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九年级( )班 姓名:
15.1两种电荷(巩固练习)教师版
一、单选题
1.物理课堂上“会飞的章鱼”实验演示中,老师将塑料丝绳剪成细丝制成“章鱼”,用毛皮分别摩擦“章鱼”和塑料管后,将“章鱼”抛向空中,在其下方用塑料管靠近“章鱼”,“章鱼”在空中飞翔不会落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毛皮与塑料管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B.毛皮摩擦后的“章鱼”细丝间会相互排斥
C.毛皮摩擦后的“章鱼”细丝间会相互吸引 D.摩擦后的“章鱼”与毛皮带上了同种电荷
解析:A.毛皮与塑料管摩擦的过程中电子发生了转移,并非创造了电荷,故A错误;
BC.毛皮摩擦后的“章鱼”细丝间带同种电荷,而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因此细丝间会相互排斥而散得很开,故B正确,C错误;
D.毛皮与“章鱼”摩擦时,一个物体失去电子而带正电,一个物体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因此摩擦后的“章鱼”与毛皮带上了异种电荷,故D错误。
故选B。
2.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已知甲球带正电,甲和乙互相吸引,甲和丙互相排斥,则( C )
A.乙一定带负电,丙带正电
B.乙可能带负电,丙带负电
C.乙可能不带电,丙带正电
D.乙一定不带电,丙带负电
解析: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和带电体的性质可知,甲球带正电,甲和乙相互吸引,则乙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甲和丙互相排斥,说明丙球带正电,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绝缘体不能导电,但能够带电;导体能够导电,但不容易带电
B.绝缘体不能导电的原因是绝缘体内没有电子
C.金属能够导电是因为金属里面的电子都能自由移动
D.导体能够导电可能是因为有大量正电荷在定向移动
解析:A.绝缘体不容易导电,但绝缘体能够带电;导体能导电,也能带电,故A错误;
B.绝缘体不能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故B错误;
C.金属能导电是因为金属内部有大量的自由移动的电子,不是金属里面的电子都能自由移动,故C错误;
D.导体能够导电是因为导体内有大量的自由电荷存在,可能是因为有大量正电荷在定向移动,故D正确。
故选D。
二、填空题
4.金属锡的原子核带有50个大小与电子电荷相等的正电荷,它的原子核外的电子总共带有 8×10-18 C的电荷量,其通常情况下对外不显电性。金属锡容易导电的原因是 金属锡容易导电的原因是导体内有大量自由电荷 。
解析:[1]金属锡的原子核外带有50个电子,电子所带的总电荷
Q=ne=50×1.6×10-19C=8×10-18C
[2]金属锡容易导电的原因是导体内有大量自由电荷。
5.如图所示,将一块透明有机玻璃板架在两本书之间,在下方撒上小纸屑,用干燥的丝绸在玻璃板上摩擦,会观察到下方的小纸屑上下飞舞,跳跃不停。这是因为有机玻璃板被丝绸摩擦后带上了 电荷 ,能够 吸引 小纸屑,小纸屑接触玻璃板后迅速被弹开,这是因为它们带上了同种电荷而相互 排斥 。
解析:[1]由摩擦起电现象可知,物体通过摩擦可以带上电荷,所以有机玻璃板被丝绸摩擦后带上了电荷。
[2]由于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所以有机玻璃板带上了电荷,能吸引小纸屑。
[3]小纸屑接触玻璃板后迅速被弹开,因为小纸屑接触玻璃板后,带上了与有机玻璃板相同的电荷,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所以小纸屑又被弹开。
三、简答题
6.小荣在家体验做饭时,不小心将胡椒粉撒到了大粒盐中,小荣急中生智,拿了一根塑料筷子用干燥的毛巾反复摩擦了几下,然后将筷子靠胡椒粉,胡椒粉就被吸到筷子上了,成功地将其与大粒盐分开。请问:
(1)摩擦后的塑料筷子能吸引胡椒粉,这是什么现象?
(2)如果小荣直接用手拿一根金属筷子,用毛巾摩擦,能不能达到相同的效果?为什么?
