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三20世纪的火幕拉开了,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
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的是八个国家的旗帜。人类进入近
代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曾遭受过如此的屈辱。整个中国仿佛都被撕裂了。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在20世纪的第年所遭受的国耻”是指什么?
(1分)它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1分)
村料四《易》曰:“穷则变”。但人们认识“穷”往往是从头破血流的失败开始的。因为
它以痛苦、失落、屈辱和牺牲抉破了因循和麻木积成的厚膜,迫使人们追究自身,从种种熟
视无睹、见惯不惊的东西中看出衰相与破洞。所以,由失败带来的警悟是理性思维的结果,
它可以成为“变”的起,点。
一摘自《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4)以上所有材料共同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怎样的发展趋势?(2分)
22.(7分)先进的中国人为探索救国救民之路进行了艰难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
题。
材料
,:虎中
约
法
图1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图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图1中事件标志着什么?图2所示文件的性质是什么?(2分)
材料二袁世凯得到孙中山的保证以后,威逼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
诏退位。第二天,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
统。
(2)从材料二中分别摘录能体现辛亥革命成功的相关语句。(1分)
材料三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
一陈独秀
(3)材料三中的“这两位先生”是指什么?回顾这场运动,你觉得我们对待西方文化应持怎
样的正确态度?(2分)
材料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废除‘二十一”,“拒绝在和约上签宇。
八年级历史
(共6页)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之
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一摘自《上海学联告同胞书》1919年6月12日
(4)你认为材料四的这些口号应该出自哪一次运动?(1分)
(⑤)先进的中国人为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的历程中,他们有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的?(1分)
23,(6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场上留下的一封封家书成为历史永远的见证。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村料一·东北抗日联军政委赵一受1936年8月牺牲前留下的家书
宁儿:…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抗日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在你长大
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1)东北三省沦陷始于日本发动的哪一事变?这一事变有什么影响?(2分)
材料二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写给妻子的家书
上月二十六日电,知道你们已平安的到达延安…你们走时正是百团大战第一阶段胜利
开展之时,不久结束第一阶段又开始了第二阶段,也获得了预定之战果…本来分别是感痛
苦的。
(2)材料二中左权将军所在的八路军改编之前的军队名称是什么?信中提到的“延安”在
抗战期间曾经召开过党的哪次重要会议?(2分)
材料三国民革命军第二00师师长戴安澜1942年5月绝笔家书
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古(注:缅甸地名),因上面大计未定,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
快,现孤军奋斗,决心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
(3)材料三中的“国民革命军”的组建和哪一军校有关?(1分)
(4)请结合材料,说说中国人民在抗战中表现出了怎样的精神。(1分)
24,(6分)人物年谱实际上是社会和经济的缩影,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变迁,反
映了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经济的广阔场景。以下几则材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重要人物的
年谱片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28岁,7月23日至8月初,作为长沙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出席在上海
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材料二1927年34岁,9月,在湘赣边领导起义。10月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
八年级历史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