物中找到依据,也正是基于史实
高于生活,让这部作品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③舞,跳的是人民生活;历史,是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从历史的真实中提炼出艺术的真
实,《五星出东方》以虚构之“事”映射历史之“真”以浪漫之“情”升华家国之“志”,让
沉寂的文物绽放由新的光彩,也为以文物等史料为原型编排戏剧舞蹈、创新方法弘扬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作了一些探索。让文物发声,让历史说话,传承中华文明的基因,守护中华民族共同
的家园,是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选自《光明日报》2023 年 2 月 7 日,有删改)
16.(1)舞剧《五星出东方》让“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件珍贵的文物“活”了起来。你
认为还可以用哪些方式来宣传这件文物呢?请说说你的想法。(4分)
(2)“让文物发声,让历史说话,传承中华文明的基因,守护中华民族共同的家园,是
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请结合材料谈谈新时代如何传承中华文明,表达你的看
法。(10 分)
写作提示:①思路清晰,有说服力;②语言准确得体;③不少于 100 字。
17.鲁迅先生说:“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
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35 分,含书写分 5分)
题目一:踏出一条路
题目二:这一路,__________
写作提示: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规范,卷面
整洁;④如果选择题目二,请务必先补全题目。语文答案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 8页,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读·书(12分)
1.B
2.①贫贱不能移 ②威武不能屈 ③不以己悲 ④自缘身在最高层 ⑤乡书何处达 ⑥
了却君王天下事 ⑦会当凌绝顶 ⑧一览众山小 ⑨长风破浪会有时 ⑩直挂云帆济沧海
二、读·思(38分)
3.C
4.示例:将蟹蛛称作“强盗”“凶手”,运用比喻的手法,“窥伺”采用拟人修辞手法,
生动形象;“可怜”“沉浸”传达了对小蜜蜂的同情和赞美,饱含感情,使作品文学色彩浓厚;
“潜伏在花下”“一咬瞬间致命”“破坏了蜜蜂颈部的神经节”等用词准确贴切,真实再现昆
虫的生活场景,富有科学性。
5.示例:井冈山,革命摇篮,我们在这里寻找红色革命源泉/
遵义,长征的转折点,我们在这里体会革命道路的艰辛曲折/
延安,红色圣地,我们在这里学习革命前辈奋斗的精神(评分说明:答案有两个要求:①
说出红色景点的内涵②仿照示例格式。仅答一个方面给 1分,答两面才给 2 分。意思相近便给
分。)
6.人永远不要失掉勇气
7.示例:人生需要直面困难的勇气。古罗马哲学家塞内加说:“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
地狱。”遭遇宫刑的司马迁,用直面屈辱的勇气,以如缘巨笔完成《史记》;奔赴长津湖的志
愿军战士,无惧冰天雪地的勇气,浴血奋战,终取得战斗的胜利。勇气是无坚不摧的利刃,无
论苦难有多大,只要有勇气相伴,你的人生就会充实而精彩。
8.(1)xuān (2)yāo 9. D
10.(1)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2)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
11.B
【参考译文】【甲】饮酒(其五)把房屋建在人群聚居的地方,却没有世俗往来的喧嚣。
你问我如何能达到这样的境界?(那是因为我的)心远在闹市之外,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在东边的篱笆下采摘菊花,无意中看见了南山。(傍晚南山)山气氤氲(yīnyūn),夕阳西落,
傍晚的景色优美,更有飞鸟,结伴而归。这其中蕴含着隐居生活的真正意义,想要说出来,却
忘记了该如何用语言表达。
【乙】桃花源记(节选)村里的人看到渔人,感到非常惊讶,问他是从哪儿来的。渔人详
细地做了回答。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村里的人
听说来了这么一个人,就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领着妻
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渔
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
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
拿出酒饭来款待他。渔人停留了几天,向村里人告辞离开。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
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
……
太守立即派遣人员跟随他前往,寻找渔人先前作的记号,竟然迷路了,后来再也找不到通
往桃花源的路了。
南阳有个叫刘子骥的人,是一个高尚的读书人,他听到了这个消息,非常愉快地计划着前
往桃花源。但没有实现,不久后就病死了,后来就再也没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12.A (3 分)
13.归隐田园 为朝廷尽忠 正直、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9分)
【参考译文】王经年少时家境贫苦,后来做官做到二千石俸禄时,他母亲告诉他说:“你
本来是贫寒子弟,现在做到二千石俸禄这么大的官,就该差不多了吧!”王经不听取母亲的建
议。后来担任尚书,帮助曹魏,不再忠于晋朝,最后被司马氏逮捕了。他流着泪辞别母亲说:
“我没有听从母亲的教导,以致有今天!”他母亲一点愁容也没有,对他说:“做儿子要孝顺,
做臣子要忠君;你又孝又忠,有什么对不起我呢!”
