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右玉教育集团初中部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右玉教育集团初中部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3-01 06:08: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评估
八年级地理(晋教版)
(本练习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2023年9月4日,贵州茅台与福建瑞幸咖啡推出的联名“酱香拿铁”正式上市。读酱香拿铁合作方总部示意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茅台总部所在省的简称是( )
A.蜀 B.皖 C.贵 D.闽
2.瑞幸总部所在省的行政中心是( )
A.贵阳 B.厦门 C.福州 D.仁怀
3.为使我国载人飞船安全着陆,应选择地形平坦开阔,云量少,晴天多,人烟稀少的地点。下列地点最适合载人飞船安全着陆的是( )
A.四川盆地 B.东北平原 C.云贵高原 D.内蒙古高原
4.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编撰的《本草纲目》,记载了我国1892种中草药,我国本草种类丰富,这体现了我国气候( )
A.寒、温、热三带类型齐全 B.类型复杂多样
C.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D.季风气候显著
2023年6月25日是第33个中国土地日,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读“中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我国的土地资源( )
A.后备耕地资源充足 B.耕地多,草地少
C.难以利用土地较少 D.总量多,人均量少
6.甲,乙,丙,丁所在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 )
A.旱地水田草地林地 B.水田旱地草地荒漠
C.水田旱地荒漠草地 D.旱地水田林地荒漠
7.下列人类的生产措施不符合因地制宜原则的是( )
A.在陡坡地种树 B.在干旱地区推广水稻种植
C.在草原地区发展牧业 D.在多湖泊的地区发展水产养殖
芯片在现代电子与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下图示意我国在建主流芯片项目的投贵比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芯片的设计制造属于( )
A.轻工业 B.重工业 C.传统制造业 D.高新技术产业
9.新一代“中国芯”的研发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地形和技术 B.人才和资金 C.气候和交通 D.交通和政策
10.目前我国主流芯片项目投资比重最大的地区是( )
A.长江沿岸地带 B.环渤海地区 C.珠江三角洲 D.其他地区
读我国某条地理界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中泰岭和其东侧河流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该河流为( )
A.黄河 B.长江 C.淮河 D.珠江
12.图中山脉,河流一线大致与我国的一致( )
A.暖温带与中温带分界线 B.一月份0℃等温线
C.干旱区和湿润区分界线 D.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
13.根据划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主导因素,下列地理事物属于青藏地区的是( )
A.地形以丘陵、盆地为主
B.气候干旱,大部分地区被沙漠覆盖
C.气候深受夏季风的影响,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D.是长江、黄河等亚洲著名大河的发源地
下图为“我国某平原的自然环境特征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推断该平原位于(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长江中下游地区
15.东北平原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自然原因是( )
A.人口稀少,粮食产量大 B.河湖密布,地域广阔
C.地势高峻,海拔适宜 D.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16.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遭遇瓶颈,经济增长缓慢。下列解决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B.加大资源开采力度
C.不断提高工业技术水平 D.开发使用新能源
有一首陕北民歌这样写道“羊肚子手巾呦三道道蓝,咱们见面面容易哎呀拉话话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这首民歌反映了( )
A.横断山区山高路远 B.青藏高原雪峰连绵
C.塔里木盆地黄沙连天 D.黄土高原千沟万壑
18.民歌中所唱地区。地表沉积物的来源大多认为是( )
A.风力搬运,堆积作用造成的 B.河流冲积而成
C.人为因素堆积而成 D.沙漠移动形成
19.下列治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的做法,属于生物措施的是( )
A.修建水库 B.修建梯田 C.植树种草 D.打坝淤地
20.黄土高原的自然资源丰富,其中储量和产量居全国首位的是( )
A.水能资源 B.有色金属 C.煤炭 D.石油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60分)
21.“长江是中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中华民珠发展的重要支撑”。读图,探究下列问题。
探究一 长江的概况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 山脉,干流流经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最终注入 海。
探究二 长江的开发
(2)长水能资源丰富。结合“长江干流剖面示意图”说出长江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河段是哪段, ,并从地形和气候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
