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课时作业(九)第三章二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课时作业(九)第三章二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08-18 20:39: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九)
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30分钟 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下列四个成语中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最明确的是(  )
A.离弦之箭       B.一日千里
C.姗姗来迟 D.风驰电掣
2.正常人步行的速度是 (  )
A.1.1 m/s B.11 m/s
C.1.1 cm/s D.1.1 km/s
3.“骑车的速度比步行的速度快”,这句话表示 (  )
A.骑车的人通过的路程比步行的人通过的路程长
B.骑车的人所用的时间比步行的人所用的时间少
C.通过的路程相等时,骑车的人所用的时间比步行的人所用的时间少
D.在相同的时间内,骑车的人通过的路程比步行的人通过的路程短
4.下列图像中,能正确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
( http: / / www.21cnjy.com )
5.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可知,物体的(  )
A.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B.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D.以上说法都对
6.如图所示是汽车上的速度表,一辆小汽车以此速度从玉屏驶向贵阳,若玉屏至贵阳约为3.2×105m,则 (  )
A.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 m/s
B.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 m/h
C.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 km/s
D.该汽车只要4小时就可到达贵阳
7.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 s
B.4~8 s内,甲、乙两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0~8 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
D.8 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12分)
8.用停表测量校运会上女子1 500 m比赛成绩,从开始计时到此刻经历的时间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9.如图所示,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物理学中我们通常可以采用相同    比较   的方法。
10.如图所示,光电计时器的两个光源之间的距离为200 m,小汽车通过两光源的时间间隔是20 s,则汽车的速度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11.小聪一家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公路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是        ,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快需要    h。
三、实验探究题(8分)
12.汽车追尾是高速公路上常发生的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不能立即停车。研究发现,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踩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踩刹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如图所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
下表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原行驶速度v/km·h-1 反应距离s1/m 制动距离s2/m
60 11 20
80 15 34
100 19 54
(1)利用表中数据,算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是    s;(保留两位小数)
(2)由这个测试可见,   是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
(3)请在图中画出从司机看到情况开始计时,到汽车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运动的v -t图像。(不需准确描点)
四、计算题(6分)
13.传说孙悟空具有腾云驾雾的本领,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折合5.4×104km),我国“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计划于2013年6月上旬发射,飞船在环绕地球的轨道上每小时大约飞行3×105km。已知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约为3. 78×105km。请根据这些数据估算孙悟空从花果山约需翻多少个筋斗即可到达月球;若“神舟十号”飞船从地球直飞月球,约需多少h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根据速度公式v=可知,要想明确地描述速度,既要明确路程,又要明确时间,只有“一日千里”明确了路程和时间,离弦之箭、姗姗来迟、风驰电掣都只是笼统地描述运动的快慢,故选B。
2.【解析】选A。人步行时1秒钟大约能走1 m,所以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 m/s。故选A。
3.【解析】选C。我们所说的速度是指在单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即路程与时间的比值,若要比较速度的大小应先控制变量,如: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大小或相等路程内所用时间的长短。A选项没说明所用时间;B选项没说明运动的路程;D选项在相等时间内,路程短的速度小。
4.【解析】选C。因为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沿直线运动,且速度不变,从图像中可以看出A、B、D的速度是改变的,而C的速度是不变的。故选C。
5.【解析】选A。本题考查匀速直线运动的理解。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大小恒定不变,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无关,故选A。
6.【解析】选D。本题考查速度的单位。观察题图的速度表的表盘可知,此时汽车的速度是80 km/h。根据题意,利用公式v=可以计算出该汽车从玉屏至贵阳的时间t===4 h,故应选D。
7.【解析】选D。本题考查对匀速直线运动图像的理解。由题图可知,甲同学是在4 s时才开始行走,他比乙同学晚出发4 s,A对;4~8 s内,甲、乙的图像都是一条直线,表明他们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对;甲、乙通过5 m的路程,甲用了4 s,乙用了8 s,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C对、D错。
8.【解析】秒表的读数规则大圈表示秒,小圈表示分,图中小圈指在第5格,大圈指在第10格,读数为5 min 10 s。
答案:5 min 10 s
9.【解析】本题考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通常用两种方法比较:一是相同路程比较时间;二是相同时间比较路程。题图中是通过比较相同时间内,谁跑在前面来判断谁跑得快的。故采用相同时间比较路程的方法。
答案:时间 路程
10.【解析】本题考查速度的测量与计算。已知汽车经过的距离s=200 m,所用时间t=20 s则速度为:v===10 m/s
答案:10 m/s
11.【解析】本题考查交通标志牌的含义及有关速度的计算。标有“40”的标志牌是限速标志,表示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 km/h;而标有“北京 60 km”的标志牌表示从标志牌处距离北京60 km;从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所需的最短时间为:t===1.5 h。
答案: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 km/h 1.5
12.【解析】(1)v1=60 km/h=16.67 m/s
t1===0.66 s
v2=100 km/h=27.78 m/s
t2===0.68 s
所以该司机的反应时间为0.66 s~0.68 s.
(2)由表中数据可知,速度是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
(3)在反应距离内,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距离内,汽车做减速运动.
答案:(1)0.66~0. 68 (2)车速
(3)如图所示
( http: / / www.21cnjy.com )
13.【解析】本题考查速度、路程、时间的计算。孙悟空从花果山到达月球所需翻的筋斗数为:
t===7筋斗;“神舟十号”飞船以3×105km/h的速度从地球运行到月球的时间为:
t1===1.26 h。
答案:7个 1.26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