三、读·写(70分)
14.示例:一段白色充电线以“节”字的形状展示,末端是电器“插头”,和黑色背景形
成强烈对比,使“节”字更加突出;这幅图片生动形象地传达出“节约用电”的理念,达到了
在餐厅宣传节约用电的目的。
15.(1)补充交代了“我”少时憎恨水银的原因,丰富了作品内容;展现了“我”当时认
知世界的方式与能力,揭示了“我”那时不理解乃至憎恨班主任的心理背景;以小人书内容对
自己心灵的触动之深映射“我”那时对班主任憎恨程度之深;与“我”四十多年后对这位班主
任的热切思念遥相呼应,不仅增加了作品的情感变化,还增强了情感变化的合理性。
(2)示例 1:这篇散文充满温情而富有诗意。“我”对小人书中小女孩被毒死深表同情,
跋扈的班主任临走前给我们留礼物,我们对班主任不舍、思念,这些充满温情。“它这一跌,
我家的黑夜亮了”,尽显委婉含蓄美,“是蜡梅的心,是芍药的眼,是丁香的小袄,是莲花的
罗裙”四个整句排比,音韵和谐,富有诗的韵律美。诗化的语言,蕴含着细腻的温情。
示例 2:巧用对比有深意。少时,“我”因故事中因灌注水银而死的童女而恨水银,却恨
不得班主任被灌注水银。而班主任突然要离去时,“我们”突然都很沮丧,通过对比,凸显了
“我”纯真善良的心灵;班主任虽然跋扈,但业务好,很敬业,有善心,临走时不忘送我们礼
物,展现出一个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的师者形象,细腻真实地再现了人物最真实的
情感,突出了“我”对班主任老师的思念与赞美,凸显文章的主题。
示例 3:运用“水银”妙构思。水银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文章以水银溢出开始,围绕水银
叙述故事,又以清理水银结尾,使全文结构严谨。水银是勾起回忆的引子,“我”不慎摔掉体
温计而流溢出水银引出故事,有助于建立起回忆与现实的联系。水银是抒情的载体,蕴含着“我”
对当年班主任的热切思念与赞美。水银又有一定的象征意味,本来认为有毒之物却可以绽放别
样的精彩,这可以深化主题。
16.(1)①用文物图案设计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产品,如:丝巾、杯垫、瓷器、鼠标垫等;
②在学校举行文物宣传系列活动,如文物宣讲、文物绘制等;③开展文物艺术创作进商场、进
社区等活动;④通过互联网、数字技术等拓宽文物受众广度等。
(2)示例:首先,要认真学习文物历史,了解文物内涵,坚定文化自信;其次,要保护好、
利用好文物和文化遗产;最后,要将文物的文化内涵与现实文化融通,让沉寂的文物绽放由新
的光彩。总之,丰厚的文物资源是增进全社会历史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让文物承载的
文化内涵、精神价值浸润人心。
17.【写作指导】
【题目一】审题立意:由鲁迅先生《故乡》的结尾语句作为引导语。他把希望比作地上的
路,空有希望,不去奋斗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有”;有了希望,并坚持不懈地奋斗,脚踏实地
地追求,希望便“无所谓无”。只要大家都去奋斗追求,路就会出现在脚下,希望就会实现,
新的生活就一定会到来。“路”可以是实指的路,比如回家之路、归乡之路;也可以是抽象的
虚指的路,比如方法之路、成才之路、希望之路、理想之路、励志之路、前行之路、腾飞之路、
改革之路等。有了目标,成才之路不会遥远,人生理想就能实现;走上希望之路,就能收获人
生的幸福;走对了路子就不害怕遥远等。
选材构思:现实生活中,路有万千条。大到一个国家,有民族复兴之路,有教育兴国、科
技强国之路,就此可以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感受祖国的变化,用心体会国家政策给人们
带来的益处,激发自己的爱国热情。比如:科技工作者坚持走科技强国之路,不懈的奋斗,使
神舟飞船成功发射,实现了飞天揽月的梦想;疫情期间,我国采取“动态清零”的措施,有了
“隔离”之路,使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等。小到个人,有成长、长才之路,可以结合家庭生活、
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来分享和抒写自己在某条“路”上的奋斗历程。比如,学习生活中,遇
到了种种困难,可是自己不灰心不气馁,克服困难,向别人请教学习方法,找到正确学习方法
这条路,最终取得了成功,成才之路不再遥远。还可以写有些路是艰辛的、曲折的,但只要有
正确的路可走,就坚持走下去,不停地走,路途就不会遥远。强调出只要是找对了“路”,选
对了“路”,“就不会遥远”。
【例文分享】
踏出一条路
望着门前那窄窄的小巷,我不禁联想起那个下雨之夜。
天阴沉沉的,像要下雨。“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诗含愁,人更愁。默默地,
我怯怯前行。哎,考试再次失败,还有何颜面再见家中望女成凤的爸妈?