(3)分析长江航运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探究三 长江的治理
洪涝灾害是长江流域的主要自然灾害。万里长江,险在荆江,是长江流域百姓自古以来的共同认知。
(4)针对荆江河段洪涝灾害额发。请提出治理措施。
22.【案例分析】
【案例材料】“南水北调示意图”
【案例思考】
(1)南水北调工程是把什么流域的水调到什么地区 ,该工程连接了我国的哪些水系 。
(2)你认为南水北调东线中线两线中。哪条路线工程量最小,最易施工? ,并分析其原因 。
(3)根据你所了解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结合“南水北调示意图“说说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
(4)为缓解我国缺水地区用水紧张情况,除南水北调外,你还知道哪些措施,试分享给大家。
23.读数用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探究下列问题。
【黄牛】黄牛在我国广近分布,五大良种黄牛为秦川牛、南阳牛、鲁西牛,延边牛和晋南牛。
(1)黄牛在过去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五大良种黄牛主要分布在我国乙地区。该区域主要的粮食作物是什么 ,农作物的熟制是怎样的 。
【水牛】中国水牛体格粗柱,汗腺极不发达。气温高时常浸水放热,适于水田耕作。
(2)水田多分布在四大地理区域中的丁 地区。
【三河牛】三河牛是优良的乳肉兼用品种,体躯高大,四肢强健,产奶量高。
(3)三河牛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该地区自东向西植被景观有哪此变化 ,并分析其变化的主导因素 。
【牦牛】牦牛体矮身健,毛色灰黑而长,是高寒荒漠地区最佳的运输工具。
(4)牦牛生长的地区地形以 为主;相比该地其他地区。雅鲁藏布江谷地能种植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
1.C 2.C
【解析】1.由图可以看出,茅台的总部是位于贵州省遵义仁怀市茅台镇,贵州省简称贵或黔,故C正确。蜀是四川省的简称,皖是安徽省的简称,闽是福建省的简称,排除ABD,故选C。
2.由图可知,瑞幸总部是位于福建省厦门市,福建省的行政中心是福州,故C正确。贵阳是贵州省的行政中心,厦门和仁怀都不是行政中心,排除ABD,故选C。
【点睛】我国疆域辽阔,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市)、乡(镇)三级,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3.D
【详解】我国地表形态复杂多样,四川盆地阴雨天多,晴天少;东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人口较稠密;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内蒙古高原地广人稀,地势平坦,综合上述,内蒙古地区最适合载人飞船安全着陆,D正确,故选D。
4.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A错误;我国本草种类丰富,体现了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B正确;我国本草多分布在中部和东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分布较少,C错误;我国本草除季风气候区外,非季风区也有分布,D错误。故选B。
5.D 6.C
【解析】5.我国总量多,人均少,各类土地资源齐全,草地、林地比重大,耕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难以利用土地较多,后备耕地资源不足,D正确,ABC错误。故选D。
6.读图可知,甲为水田,乙是旱地,其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丙为荒漠,我国的草地(丁)主要分布在内蒙古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山区和丘陵地区。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
7.B
【详解】在陡坡地种树,可以加强水土保持,符合因地制宜原则;水稻喜欢水热环境,在干旱地区推广水稻种植不符合;在草原地区发展牧业、在多湖泊的地区发展水产养殖都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题意,故选B。
8.D 9.B 10.A
【解析】8.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起步晚、发展快,芯片的制造属于高新技术产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及科技,故选D。
9.新一代“中国芯”的研发主要依靠人才提供技术支持,同时还要有充足的资金,与地形、气候和交通关系小,故选B。
10.由图可以看出,我国主流芯片项目投资比重最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长江沿江地带,除深圳、大连和泉州以外,其余都位于长江沿江地带,故选A。
【点睛】高新技术产业是以高新技术为基础,从事一种或多种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技术服务的企业集合。这种产业所拥有的关键技术往往开发难度很大,但一旦开发成功, .却具有高于一般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的产业类型。
11.C 12.B
【解析】11.秦岭-淮河构成我国重要的一条界线,由图可知,图中秦岭和其东侧河流为淮河,C正确。黄河位于秦岭北侧,长江、珠江位于南侧,A、B、D错误,故选C。
12.图中秦岭—淮河一线是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B正确;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A错误;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C错误;二三阶梯分界线为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D错误;故选B。
【点睛】秦岭—淮河线是中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等有着明显的差异。
13.D
【详解】青藏地形以高原为主,A错误;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大部分地区被雪山连绵,B错误;受地形地势等影响,难以受到夏季风的影响,C错误;是长江、黄河等亚洲著名大河的发源地,D正确。故选:D。
