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语文基于标准的教学单元备课
《昆虫备忘录》
适用年级:三年级
设计者:三年级语文教师
课题:《昆虫备忘录》
课时:1课时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标分析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认识常用汉字11个。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二)阅读
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三)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2.教材分析
纵观导读的三个要素,从“试着边读边想象”到“积累优美的语句”到最后“把观察的事物写具体”,这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本课的学习重点是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3.学情分析
对于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这一课学起来比较容易,因为课本中写到的昆虫是学生身边常见的,学生们一定会兴趣盎然。本课是略读课文对学生来说很容易掌握。
二、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3.阅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一份昆虫备忘录,感受自然的神奇。
第一课时
一、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
二、评价任务
1、运用加一加、减一减等方法认识生字
2、学生说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三、教学活动设计
(要求:写明每个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
活动环节 教学活动 对应评价任务 对应学习目标
环节一 1.夏天到了,无处不在的昆虫活跃起来,你熟悉哪些昆虫呢?你认真观察过它们吗?2.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画面。3.这些可爱的昆虫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故事呢?4.板书课题《昆虫备忘录》。课件出示含有生字的句子,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1)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2)你走近蜻蜓和苍蝇,还有一段距离,它们就发现了,噌——飞了。2.课件中,其余字消失,就剩下带有生字的词语:款款、黑绸、膜翅、距离、益虫、瞎点、凡是、备忘录。(1)学生大声朗读词语,读准每一个词语。(2)指名认读词语,遇到学生读不准的词语,多次练读。 任务1 目标1
环节二 (3)学生交流:在你的生活中,见到过这些词语吗?请联系生活经历,用这些词语说句子,可以用上一个词语,也可以用上几个词语。1.默读课文,找出感兴趣的昆虫,画出喜欢的句子,再读一读,说一说:你喜欢这个昆虫吗?理由是什么?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3.集体汇报,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了解昆虫的特点。预设一:我觉得蜻蜓的复眼很有趣。(1)学生读画出的句子。句子一:“复眼”,想必是好多小眼睛合成一个大眼睛。(2)你能向大家介绍“复眼”吗?复眼是甲壳类、昆虫类等节肢动物的视觉器官,由许多六角形的小眼构成,例如蚂蚁一个复眼由50个小眼构成。复眼能分辨物体的形状、大小,也能分辨颜色。(3)蜻蜓复眼的图片预设二:我喜欢瓢虫。因为它很漂亮,也是益虫。(1)学生朗读找到的描写瓢虫的句子:句子一: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2)你能为它画像吗?(3)关于瓢虫,你还知道什么?预设三:我喜欢独角仙,因为它是昆虫里的霸王,力气也大。(1)学生朗读画出的句子。句子一:独角仙,在甲虫里可能算是最大的,从头到脚,约有两寸。(2)你能为它做个自我介绍吗?预设四:我喜欢蚂蚱。因为我也捉过蚂蚱玩,很有趣。(1)学生朗读画出的句子。句子一:河北人把尖头绿蚂蚱叫作“挂大扁儿”。我挺喜欢“挂大扁儿”这个名字。句子二:尖头蚂蚱是国画家很喜欢画的。句子三:蚂蚱飞起来会咯咯作响,不知道它是怎么弄出这种声音的。句子四:蚂蚱的膜翅是淡淡的桃红色的,非常好看。(2)学生介绍自己捉、玩蚂蚱的趣事。 任务2 目标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