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09-04-12 22:4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苏省苏中3市(南通、扬州、泰州)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数学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必做题部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1. 命题“R,”的否定是 ▲ .
2. 若集合A=,B=满足A∪B=R,A∩B=,则实数m= ▲ .
3. 若是纯虚数,则实数a的值是 ▲ .
4. 按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后,输出的结果是63,
则判断框中的整数M的值是 ▲ .
5. 若函数(a为常数)在定义域上为
奇函数,则k= ▲ .
6. 若直线和圆O:没有公共点,
则过点的直线与椭圆的交点个
数为 ▲ .
7. 曲线C:在x=0处的切线方程为 ▲ .
8. 下面是某小组学生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的得分茎叶图,则该组男生的平均得分与女生的平均得分之差是 ▲ .
9. 已知集合,集合
,在集合A中任取一个元素p,则p∈B的概率是 ▲ .
10.设实数满足 则的取值范围是 ▲ .
11.已知a,b为不共线的向量,设条件M:;条件N:对一切,不等式恒成立.则M是N的 ▲ 条件.
12.已知数列{an}中,a1=1,a2=0,对任意正整数n,m(n>m)满足,则a119= ▲ .
13.已知正四面体(所有棱长都相等的三棱锥)的俯视图如右图所示,
其中四边形是边长为2cm的正方形,则这个四面体的主视
图的面积为 ▲ cm2.
14.约瑟夫规则:将1,2,3,…,n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放置在一个单位圆上,然后从1开始,按逆时针方向,隔一个删除一个数,直至剩余一个数而终止,依次删除的数为1,3,5,7,….当时,剩余的一个数为 ▲ .
【填空题答案】
1.R,; 2.3; 3.1; 4.5; 5.;
6.2;   7.y=2x+3; 8.1.5; 9.; 10. ;
11.充要; 12.-1; 13.; 14.2.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90分. 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满分14分)
△ABC的外接圆半径为1,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向量m =,
n=满足m//n.
(1)求的取值范围;
(2)若实数x满足abx=a+b,试确定x的取值范围.
【解】(1)因为m//n, 所以, ………………2分
因为三角形ABC的外接圆半径为1, 由正弦定理,得.
于是.
因为. 故三角形ABC为直角三角形. …………5分
, 因为,
所以, 故. ……………7分
(2) . ……………9分
设,则, …………… 11分
,因为 <0,故在(1,]上单调递减函数.
所以.所以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 …………… 14分
16.(本小题满分14分)
在四棱锥P-ABCD中,四边形ABCD是梯形,AD∥BC,∠ABC=90°,平面PAB⊥平面ABCD,平面PAD⊥平面ABCD.
(1)求证:PA⊥平面ABCD;
(2)若平面PAB平面PCD,问:直线l能否与平面ABCD平行?
请说明理由.
(1)【证明】因为∠ABC=90°,AD∥BC,所以AD⊥AB.
而平面PAB⊥平面ABCD,且平面PAB平面ABCD=AB,
所以AD⊥平面PAB, 所以AD⊥PA. ………………3分
同理可得AB⊥PA. ………………5分
由于AB、AD平面ABCD,且ABAD=C,
所以PA⊥平面ABCD. ……………7分
(2)【解】(方法一)不平行. ………………9分
证明:假定直线l∥平面ABCD,
由于l平面PCD,且平面PCD平面ABCD=CD, 所以∥CD. ………… 11分
同理可得l∥AB, 所以AB∥CD. ……………… 13分
这与AB和CD是直角梯形ABCD的两腰相矛盾,
故假设错误,所以直线l与平面ABCD不平行. ……………… 14分
(方法二)因为梯形ABCD中AD∥BC,
所以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设ABCD=T. ………………… 11分
由TCD,CD平面PCD得T平面PCD.
同理T平面PAB. ………………… 13分
即T为平面PCD与平面PAB的公共点,于是PT为平面PCD与平面PAB的交线.
所以直线与平面ABCD不平行. ………………… 14分
17.(本小题满分15分)
设a为实数,已知函数.
(1)当a=1时,求函数的极值.
(2)若方程=0有三个不等实数根,求a的取值范围.