14.A 15.D
【解析】14.由图可知,该平原由于纬度高,气候冷湿,降水多,位于湿润地区,冻土广布,沼泽众多,推断该平原位于东北地区,A正确;西北地区降水少,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B排除;华北地区位于半湿润地区,C排除;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气候温和,D排除;故选A。
15.东北平原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人口密度较低、人均占有耕地多等,其中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最主要的自然原因,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影响农业的主要自然因素有:气候方面,热量、光照、降水影响极大;地形方面,影响农业的类型(平原与山区不同)、影响农作物的分布(农作物随海拔有所不同);土壤方面,作物生长的物质基础,不同土壤适宜生长不同作物,东南丘陵的红壤适宜种茶树等。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决定农业生产的布局、规模(如大城市周边的乳畜、蔬菜基地);交通,对易腐易变质产品影响大(如欧洲西部园艺业、乳畜业);政策,宏观调控产量、规模等,如我国商品粮、棉基地建设;劳动力,科技等。
16.B
【详解】东北地区是我国重工业基地,但是由于资源日趋枯竭、产业结构单一、设备陈旧、技术落后,污染严重等原因,东北三省的工业发展滞缓,采取的措施有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开发使用新能源,努力摆脱对资源的过渡依赖,ACD不符合题意;加大资源开采力度不利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可持续发展,B符合题意;故选B。
17.D 18.A
【解析】17.陕北地处黄土高原,正是因为黄土高原支离破碎、沟壑纵横,阻碍了人们之间的交流,便出现了“见面面容易哎呀拉话话难”这样的一沟之隔,见面容易交流难的现象,D正确;横断山区、青藏高原和塔里木盆地都与陕北相隔很远,ABC错误;故选D。
18.民歌中所唱地区即黄土高原,该区深厚的地表覆盖物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覆盖物是黄土,是风力搬运、堆积作用形成的,这属于一种外力作用,与河流冲积、人为因素堆积、沙漠移动无关,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黄土高原位于中国中部偏北部,为中国四大高原之一。广义上的黄土高原即黄土区,黄土面积63.5万平方千米,狭义上的黄土高原大致北起长城,南至秦岭,西抵乌鞘岭,东到太行山,包括山西大部、陕西中北部、甘肃中东部、宁夏南部和青海东部。
19.C
【详解】黄土高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植被稀少,夏季暴雨多等;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采用的生物措施是植树造林,修建梯田,打坝淤地属于工程措施,修建水库是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C
【详解】黄土高原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煤炭、石油、铝土矿等资源,也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黄土高原的煤炭资源非常丰富,被称为“煤海”,储量和产量居全国首位。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
21.(1) 唐古拉 东
(2) 上游 地形:地势起伏大,(流经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气候;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河流水量大。(合理即可得)
(3)长江干流横贯东西,支流连通南北;通航里程长,江海联运便利,沟通了我国内地与沿海以及南北广大地区。(合理即可得)
(4)裁弯取直;加固堤坝;修建水库:疏浚(通)河道等。(言之有理。)
【分析】本大题以长江流域地形图和长江干流剖面示意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长江的概况、水能资源的开发、长江航运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长江河段的治理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运用的素养。
【详解】(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注入东海,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区,最终注入东海。
(2)长江上游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河流水量大;长江上游特别是源头至宜宾河段,地势起伏大,流经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落差很大,多峡谷急流,蕴藏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3)长江航运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而积极的影响。作为我国最长、最重要的内河航道,长江航运在多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①长江流经中国众多省份和城市,干流横贯东西,支流连通南北:通航里程长,江海联运便利,沟通了我国内地与沿海以及南北广大地区,通过航运可以实现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和物资流通,加强了各地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推动了地区协同发展;②长江是我国重要的水上交通干线,通过大型船舶运输可以大量快速地运输货物,减少了交通成本和时间成本,提高了物流效率,促进了商品的流通和贸易发展;③许多矿产品和能源资源需要通过长江航运进行运输,这有助于确保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④长江航运还为相关的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和支持。