答:(1)摩擦后的塑料筷子能吸引胡椒粉,说明摩擦后的塑料筷子带了电,这是摩擦起电现象;
(2)如果小荣直接用手拿一根金属筷子,用毛巾摩擦,不能达到相同的效果;因为金属、人体和大地都是导体,金属筷子摩擦后带上的电荷会通过人体被导入大地。
四、作图题
7.如图所示塑料杯中盛有适量水,在杯底开一小孔,水能竖直流下(图中虚线所示)一带电玻璃棒靠近细小水流(始终不接触),请用实线画出此时水流的路径。
解析: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带电玻璃棒靠近细小水流时,小水流被吸引,水流的路径向玻璃棒一侧发生偏转,如图所示:
8.如图所示,A、B两球带异种电荷,画出A球受力的示意图。
解析:A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沿绳子向上的拉力,同时,A、B两球带异种电荷,异种电荷互相吸引,故A球还受到B球对它的吸引力,A受到吸引力的方向向右,作用点都画在A球的几何中心上,如下图所示:
五、实验题
9.在干燥的天气里,衣服表面容易吸附灰尘;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塑料笔杆,能吸起纸屑;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冬天用手擦毛衣里面,很容易看到一些“火花”,为什么会出现上述这些现象呢?这是因为摩擦过的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为了验证带电物体的性质和带电的物体间存在怎样的相互作用,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不带电的铝箔条的一端时,发现铝箔条会向塑料棒方向偏转,这是因为带电物体具有 吸引轻小物体 的性质;如图乙所示,用带电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金属箔片会张开,这说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 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
(2)如图丙所示是A、B、C三个轻质带电小球的相互作用情况,已知B小球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排斥,则A球带 负 电,C球带 正 电。
解析:(1)[1]当带电的塑料棒靠近轻质铝箔条的一端时,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铝箔条会偏转。
[2]图1乙中用带电体接触验电器的小球,使金属箔片带上同种荷而张开;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3][4]B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排斥,则B带正电;B、C相互排斥,说明B、C一定带同种电荷,B带正电,则C一定也带正电;A、B相互吸引,且都是带电小球,说明A带负电。
六、综合题
10.如图所示是卢瑟福进行的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的α粒子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1)根据实验现象,卢瑟福提出:“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这个“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原子核 ;
(2)1μ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下列有关该现象的解释中合理的是( B )
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3)由上图分析可得a粒子带 正电 (选填“正电”或“负电”),a粒子穿过金箔 不属于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扩散现象;
(4)卢瑟福根据实验现象,经过想象、类比建立了类似行星绕日的核式结构模型,在此模型中,太阳系中的地球相当于原子中的( C )
A.质子B.中子C.电子
解析:(1)[1]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的α粒子偏转超过90°,说明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这里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原子核。
(2)[2]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使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3]由图可知,a粒子和带正电的原子核相互排斥,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说明a粒子带正电。
[4]扩散现象是不同物质的分子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扩散现象是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a粒子穿过金箔不属于扩散现象。
(4)[5]核式结构模型中,太阳系中的地球相当于原子中的电子,太阳相当于原子中的原子核,地球围绕太阳运动,故A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七、附加题
11.科学家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到部分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束缚能力强弱排序表如下,次序在前的物质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弱。
资料1 石棉 玻璃 羊毛 木棉 石蜡
资料2 羊毛 尼龙 木棉 火碱 橡胶
(1)物理学中把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 负 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不带电的纸屑,这是因为带电体具有 吸引轻小物体 的性质;
(2)由上表可知,玻璃与羊毛相互摩擦后,玻璃 失去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带 正 电;
(3)由上表 能 (选填“能”和“不能”)判断石棉和尼龙摩擦后两者的带电情况;
