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8张PPT。第三节 芽的发育说课的内容一、说教材
二、说教法
三、说学法
四、说教学过程
五、说板书设计一、说教材 1、说教材地位与作用: 《芽的发育与整枝打杈》是河北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章的内容。本章内容主要包括枝条上芽的类型、叶芽的结构以及芽和枝条之间的生长发育关系等。该章内容在本单元教学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2、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描述芽的类型和叶芽的结构。
2、识别常见植物的叶芽、花芽、混合芽。
3、阐明芽和枝条之间的发育关系。
4、举例说明植物的顶端优势及其在农业生产
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尝试整枝打杈的一般方法。
2、应用顶端优势原理解决生产生活中常见的
整枝打杈等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参加农业生产中的摘心、除芽练习,
养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3、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难点:叶芽的发育。
因为叶芽的发育是个动态连续的过程,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叶芽的发育是本课的难点。要突破这个难点,必须把叶芽的结构观察好,从而为分析芽和枝条之间的发育打好基础。教学重点:叶芽的结构。
因为叶芽的结构是植物生长发育的基础,只有弄清叶芽的结构,才能更好地理解芽与枝条之间的发育关系,从而为后续知识的掌握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叶芽的结构是本课的重点。二、说教法1、直观演示法:利用实物、多媒体课件展示的图片、视频演示等直观手段,引导学生观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谈话法: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分析,启迪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探究式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及团结协作精神。
三、说学法 “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学习的本质是求知,求知必先得法!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教学中结合本节课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探究、相互讨论,分析归纳,从而使学生自主地获取新知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探究能力、思维能力等,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四、说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 本节课主要以学生活动为主,包括观察、实验、探究等,因此课前教师要将学生分组,并为各小组准备好要观察的带芽的杨树、桃树枝条、杨树叶芽以及实验所需的器材等,以供学生实验所用。展出带芽的枝条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枝条上的芽,提出问题:芽是什么?它长大后又会发育成什么?从而引出本课课题。(二) 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三) 分组观察,自主学习活动一
指导学生观察带芽的杨树和桃树枝条,分辨出顶芽、侧芽、叶芽和花芽。 (三)分组观察,自主学习活动二
指导学生做叶芽的纵切,观察叶芽的结构,识别叶芽各部分的名称。 (三) 分组观察,自主学习活动三
比较叶芽和枝条,分析芽和枝条之间的生长发育关系。叶芽和枝条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设置情景作出假设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完成实验(四)合作探究,表达交流(五)联系实际,拓展延伸说一说、议一议
你身边有哪些生产实践活动运用了顶端优势原理?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辅助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对教学内容的总结概括,设计要突出重点,突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本课板书设计如下:一、芽的类型花芽二、叶芽的结构及发育叶芽生长点叶原基幼叶芽原基芽轴使芽轴不断伸长发育成幼叶发育成叶发育成侧芽发育成茎枝条三、顶端优势: 顶芽优先生长,抑制侧芽发育的 现象叫做顶端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