(4)长江荆江河段洪涝灾害多发的原因:①自然原因:荆江流域多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充沛,且雨季长,夏季降水集中;荆江河段属长江中游,河道湾曲,泥沙淤积,水流不畅,南北支流由于同时进入汛期,干流水量加大,洪水不易排泄。②人为原因:长江上游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严重;中游围湖造田使调洪能力降低。治理洪涝灾害的措施: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疏浚河道,加固堤坝,修建水库;对弯曲河段进行裁弯取直;退耕还湖等。
22.(1) 长江流域的水调往华北和西北地区 该工程连接了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
(2) 东线工程量最小,最易施工 因为东线是从长江下游利用京杭运河引水。
(3)有助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缓解北方地区缺水问题,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
(4)①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②治理水污染,加大循环利用;③积极发展节水农业,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④加强宣传,提高节水意识。
【分析】本题以我国“南水北调示意图”为背景材料,涉及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的概况、意义等知识,重点考查学生理解及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及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南水北调工程是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缺水严重的华北和西北地区,共有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路;南水北调工程自南向北依次将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水系联系。
(2)南水北调工程共有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路。目前,中线和东线一期工程已完工,西线工程尚处于论证阶段。南水北调西线:从长江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至黄河,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因需新修引水渠道,要穿山修隧道,投资大,成本高,工期长,难度大。中线:汉江上游丹江口水库至北京颐和园团城湖。中线工程从丹江口水库引水,沿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穿越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因需新修引水渠道,投资较大,成本较高,工期较长。东线:从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一路到天津,一路从济南输水至烟台、威海,东线工程利用江苏省已有的江水北调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逐级提水北送。因利用京杭运河作为引水渠道,投资较小,建设成本较低。
(3)南水北调,顾名思义就是将南方丰水区的水资源调往北方,以缓解当地长期缺水的局面,有助于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缓解北方地区缺水问题,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
(4)我国水资源南丰北缺,为缓解我国缺水地区用水紧张情况,除南水北调外,还有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治理水污染,加大循环利用;积极发展节水农业,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加强宣传,提高节水意识等措施。
23.(1) 小麦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2)南方
(3) 干旱 从森林草原,草原逐渐过渡为荒漠 降水
(4) 高原 雅鲁藏布江谷地海拔较低,地势平坦;受来自印度洋的温润气流的影响。(合理即可)
【分析】本大题以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我国地理分区的位置、农业、熟制、地形、雅鲁藏布江谷地的优势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运用的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黄牛主要分布在乙北方地区,北方地区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主要种植小麦,以前用黄牛来耕地,所以黄牛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畜力之一,农作物的熟制是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2)读图可知,水牛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该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热量充足,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至三熟,降水丰富,年降水量多在800毫米以上,适合水牛的生活。
(3)读图可知,三河牛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干旱,该地区自东向西降水逐渐减少,其自然景观大致呈现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其变化的主导因素是降水。
(4)读图可知,牦牛是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主要畜种,地形以高原为主;雅鲁藏布江谷地能种植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优势条件有哪些鲁藏布江谷地因西南季风沿河谷北上而湿润多雨,自然条件优越,能种植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