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我不能失信》简案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1.《我不能失信》简案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47.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3-01 20:53: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语文基于标准的教学单元备课
《我不能失信》
适用年级:三年级下
设计者:三年级语文教师
课题:《我不能失信》
课时:1课时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相关课程标准的陈述】
(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3)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教材分析】
课文讲述的是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一天早晨,宋庆龄全家准备到父亲的一个朋友家去,临出门小庆龄想起要在当天教朋友小珍叠花篮,虽然父亲和母亲都劝她改天再教,可是小庆龄还是决定留下来,履行自己的诺言,课文赞美了小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学情分析】
通过两年多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认识7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能识记字的基本笔画、笔顺和偏旁部首。但是,由于识字量的不断增加,音近字、形近字的大量出现,学生会出现混淆,识字的准确性不够,会出现错别字。
通过前期的阅读训练,学生们都有了简单的句型概念,认识了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知道阅读课文时要做到:注意力集中,边读边想。对于教材中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古诗,多数的学生都能完成。在阅读的过程中,能积累一些好的词语和句子。在读课文方面,大部分的学生都能做到读正确,不添字、不漏字。但是由于一些学生学习习惯的欠缺,加之本身拼读又不熟练,因此朗读时会出现不连贯、读破句,没有自己的感悟等现象。
二、学习目标
1.认识“耀、庆”等5个生字。
2.能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结尾处宋庆龄的话,体会并学习人物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第一课时
【教学重难点】
透过对话和动作来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体会人物可贵品质。
【评价任务】
1、课文情节简单,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验,理解起来不会有很大的困难,可放手让学生根据学习提示的要求。
2、抓住描写小庆龄言行的相关语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自主阅读、感悟人物的可贵品质。三、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环节 教学活动 对应评价任务 对应学习目标
环节一预习交流整体感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对好朋友之间守信用的故事。板书课题,(板书:我不能失信)解释题意:“信”指什么?“失信”是什么意思? 1、联系学生的生活,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兴趣
环节二精读感悟乐学分享 1.自由默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读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2.检查自学情况。3.学习生字。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师帮生,或生生互助,解决每个短文中不理解的词义,如:①失信:违背协议或诺言,丧失信用。②道歉:为不适当或有危害的言行承认不是;承认使人委屈或对人无礼,同时表示遗憾。③歉意:抱歉的心意。④后悔:为了过去的作为或为了没有做到的事而感到懊悔。5.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6.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时候的宋庆龄是个诚实守信的孩子 2.先解决了文章的字词问题,夯实基础,扫清了阅读障碍。教学环节力求在学生充分研读的基础上,自主感悟,自觉内化。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3.本环节设计了说的训练,有效地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明确了文章主旨。 2、抓住描写小庆龄言行的相关语句,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自主阅读、感悟人物的可贵品质。
环节三学生独学巩固新知 一、课文整体梳理。课文讲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 )到一位( )家去,二女儿宋庆龄( )。她突然想起( ),爸爸妈妈都劝她( ),但她为了( )还是( ),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分角色朗读诗歌,想一想,你感悟到了什么? 1、PPT出示试题,学生作答,交流正确答案,订正出错题目。 2、认识“耀、庆”等5个生字,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板书设计】
准备去伯伯家---盼望
我不能失信想起约定——坚决不去诚实守信
父母劝说——拒绝
坚守约定——不后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