【解】(1)依题有,故. ………2分

x 0 2
+ 0 - 0 +
↗ 极大值 ↘ 极小值 ↗
………………………5分
得在时取得极大值,在时取得极小值. …………7分
(2) 因为, ……………………9分
所以方程的两根为a-1和a+1,
显然,函数在x= a-1取得极大值,在x=a+1是取得极小值. ………… 11分
因为方程=0有三个不等实根,
所以 即 解得且.
故a的取值范围是. ………………… 15分
18.(本小题满分15分)
如图,椭圆(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M、N是椭圆右准线上的两个动点,
且.
(1)设C是以MN为直径的圆,试判断原点O与圆C的位置关系;
(2)设椭圆的离心率为,MN的最小值为,求椭圆方程.
【解】(1)设椭圆的焦距为2c(c>0),
则其右准线方程为x=,且F1(-c, 0), F2(c, 0). ……………2分
设M,
则=
. ………………………4分
因为,所以,即.
于是,故∠MON为锐角.
所以原点O在圆C外. ………………………7分
(2)因为椭圆的离心率为,所以a=2c, …………………8分
于是M ,且 …………………9分
MN2=(y1-y2)2=y12+y22-2y1y2. ………… 12分
当且仅当 y1=-y2=或y2=-y1=时取“=”号, ……………… 13分
所以(MN)min= 2c=2,于是c=1, 从而a=2,b=,
故所求的椭圆方程是. ………………… 15分
19.(本小题满分16分)
下述数阵称为“森德拉姆筛”,记为S.其特点是每行每列都是等差数列,第i行第j列的数记为Aij.
1 4 7 10 13 …
4 8 12 16 20 …
7 12 17 22 27 …
10 16 22 28 34 …
13 20 27 34 41 …
… … … …
(1)证明:存在常数,对任意正整数i、j,总是合数;
(2)设 S中主对角线上的数1,8,17,28,41,…组成数列. 试证不存在正整数k和m,使得成等比数列;
(3)对于(2)中的数列,是否存在正整数p和r ,使得成等差数列.若存在,写出的一组解(不必写出推理过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证明】因为第一行数组成的数列{A1j}(j=1,2,…)是以1为首项,公差为3的等差数列,所以A1 j=1+(j-1)×3=3 j-2,
第二行数组成的数列{A2j}(j=1,2,…)是以4为首项,公差为4的等差数列,
所以A2 j=4+(j-1)×4=4 j. ……………………2分
所以A2 j-A1 j=4 j-(3 j-2)=j+2,
所以第j列数组成的数列{ Aij}(i=1,2,…)是以3 j-2为首项,公差为 j+2的等差数列,
所以Aij=3 j-2+(i-1) ×(j+2) =ij+2i+2j-4=(i+3) (j+2) 8. …………5分
故Aij+8=(i+3) (j+2)是合数.
所以当=8时,对任意正整数i、j,总是合数 …………………6分
(2)【证明】(反证法)假设存在k、m,,使得成等比数列,
即 ………………………7分
∵bn=Ann =(n+2)2-4

得,
即, …………………10分
又∵,且k、m∈N,∴k≥2、m≥3,
∴,这与∈Z矛盾,所以不存在正整数k和m,使得成等比数列.……………………12分
(3)【解】假设存在满足条件的,那么
即. …………………… 14分
不妨令 得
所以存在使得成等差数列. …………………… 16分
(注:第(3)问中数组不唯一,例如也可以)
20.(本小题满分16分)
如果对任意一个三角形,只要它的三边长a,b,c都在函数f(x)的定义域内,就有f(a),f(b),f(c)也是某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则称f(x)为“保三角形函数”.
(1)判断下列函数是不是“保三角形函数”,并证明你的结论:
① f(x)= ; ② g(x)=sinx (x∈(0,π)).
(2)若函数h(x)=lnx (x∈[M,+∞))是保三角形函数,求M的最小值.
(1)【答】f(x)= 是保三角形函数,g(x)=sinx (x∈(0,π))不是保三角形函数.
【证明】① f(x)= 是保三角形函数.
对任意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a,b,c,则a+b>c,b+c>a,c+a>b,
f(a)= ,f(b)= ,f(c)= .
