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8-18 18:5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2张PPT。百年历史,三次巨变,三大伟人。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这是孙中山领导的”;“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完成的”;“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这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开始的新的革命.” 领导我们苏醒了领导我们站起来了领导我们富起来了百年历史,三次巨变,三大伟人。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实现了第一次巨变。第13课 辛亥革命祁阳一中 贺亚琼知识链接:
狭义上的辛亥革命指1911年武昌起义。
广义上的辛亥革命指以孙中山为首革命党人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进行一系列的努力。一、酝酿 ——背景时代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更加严重
社会基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失败
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条件、思想武器、中心、代表)
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 兴中会、同盟会等)
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革命条件:武汉成为革命的摇篮
有利时机:四川保路运动使武汉兵力空虚二、爆发——武昌起义(1911、10、10) 新军工程营第八营旧址。革命党人熊秉坤等人在这里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发动,当夜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1911年10月11日,武昌成立湖北军政府革命爆发黎元洪说明了革命潜伏失败危机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北京★武昌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1.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概况: 时间:
总统:
国旗:
国都:
纪元:1912年1月1日孙中山五色旗 南 京公 历,民国纪年五色即代表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象征“五族共和”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政权三、高潮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内容: 意义: 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性质:1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2 、全国各民族一律平等
3、关于国民权利的规定
4、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5、实行责任内阁制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共和制度清政府袁世凯帝国主义列强革命党人 立宪派旧官僚军事进攻政治讹诈任命军事威胁外交孤立
经济封锁施压
革命党人面临那些压力?以孙中山为首革命党人如何处理?产生了什么结果?革命阵营支持中华民国成立初期的中国政治形势:四、辛亥革命的结局主观原因:袁世凯的自身条件:
(政治手腕、军权)
客观原因:
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
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对革命党人的进攻
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根本)1)原因 2)过程:
清帝退位——孙中山辞职——袁世凯就任总统1、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1912年2月12日,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旁立者)下诏退位,封建君主制度结束。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1)表现: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没有改变;2)原因:主观: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2、辛亥革命的失败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破坏和镇压3)教训: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
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行不通
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表现)(1)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2)没有解决农民土地问题,脱离人民群众,孤立无援
(3)同盟会软弱无力
(4)没有自己的革命武装甲:共和体制确立,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乙:封建传统仍有影响。丙:他们既崇拜孔孟,又崇拜孙中山和华盛顿,说明当时的社会正处于新旧交替之中。
革命的功绩1、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3、沉重打击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2、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5、是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推动力量革命的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4、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3、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各抒已见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
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
你怎样认识,为什么? 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中国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建立了中华民国并颁布《中华民国
临时约法》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推翻了清王朝封建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 君主专制政权。胜利失败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第16课 辛亥革命 学以致用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兴中会 B、同盟会
C、光复会 D、共进会2、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第一
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B、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给予了人民充分的民主与自由权利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3、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化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 实际意义在于A、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
B、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C、确立了民主共和国的制度
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 B4、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D、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D再见注意掌握:思想武器
重要阵地
革命宣传家条件: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的发展使革命知识分子的队伍不断壮大。
思想武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重要阵地:上海、东京
主要宣传家:章炳麟、邹容 陈天华
时间:1894年
创立人:孙中山
地点:美国檀香山
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
入会誓词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合众政府。”
目标: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同盟会成立前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A、时间:
B、地点:
C、成员组成:
D、政治纲领:
E、主要领导人:
F、机关刊物:
G、性质:
H、意义:
同盟会的建立及意义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05月年8日本东京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成员孙中山、黄兴“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报》讨论:“三民主义”的确切含义是什么?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民族主义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核心推翻清政府统治推翻君主专制 建
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解决土地问题浙皖起义萍浏醴起义黄花岗起义镇南关起义
1907年12月
孙中山.黄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