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8 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8 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 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97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9 21:19: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登 鹳 雀 楼
(唐)王之涣
guàn
鹳 雀楼
作者简介
王之涣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王之涣
登鹳雀楼
王之涣
鹳雀楼:唐代时在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县)西南的黄河之畔,因常有鹳雀栖息而得名。楼有三层,高大雄伟,是登高观景的好地方。后被 河水冲毁。
高楼 依靠 尽力
黄河 高层
我会读








注意生字的每一笔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字词积累
字词积累
白日:傍晚的太阳。
依:靠着,倚靠着。
尽:尽头,完了。
欲:想要。
穷:穷尽,全部。
千里目:目千里,看到千里之外。
朗读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诗歌赏析
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千里目:指看到更远的地方。
穷:尽。
欲:想要。
更:再。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只有站得高,
才能看得远。
千古名句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登上鹳雀楼,看见大阳依着群山落下去了,黄河的水正滚滚流向大海。
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登上鹳雀楼,诗人看到了什么
远处:
太阳 。
楼下 :
黄河 。
诗歌讲解
诗的后两句写登楼所思,寓理于事,进一步写出诗人积极向上、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诗的前两句写登楼所见,由远望“白日”到俯瞰“黄河”。诗人融情于景,营造了景象壮阔、气势雄浑的意境,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都容纳其中,显出诗人襟怀的宽大。
想象意境
一轮红日拌着火一般的晚霞正依山傍岭渐渐消失,给人一种无边无际的感觉;滚滚黄河水奔腾向前,不可阻挡,最后归入大海,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流逝,无际无穷,我强烈地感觉到要想看得更远,就必须登上更高一层楼;人生要有意义,就必须不断地进取,最大限度的获取成就。
感悟情理
站得高,看得远。
高瞻远瞩
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课文结构
登鹳雀楼
登楼所见
黄河入海(想象)
太阳落山(实景)
登楼所思
更上一层楼(包含哲理)
欲穷千里目(博大胸怀)
融情于景
寓理于事
课外阅读
送别
王之涣
杨柳东风树,
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
应为别离多。
宴词
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
畎入漳河一道流。
莫听声声催去棹,
桃溪浅处不胜舟。
诗歌总结
1、背诵古诗;
2、书写本课生字一字一词,听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