因为(+)2=a+2+b>c+2>()2,所以+>.
同理可以证明:+>,+>.
所以f(a)、f(b)、f(c)也是某个三角形的三边长,故 f(x)= 是保三角形函数. ………………4分
②g(x)=sinx (x∈(0,π))不是保三角形函数. 取,显然这三个数能作为一个
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 而sin=1,sin=,不能作为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
所以g(x)=sinx (x∈(0,π))不是保三角形函数. ………………………8分
(2)【解】M的最小值为2. …………………… 10分
(i)首先证明当M≥2时,函数h(x)=lnx (x∈[M,+∞))是保三角形函数.
对任意一个三角形三边长a,b,c∈[M,+∞),且a+b>c,b+c>a,c+a>b,
则h(a)=lna,h(b)=lnb,h(c)=lnc.
因为a≥2,b≥2,a+b>c,所以(a-1)(b-1)≥1,所以ab≥a+b>c,所以lnab>lnc,
即lna+lnb>lnc. 同理可证明lnb+lnc>lna,lnc+lna>lnb.
所以lna,lnb,lnc是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
故函数h(x)=lnx (x∈[M,+∞),M≥2),是保三角形函数. …………………… 13分
(ii)其次证明当0当0因为0<M<2,所以M+M=2M>M2,所以M,M,M2是某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长,
而lnM+lnM=2lnM=lnM2,所以lnM,lnM,lnM2不能为某个三角形的三边长,
所以h(x)=lnx 不是保三角形函数.
所以,当M<2时,h(x)=lnx (x∈[M,+∞))不是保三角形函数.
综上所述:M的最小值为2. ………………… 16分
附加题部分
21. (选做题)本大题包括A,B,C,D共4小题,请从这4题中选做2小题. 每小题10分,共20分.请在答题卡上准确填涂题目标记. 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PA切⊙O于点,D为的中点,过点D引
割线交⊙O于、两点.求证: .
【证明】因为与圆相切于,
所以, ………………………2分
因为D为PA中点,所以DP=DA,
所以DP2=DB·DC,即 . ………………………5分
因为, 所以∽, ………………………8分
所以. …………………… 10分
选修4-2:矩阵与变换
已知在一个二阶矩阵M的变换作用下, 点变成了点,点变成了点,求矩阵M.
【解】设, ………………………2分
则由,, ……………………5分
得 ………………………8分
所以 因此. …………………… 10分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极坐标系中,已知圆C的圆心坐标为C (2,),半径R=,求圆C的极坐标方程.
解法一:设P(ρ,θ)是圆上的任意一点,则PC= R=. …………………4分
由余弦定理,得ρ2+22-2×2×ρcos(θ-)=5. ………………8分
化简,得ρ2-4ρcos(θ-)+1=0,此即为所求的圆C的方程. ………10分
解法二:将圆心C (2,)化成直角坐标为(1,),半径R=, ………………2分
故圆C的方程为(x-1)2+(y-)2=5. ………………4分
再将C化成极坐标方程,得(ρcosθ-1)2+(ρcosθ-)2=5. ……6分
化简,得ρ2-4ρcos(θ-)+1=0 ,此即为所求的圆C的方程. …………10分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求证:.
【证明】因为 ………………3分 ………………………7分
所以. 故. ……… 10分
22. 必做题, 本小题10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投掷A,B,C三个纪念币,正面向上的概率如下表所示.
纪念币 A B C
概 率 a a
将这三个纪念币同时投掷一次, 设表示出现正面向上的个数.
(1)求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2)在概率(i=0,1,2,3)中, 若的值最大, 求a的取值范围.
【解】(1)是个正面向上,个背面向上的概率.其中的可能取值为0,1,2,3.
,
,
,. ……4分
所以的分布列为
的数学期望为
. …………5分
(2) ,
,
.
由和,得,即a的取值范围是. …………… 10分
23.必做题, 本小题10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已知.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证明】(1)当n=2时,左边-右边=,不等式成立.
………………………2分
(2)假设当n=k()时,不等式成立,即. ……4分
因为,所以,于是. ……………6分
当n=k+1时,
.