我站在原地低头思索着,终于明白:生命因选择而辉煌。虽然成长有烦恼、坎坷、挫折,
但我不会因为失意而烦恼,更不会为烦恼而烦恼。
无意中,我看到报纸上“一个女记者的视野”一文,我的心为之一动,“铁肩担道义,妙
手著文章。”从此,我的心中升起了蓝蓝的文学梦。
我一心扎入了浩瀚的文学天地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地读懂了李清照的婉约、李白
的豪放、朱自清的柔美、鲁迅的犀利、马克 吐温的恢谐,也在心中升起了蓝蓝的文学梦。
从此,操场上少了一个英姿勃勃的女将,课间,少了一个嘻嘻哈哈的女孩,而图书馆的一
隅,却多了一个成天抄抄写写的我。
蓝蓝的文学梦成了我心底的期望,而漂亮的笔记本成了我最佳的练兵场。夜深了,蝉睡了,
不停的是我手中的笔,伴着橘黄的灯光,发出“吱吱”的响声。香茗已自我牺牲了,我仍倔强
地跋涉,任凭蚊子的肆虐。
冬天,寒冷的冬风呼啸地钻入窗缝,我的双脚麻了,站起来跺一跺,双手冻红了,放在嘴
边呵一呵,热水袋早已成了冰袋,抛在一边,桌边的橱上堆着《红楼梦》《水浒传》《钢铁是
怎样炼成的》……一系列的名著都是我的最爱我将我的 14 岁憧憬、15 岁的梦幻、16 岁的希望
全部倾注在了文学上,我想去叩叩文学殿堂的大门,我想用自己稚嫩而执着的文字去写写同龄
人,让人们认识少年的火热和清纯,多思与执着。
我用手中的笔为自己踏出了一条实现梦想之路。
【题目二】审题立意。“这一路”可以理解为,现实中的道路,如上学路、旅游路、访友
路、散步路等,也可以理解为比喻义,如求学路、青春路、人生路、科研路等。
补题可采用设问法构思:“这一路”指人生中的哪一段历程?在这段历程中经历了哪些事?
有哪些人?所补的内容可以是“我”从中获得的人生感悟或启迪?可回顾成长过程中的某一个
时间段,如初中三年,写出这一时间段内与成长有关的人、事、景、物,并从中感悟出成长的
能量、生活的真谛。
我们能想到旅行途中的意外之喜,如“这一路,风光真好”,能想到人生道路上相伴而行
的父母、老师、同窗、好友,他们与你相伴而行,共同经历喜怒哀乐,共同面对困难坎坷,可
拟“这一路,感恩同行”,“这一路,彼此相携”,“这一路,披荆斩棘”等。假如以“这一
路,风光真好”为题,“风光”指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亦指繁华景象,还可比喻(或虚指)
事物的过程。如黄山风光、扬州风光、运动会风光、读书风光等。“真好”是真的优点或好处
多,非常使人满意。立意上,应表达对真善美的追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可写成记叙文,
也可写成议论文。
这一路,风光真好
绿色的塑胶人行道,一排排高大而又茂密的树。
春天时,树上开满了嫩芽,虽然不是那么郁郁葱葱,但在深绿色的老叶子中,靓丽的嫩绿
显得十分耀眼。夏天来时,总是那么狂躁,狂风暴雨的欺压着这些树。但我却十分喜欢这一天,
树上的那些老树叶变成金黄色,因为暴雨的冲刷让这些叶子掉落下来,等待第二日的晴天,学
生踩在这些叶子上“咯吱,咯吱”的响着像是婴儿的笑声十分悦耳。似乎一天的烦恼都可以抛
开。
夏日的早晨,总是让人神清气爽,走在这条路上,微风摇曳着树叶,美丽的朝阳,透过树
叶的间隙,闪着让人舒服的阳光,这时的心情总是那么好,鼻子深深一吸,似乎闻到一股淡淡
的草木清香,十分独特。
等到秋冬之际,它们不像其他地方的树叶在凋零,而是长的十分旺盛。它们为我们挡下秋
天的倾盆大雨,冬天的寒风刺骨。
转眼间,它们陪了我两年,一切的烦恼,因它们带来的平静而烟消云散。可是,一场剧烈
的台风——莫兰蒂,将它们扳倒在“擂台”上。那台风载着胜利的喜悦,匆匆的走了,只留下
一堆废墟,残破不堪。走在这段路的我,感觉头上空空的,抬头一望,它们已经消失了。原以
为它们会陪我到中考结束,陪我到毕业典礼后,可以等到我拿到毕业证书,最后走在这条路上
的,但是这一切并不是我主宰的。还记得一句话,人生就像一列火车,有的人要下车,就必须
要有人下车。
看它们倒在地上,要么被分成两半,要么树干早已没了,它们似乎就像一群残疾人,痛苦
的躺在地上,让我难以接受。
路上因为它们让我平静,它们的存在对我来说就像知己一般,似乎能感受到对方的心跳,
虽然不能对话但是它们的离开让我难过。只希望毕业后的我当我重回母校时,还能看的它
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