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作业(十二)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30分钟 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古诗句中描述的声现象是由于空气振动发声的是 ( )
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B.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解放军报》刊发题为《亚丁湾,记者体 ( http: / / www.21cnjy.com )验护航“十八般兵器”》的报道称,中国海军第五批护航编队的护航舰艇上,出现了一种神秘的声波武器——“金嗓子”,对索马里海盗构成了有效威慑。若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可以用薄薄的一层 ( )
A.半导体网 B.磁性物质网
C.真空网 D.金属物质网
3.如图所示,小华将一只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这个实验是用来探究 ( )
A.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声音能通过固体传播
C.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
4. 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山西绛州鼓乐团表演的《鼓韵龙腾》气势磅礴。下面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鼓乐声主要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
B.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
C.鼓乐声是经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
D.由于设计师对剧场的混响时间的合理设计,才会使现场观众感觉鼓声的气势磅礴
5.下表列出了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密度,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空气 氧气 铝 铁 铅
物质的密度/kg·m-3 1.29 1.43 2700 7900 11300
声音传播的速度/m·s-1 330 316 5100 5000 1300
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
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小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6分)
6.学业水平测试考场里,开考前监考老师正在强调考试要求。老师的声音是由于声带的 产生的,是通过 传入考生的耳朵的。
7.如图所示,将衣架悬空挂在细绳的中央,细绳两端绕在食指上,食指堵住双耳。用铅笔轻轻敲打衣架,能听到令人震撼的声音。实验现象表明声音能在
(选填“气体” “液体”或“固体”)中传播。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抽出瓶内的空气,手机的声音渐渐听不到了,恢复瓶里的空气,重新听到手机发出的声音。实验现象表明真空 (选填“能够”或“不能”)传声。
( http: / / www.21cnjy.com )
8.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还可以观察到紧挨音叉的泡沫塑料球弹起,说明声音是由 产生的。
三、实验探究题(7分)
9.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大小不同。根据以下小资料可知:多数情况下,声音在气体中的速度比液体中的 (选填“大”或“小”),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受 的影响。
小资料:一些介质中的声速v/m·s-1
空气(0℃) 331 煤油 1324
空气(15℃) 340 水(常温) 1500
空气(25℃) 346 海水(25℃) 1 531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
10.(6分)某中学物理活动小组同学查阅资 ( http: / / www.21cnjy.com )料,得到声音在某些物质中的传播速度(见表)。一根足够长且裸露在地面的铁管,管中充满水。当气温为20℃时,小组中的一位同学在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另一位同学在管子另一端听,如果听到最后一次敲击声和听到第一次敲击声的时间间隔为1.2 s,则这条直铁管长约多少m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物质 温度/℃ 速度/m·s-1
空气 20 344
水 20 1 450
松木 20 3 320
铁 20 4 900
11.(6分)如图所示,一个人站在两个平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悬崖间的山谷中喊了一声,2 s后他听到由一边悬崖反射回来的声音,又过了4 s,听到另一边悬崖反射回来的回声,求山谷的宽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
答案解析
1.【解析】选D。本题考查 ( http: / / www.21cnjy.com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源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和气体。A项黄鹂鸣叫声是鸣膜振动;B项歌声是人的声带振动;C项猿声是声带振动;D项风雨声是空气振动。
2.【解析】选C。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因为真空不能传声,故可以用薄薄的一层真空网来阻断声音的传播。
3.【解析】选A。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把正在发声的音叉触及面颊有震感,说明发声的物体正在振动,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4.【解析】选B。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传播。鼓乐声主要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经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根据混响时间的合理设计,使观众能从各个角度接收到声音,并使声音延续(混响),使观众感觉到声音的气势磅礴,故B说法错误。
5.【解析】选C。本题考查声速。根 ( http: / / www.21cnjy.com )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铅的密度最大,但是声音在铅中的传播速度要小于在铁和铝中的传播速度,故A说法错误;铝、铁等一些固体的密度大于空气、氧气气体的密度,在固体中的速度也大于在气体中的速度,故B说法错误;铝、铁、铅都是固体,空气和氧气是气体,铝、铁的密度大于空气、氧气的密度,故声音在金属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C说法正确,D说法错误,故选C。
6.【解析】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与传 ( http: / / www.21cnjy.com )播的相关知识。一切声音都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老师的声音是由于声带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老师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考生的耳朵的。
答案:振动 空气
7.【解析】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将衣架悬空 ( http: / / www.21cnjy.com )挂在细绳的中央,细绳两端绕在食指上,食指堵住双耳,用铅笔轻轻敲打衣架,能听到令人震撼的声音。实验现象表明声音可以通过衣架和细绳传入人耳,即表明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广口瓶内,抽出瓶内的空气,手机的声音渐渐听不到了,空气减少,声音减小,表明真空不能传声。
答案:固体 不能
8.【解析】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由题意知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会发声,说明了右边音叉发出的声音传到了左边音叉,引起了左边音叉发声。根据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知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紧挨音叉的泡沫塑料球弹起,说明了发声的音叉在振动,由此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答案:空气 振动
9.【解析】本题考查声速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小。由题表可知:声音需要介质来传播,不同的介质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在液体中传播较快,在气体中传播的最慢;同一种介质中,温度不同时声音的传播速度也不同。
答案:小 温度
10.【解析】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所以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相同的路程时所用的时间不同。在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管子的另一端会听到两次声音,第一次是铁管传过来的,第二次是空气传过来的,两次时间间隔为1.2 s。根据计算时间的公式t=可得:-=1.2 s,计算得这条直铁管长约为444 m。
答案:444 m
11.【解析】从发出声音到听到被悬崖反射回来形成的回声,左边悬崖所用的时间是2 s,右边悬崖所用的时间是2 s+4 s=6 s,则左边悬崖距离此人
s左=vt1=vt'=×340 m/s×2 s=340 m
右边悬崖距离此人
s右=vt2=vt″=×340 m/s×6 s=1 020 m
所以山谷的宽度为340 m+1 020 m=1 360 m。
答案:1 360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