即当n=k+1时,不等式也成立. ………9分
综合(1),(2)知,对于,不等式总成立.
…………………… 10分
2009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
(数学讲评建议)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4.本题可以构造数列 ,项数对应算法中的计数变量,通项对应算法中的存储变量.
5.奇函数的定义域中含有0时才可以用这一特殊值.
6.由圆O到直线的距离不大于半径得,所以点在圆O内,而圆O是以原点为圆心,椭圆的短半轴为半径的圆,故点在椭圆内,因此过点的直线与椭圆必有两个交点.
8.男生的所有成绩的个位上数字之和为47,所以男生的总成绩为
,因此男生的平均成绩为,同理得女生的平均成绩为,所以男生的平均成绩与女生的平均成绩之差是.
9.满足且的点有25个,满足且的点有6个,故所求的概率是。注意本题中条件,若去之,本题变为几何概型的题目了,建议数值较小时画出网格.
10.由可行域得区域内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范围是 ,故令,则,根据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得.正确画出可行域是前提,明白的几何意义是关键,熟知函数的单调性是基本功.
11.方法一:构造直角三角形OAB,其中,则,当点D与点B不重合时,由斜边大于直角边得,当点D与点B重合时,反之也成立。方法二:将不等式两边平方后转化为关于变量的二次不等式在R上恒成立,再利用判别式解决.
12.方法一:采用特殊值法求出分别为,由不完全归纳法得出周期为.
方法二:令,得,即,所以奇数项成等比数列,偶数项均为0.再令,得,当为奇数时,当为偶数时,故,因此周期为.
13.构造一个边长为的正方体ABCD-A1B1C1D1,在此正方体中作出一个正四面体AB1CD1,再求解.
14.当时,设剩余的数为,先删除所有奇数,余下的数是2,6,8,…,,所在位置的序号的2倍等于,依次类推。假如是1至64,则必余下64这个数,所以先删除1后,剩余64个数,这时将从3开始删除,2排在了最后,故剩余的数是2。实际上当时,剩余的数必是2.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90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满分14分)
本题主要考查解三角形和向量的运算等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涉及三角形中三角恒等变换时,要从化角或化边的角度入手,合理运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进行化简变形;在第二小题中,化边的角度入手,进而转化为分式函数的最值问题,采用求导数或者求的范围的方法,注意定义域的确定对结论的影响.
17.(本小题满分15分)
18.(本小题满分15分)
此题主要考查向量、圆、椭圆以及不等式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考查学生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评讲第(1)小问时明确的正负影响了的大小,而点在圆外为锐角,点在圆上为直角,点在圆内为钝角.当然,也可以考察点O与圆心的距离跟半径的大小,略证如下:设的中点为,则,而,所以,故原点O在圆C外.而第(2)小问线段的最小值的求解采用了基本不等式,请与2008年四川省高考题去类比一下.
19.(本小题满分16分)
此题来源于教材必修5(苏教版)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知识.数学基本能力是推理论证和运算求解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第(2)小问还可以这样证明:由若成等比数列,则
所以,显然. 因为,所以 从而,即,与矛盾.
故不存在满足条件的
20.(本小题满分16分)
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概念,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的性质,着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关键是怎么确定M的值为2,在评讲时,引导学生探索M的值。其实这个问题转化为对一切a、b∈[M,+∞),当a+b>c时,有ab>c,对于都大于2的a、b,显然有ab>a+b,故M≥2时,lnx是保三角形函数,然后考虑M<2时是否成立。这样就不难找到解题思路。
附加题部分说明:
本次附加题考查内容尽量回避第一学期期末所考内容,没有考查定积分、空间向量解立体几何问题.这两部分内容很重要,希望在后期的复习中不可忽视.
开始
结束
A1, S1
A≤M
S2S+1
AA+ 1 S1
输出S
N
Y
(第4题)
男生
女生
9
8
7
6
5
3 0
3 3 6
6 6
2 0 0
1 5
6 5 3
6
2 8
7
7
(第8题)
A
B
C
D
(第13题)
D
C
P
A
B
(第16题)
O
M
N
F2
F1
y
x
(第18题)
P
A
D
B
C
O
·
第 5 页 共 13 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