(4)石棉和玻璃相互摩擦,木棉和石蜡相互摩擦后,石棉和石蜡将相互 吸引 (选填“吸引”或“排斥”)。
解析:(1)[1][2]物理学中把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负电荷,且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因此橡胶棒能吸引不带电的纸屑。
(2)[3][4]由上表可知,玻璃与羊毛相互摩擦后,玻璃对电子的束缚能力比羊毛弱,因此玻璃会失去电阻电子,带正电。
(3)[5]以羊毛为中介对比,能判断石棉和尼龙摩擦后两者的带电情况。
(4)[6]石棉和玻璃相互摩擦,石棉带正电;木棉和石蜡相互摩擦后,石蜡带正电,石棉和石蜡将相互吸引。班级:九年级( )班 姓名:
15.1两种电荷(巩固练习)
一、单选题
1.物理课堂上“会飞的章鱼”实验演示中,老师将塑料丝绳剪成细丝制成“章鱼”,用毛皮分别摩擦“章鱼”和塑料管后,将“章鱼”抛向空中,在其下方用塑料管靠近“章鱼”,“章鱼”在空中飞翔不会落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毛皮与塑料管摩擦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B.毛皮摩擦后的“章鱼”细丝间会相互排斥
C.毛皮摩擦后的“章鱼”细丝间会相互吸引 D.摩擦后的“章鱼”与毛皮带上了同种电荷
2.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已知甲球带正电,甲和乙互相吸引,甲和丙互相排斥,则( )
A.乙一定带负电,丙带正电
B.乙可能带负电,丙带负电
C.乙可能不带电,丙带正电
D.乙一定不带电,丙带负电
3.关于导体和绝缘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绝缘体不能导电,但能够带电;导体能够导电,但不容易带电
B.绝缘体不能导电的原因是绝缘体内没有电子
C.金属能够导电是因为金属里面的电子都能自由移动
D.导体能够导电可能是因为有大量正电荷在定向移动
二、填空题
4.金属锡的原子核带有50个大小与电子电荷相等的正电荷,它的原子核外的电子总共带有 C的电荷量,其通常情况下对外不显电性。金属锡容易导电的原因是 。
5.如图所示,将一块透明有机玻璃板架在两本书之间,在下方撒上小纸屑,用干燥的丝绸在玻璃板上摩擦,会观察到下方的小纸屑上下飞舞,跳跃不停。这是因为有机玻璃板被丝绸摩擦后带上了 ,能够 小纸屑,小纸屑接触玻璃板后迅速被弹开,这是因为它们带上了同种电荷而相互 。
三、简答题
6.小荣在家体验做饭时,不小心将胡椒粉撒到了大粒盐中,小荣急中生智,拿了一根塑料筷子用干燥的毛巾反复摩擦了几下,然后将筷子靠胡椒粉,胡椒粉就被吸到筷子上了,成功地将其与大粒盐分开。请问:
(1)摩擦后的塑料筷子能吸引胡椒粉,这是什么现象?
(2)如果小荣直接用手拿一根金属筷子,用毛巾摩擦,能不能达到相同的效果?为什么?
四、作图题
7.如图所示塑料杯中盛有适量水,在杯底开一小孔,水能竖直流下(图中虚线所示)一带电玻璃棒靠近细小水流(始终不接触),请用实线画出此时水流的路径。
8.如图所示,A、B两球带异种电荷,画出A球受力的示意图。
五、实验题
9.在干燥的天气里,衣服表面容易吸附灰尘;与头发摩擦过的塑料尺、塑料笔杆,能吸起纸屑;用塑料梳子梳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冬天用手擦毛衣里面,很容易看到一些“火花”,为什么会出现上述这些现象呢?这是因为摩擦过的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为了验证带电物体的性质和带电的物体间存在怎样的相互作用,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不带电的铝箔条的一端时,发现铝箔条会向塑料棒方向偏转,这是因为带电物体具有 的性质;如图乙所示,用带电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金属箔片会张开,这说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 ;
(2)如图丙所示是A、B、C三个轻质带电小球的相互作用情况,已知B小球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排斥,则A球带 电,C球带 电。
六、综合题
10.如图所示是卢瑟福进行的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发现,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的α粒子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1)根据实验现象,卢瑟福提出:“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这个“很小的结构”指的是 ;
(2)1μm金箔包含了3000层金原子,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后方向不变,下列有关该现象的解释中合理的是( )
A.原子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 B.原子内部绝大部分空间是空的
(3)由上图分析可得a粒子带 (选填“正电”或“负电”),a粒子穿过金箔 (选填“属于”或“不属于”)扩散现象;
(4)卢瑟福根据实验现象,经过想象、类比建立了类似行星绕日的核式结构模型,在此模型中,太阳系中的地球相当于原子中的( )
A.质子 B.中子 C.电子
七、附加题
11.科学家通过实验的方法得到部分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束缚能力强弱排序表如下,次序在前的物质对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弱。
资料1 石棉 玻璃 羊毛 木棉 石蜡
资料2 羊毛 尼龙 木棉 火碱 橡胶
(1)物理学中把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叫 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不带电的纸屑,这是因为带电体具有 的性质;
(2)由上表可知,玻璃与羊毛相互摩擦后,玻璃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带 电;
(3)由上表 (选填“能”和“不能”)判断石棉和尼龙摩擦后两者的带电情况;
(4)石棉和玻璃相互摩擦,木棉和石蜡相互摩擦后,石棉和石蜡将相互 (选填“吸引”或“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